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不同品种小麦容重的差异分析

2018.11.30

  小麦籽粒容重属物理性状,是小麦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籽粒大小、重量、形状、整齐度、腹沟深浅、胚乳质地、出粉率等性状和特征的综合反映[1].本文根据2405份栽培小麦籽粒的容重测定结果,比较国内外品种及国内各地品种容重的状况,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的容重值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硬度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首次对如此大量的小麦品种进行系统的容重测定,以便为全面和综合评价小麦籽粒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共2405份国内外小麦品种,它们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于1992年收获。每份样品约170g,去杂后用容重测定仪测定,测定值乘5即得小麦容重(g/L)。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籽粒的容重

  从对供试小麦样品的容重测定结果看(表1),国外品种平均容重为787.2g/L,国内品种的平均容重比国外的高5.5g/L,但籽粒容重最大的(865.5g/L)和最小的(543.0g/L)品种均为国外小麦。因此,国外小麦品种籽粒容重的变异系数(6.1%)比国内品种的(3.9%)大。超过820g/L容重的国外小麦品种占其总数的20.6%,而国内品种仅占8.7%.

  从各省(市、自治区)小麦品种籽粒容重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看,大于800g/L的品种来自宁夏、安徽和湖南;四川小麦籽粒容重最小(763.0g/L)。

  小麦籽粒容重的区间分布状况(表2)表明,我国约70%~80%的小麦品种籽粒的容重为760.5~820.0g/L,而760.0g/L以下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容重≥820.0g/L达到优质容重标准的占10%左右。就各省情况看,达到优质标准的品种主要来自宁夏,占总样本的33%,其次为安徽,占20%;黑龙江、北京、河南均为8%;山西、山东为7%;湖南为3%;河北、江苏为2%;而四川省无一品种达到优质标准。

1543541729568411.jpg

  在我国,小麦品种的一些品质指标(如蛋白质含量、沉降值等)平均值有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2].本试验结果表明,容重值也存在着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黑龙江省的平均值为790.5g/L,北京的为785.5g/L,河北省的为782.9g/L,四川省的最低为763.0g/L.这一趋势很可能是受许多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品种类型不同有关;但也不排除少数品种或地点与此趋势不尽相同的情况,如安徽省的平均值806.1g/L,湖南省的为800.9g/L,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2.2 小麦籽粒容重值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

  我们在测定小麦籽粒容重的同时,还测定了其中1655份小麦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硬度,并研究了容重与它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容重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硬度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87**、r=0.190**和r=0.133**,达到极显著水平。

1543541729743207.jpg

  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麦品种除了遗传特性外,还受到地理位置和抽穗至成熟期气候条件影响(表3)。对此我们分析了容重与它们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是容重与纬度、抽穗至成熟期的日平均温度(℃)、日照总时数(h)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55*、r=0.344*、r=0.330*,达到显著水平,而与降水量(mm)的相关系数为r=0.016.由此看出,小麦容重值的大小与各种生态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今后优质材料的选择和生产上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