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寄生虫体内的病毒-寄生虫也可被寄生

2021.8.21

  寄生虫也可以被寄生?看看利什曼原虫就知道!新的研究发现,利什曼原虫和它体内的一种双链RNA病毒(LRV1)可以协同作恶,造成严重的皮肤黏膜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是一类致病的胞内寄生虫,由白蛉作为中间宿主在哺乳动物及人之间传播,它以前鞭毛体的形式在人体内感染巨噬细胞后变成无鞭毛体,随即以简单分裂的方式大量繁殖,可以不断感染更多的巨噬细胞。白蛉吸血后这些小虫子就随细胞进入到白蛉体内,并在中肠释放出来,转化成前鞭毛体,前鞭毛体继续以简单分裂的方式繁殖,并逐渐上行到白蛉的口咽部,当白蛉再次叮咬人体时,这些前鞭毛体就会顺势进入新的宿主,开始新一轮生命周期。

    利什曼原虫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内脏疾患,甚至致死,也可以仅累及皮肤粘膜,造成自限性的皮肤利什曼病。研究发现,在一些病人中,皮肤利什曼病的最初感染灶消退以后,会转移皮肤的其他部位,发生皮肤粘膜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这种疾病会造成病人鼻咽部粘膜的严重受损,然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却不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导致,而是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作祟。缘由何在?这就说到了利什曼原虫和LRV1的关系。


    利什曼原虫感染巨噬细胞经过胞吞作用在胞浆内形成内涵体,内涵体实际上来自于细胞膜的一部分,它带有包膜上的各种受体,Toll 样受体就是其中之一。利什曼原虫正是被这种受体识别后诱导巨噬细胞将它吞噬。研究发现,造成病人发生皮肤黏膜利什曼病的利什曼原虫群落带有LRV1病毒,原虫感染细胞后,这些病毒RNA从死亡的虫体内释放出来,与内涵体膜上的Toll样受体3基因产物(TLR3)相互作用,引发的信号传导活化巨噬细胞核转录,生成大量细胞炎性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使炎症反应升级。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它提示我们需要区别对待利什曼原虫感染的病人,对那些感染了带LRV1的利什曼原虫的病人,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Basic ResearchLeishmania — A Parasitized ParasitePhillip Scott, Ph.D.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