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因其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而得名,病毒表面的这些冠状物质叫做刺突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也是我们能看到的最直观的病毒结构。它的作用就是感染细胞,可以说是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钥匙”,如果没有了刺突蛋白,病毒也就不具有感染性了。

  目前大多数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研究都是体外重组的,而该研究直接在病毒上开展科研工作,原位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天然构像和分布。

  科研人员发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就像“链锤”一样可以在病毒表面自由摆动,上端粗、下端细,这种特性有助于病毒能灵活“抓住”细胞表面,与之结合入侵细胞,感染人体。

  科研人员还发现,它的刺突蛋白的朝向也很有趣,懂得“自我保护”。如果把刺突蛋白比喻成一把伞,雨伞张开被称为“向上”,雨伞关闭被称为“向下”,当刺突蛋白向上时,它就像亮出了自己的武器一样,大喊着“我要去感染细胞了!”此时,如果人体细胞不幸被刺中,那么就面临感染的危险。而当刺突蛋白向下,它就像收起兵器,以免被机体识别击溃。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97%都是向下的,这也就成为它不易被抗体及药物等击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