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概述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的发病机制

2023.3.01

  Hemenway(1971)报道1例从8岁开始双腮腺反复肿胀,11~15岁右腮腺先后行放射、腮腺活检、导管结扎及右腮腺浅叶切除,其组织学特点为小叶间质纤维化,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散在淋巴细胞浸润。Watkin(1986)报道8例儿童,22例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或斑点状腮腺炎的唇腺或颊腺活检,均有淋巴细胞浸润,腺体萎缩,但其中20例病变程度不足以诊断SS。儿童和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的组织学无显著性差异。一例29岁患者组织及超微病理表现,该患者在8~14岁双腮腺反复肿胀10余次,每次持续1周,14岁以后只在感冒后偶有双腮发胀,近一年来双腮腺轻度肿大,右腮腺发胀感。检查有腮腺轻度肿大,挤压分泌液清亮,施墨试验正常(左3cm/5min,右1.5cm/5min),咀嚼白蜡唾液总流率10ml/6min,化验检查未见异常包括抗核抗体阴性。双腮腺造影示散在“点、球状扩张”(图2),右腮腺组织病理示腺泡体积增大,内有许多空泡,腺泡细胞细胞质顶端分泌颗粒消失,小叶间及小叶内导管扩张(图3),病理报告腮腺退行性变。电镜观察排泄管部分上皮细胞消失,为胶原纤维代替,部分可见主导管上皮细胞,细胞间以桥粒连接,细胞质内见线粒体扩张,核两侧见粗面内质网管腔内有中电子密度的颗粒状沉积物。管壁纤维组织部分变性。腺泡细胞排列正常,腺泡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可见细小指状细胞质突突入细胞间隙,与邻近细胞的细胞质突形成嵌合状。细胞质内有大量空泡,空泡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的可融合成片,部分空泡为均匀的低电子密度,部分为中电子密度,大部分细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可见的线粒体扩张。部分细胞核固缩。小叶内导管扩张,突向腔内的微绒毛减少,上皮部分变扁平.细胞间隙增大。肌上皮细胞核呈三角形,核膜清晰,细胞质内有少量线粒体。肌微丝清楚可见。基膜厚薄均匀。腺泡及导管间胶原纤维部分变性,结构不清。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均表现为腺体的退行性变为特点,这种改变可能与腺体内长期慢性炎症有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