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消化道脂肪酶及相关物质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2024.5.11

  综上所述,在十二指肠前脂肪酶和胃脂肪酶的共同作用下,饲料中的脂肪被水解成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和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肪酸与胆汁酸等两性物质形成混合微团,再被吸收;甘油二酯在十二指肠中进一步被水解为甘油一酯被吸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脂肪酶的特性,充分利用体内脂肪酶,使饲料或乳汁中的脂肪能够更快、更好的消化吸收是养殖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畜牧业中,为提高生产效率,过早地将幼畜断奶,让其采食固体饲料,这时幼畜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如胰脏和肝脏功能的不成熟导致胰脂肪酶和胆盐的水平较低,而十二指肠前脂肪酶也不能有效水解饲料中的脂类物质,导致幼畜不能有效地利用食物中的脂肪,致使幼畜脂肪酸、能量摄入不足或引起脂肪泻。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3.1 添加外源性的胰脂肪酶样物质

  为弥补幼龄动物脂肪酶的不足,有效提高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率,可以外源添加脂肪酶。由于十二指肠前脂肪酶的活力远远低于胰脂肪酶,因此,在饲料中添加胰脂肪酶样物质是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生产胰脂肪酶产率低、活性低,尚未形成工业化生产,目前没有在饲料工业中使用。当前已经实施工厂化生产的脂肪酶,由于其特性与胰脂肪酶差异较大,也只是在化妆品和食品业中应用,要在饲料中添加尚需时日。

  3.2 添加胆汁酸,以使内源性的胰脂肪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胆汁酸作为胰脂肪酶的辅基成分,能够激活并稳定化胰脂肪酶,从而使体内有限的胰脂肪酶发挥最大功效,有效提高饲料脂肪的消化吸收率,提高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并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