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姜秀娥:肿瘤部位特异性“开启”的双模式纳米成像探针

2022.5.20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应用于活体肿瘤诊断分析的纳米成像探针在过去几年呈爆炸性增长,主要可分为两大类:“always on”探针和可激活探针。由于“always on”探针的信号在活体内始终存在,因此具有较高的背景信号、较低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有限的灵敏度等缺点。而在肿瘤靶标部位特定刺激下“开启”成像功能的可激活多模态纳米成像探针,则有望显著降低背景信号,提高肿瘤成像对比度和检测灵敏度,为肿瘤的分析诊断提供一种理想的成像探针。

311274_202205201047181.jpg

  磁共振成像(MRI)是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可用于病变软组织的解剖和功能成像;然而MRI成像的灵敏度较低,必须给予高剂量造影剂以增强信号强度。热成像是一种较灵敏的成像手段,可以敏锐捕捉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来传递成像信息,实时监测治疗情况,但基于近红外光的热成像无法像MRI一样能够进行全身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姜秀娥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简便的一锅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结合MRI与热成像的双模式纳米成像探针 (CuSSe NPs),可特异性响应肿瘤部位过量的过氧化氢,实现抗磁性Cu(Ⅰ)向顺磁性Cu(Ⅱ)的转化,进而产生显著增强的MRI信号,可作为肿瘤诊断的原位MRI造影剂。此外,由于CuSSe NPs在近红外二区的强吸收而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以及出色的光热成像能力,可用于实时监测肿瘤治疗情况。同时体内血液分析结果表明CuSSe NPs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急性和长期毒性。该研究所构建的可激活铜基纳米成像探针为肿瘤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在肿瘤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该研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025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4125)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201074JC,YDZJ202101ZYTS039)资助,相关成果发表于《分析测试学报》2022年4期第593 ~600页。

  doi:10.19969/j.fxcsxb.21122701

  【引用本文】:王淑奇,安尚洁,甄文瑶,贾潇丹,王月,姜秀娥. 过氧化氢激活的纳米药物用于原位自生磁共振成像和热成像[J]. 分析测试学报, 2022, 41(4):593-600.

  【Cite this article】:WANG Shu-qi,AN Shang-jie,ZHEN Wen-yao,JIA Xiao-dan,WANG Yue,JIANG Xiu-e. In situ Autogeno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Thermal Imaging of Cancer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Activated Nanoparticles[J].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22, 41(4):593-600.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