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2022.6.17

1、细胞治疗

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由于细胞功能缺陷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阿尔莫茨症);肝功能衰竭;甲状腺疾病。

2、异种器官移植

治疗性克隆是利用核移植技术将病人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编程并发育成囊胚,然后再用胚胎干细胞分离技术从克隆囊胚的ICM分离出多能胚胎干细胞(ES)。这种干细胞在遗传学上和病人完全一致,再定向诱导其分化成病人所需要的体细胞进行移植,以取代和修复患者已丧失功能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而达到完全治愈。治疗性克隆不仅解决移植物与受者间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而且可以解决移植物的来源问题。

3、核移植科普图

1997年底,英国Roslin研究所和PPL公司通过克隆转基因体细胞,获得了6只整合neo或neo和F2IX基因绵羊,这标志着核移植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成功问世。2000年,英国PPL公司将人AAT基因定点整合到胎儿成纤维细胞的α1原胶原(Procollagen)基因座位,而后用转基因细胞进行核移植,生产出世界首例基因打靶绵羊,其乳中AAT蛋白含量达到了650mg/L,远高显微注射法18mg/L的水平。2004年,台湾培育带有治疗血友病的“第八凝血因子”的体细胞克隆羊。2005年,这只克隆羊产下一只同样带有第八凝血因子的公羊。虽然核移植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体细胞核移植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核移植效率低,动物畸形。这要求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核质作用机理,改进培养方式。

到2007年为止,虽然核移植技术的发展较快,然而该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核移植成功率普遍比较低、重构胚的发育率低、畸形胚的比率高。体外培养的时间过长或培养液的成份可能导致移植胚的流产以及出生后的仔畜很快死亡。基因重组编程的机制尚不清楚,其中MPF、NEBD(核膜破裂)和PCC在基因组重编过程的作用还需阐明。基因印记对核移植重新编程的影响以及基因印记与动物克隆技术的成功及不足有何关系,还不清楚。

2001年我国科学家将牛耳细胞克隆的胚胎移入135头牛体内,每头牛移植了两枚克隆胚胎。从2002年1月8日起,陆续获取了14头克隆牛犊。至2003年11月,这批被克隆的牛,存活的只有5头。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畜牧业、医药卫生,以及其它领域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