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诊断

2021.8.09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疾病。典型表现为生长中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成骨矿化不全表现为骨质软化症。

    [诊断程序]

    步骤一 是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重要疑诊线索

    3岁以下小儿,睡眠不实,多汗,颅骨软化、方颅等不同的骨骼改变。

    步骤二 能不能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所致骨骼改变→排除线索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肾脏1-α羟化酶缺乏,25(OH)D转变为1,25(OH)2D障碍;血中25(OH)D浓度正常;Ⅱ型:靶器官1,25(OH)2D受体缺陷血中1,25(OH)2D浓度增高。

    低磷抗VitD佝偻病:多为X-连锁或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为原发性肾小管重吸收P和肠道吸收P的缺陷,多于1岁后出现,2-3岁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Ca正常, 尿磷增加,持续性低血P常见。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排泌H+障碍,患儿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生长发育迟缓。尿比重低,尿PH值大于6。高氯血症和低钾血症,病人出现全身肌无力和周期性麻痹。常表现为软骨病或佝偻病,出牙延迟或牙齿早脱,维生素D治疗效果差。病人常有骨痛和骨折,小儿可有骨畸形和侏儒等。多饮、多尿、烦渴。血浆PH值、HCO3-或CO2结合力降低;肾性和肝性佝偻病:

    先天性甲低:多睡少动、黄疸消退延迟;吃得少,喂养困难、四肢凉、体温低、特殊面容:鼻梁低平、眼距宽、舌头大,颜面粘液性水肿。

    软骨营养不良:长骨受累最重,表现为四肢与躯干比例失常的侏儒症。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为散发病例。有骨骼畸形头大,面宽,额前突,鼻梁扁平,下牙槽突起,下颌骨突出,四肢粗短,上臂及股骨最明显,躯干相对较正常。可有鸡胸和肋骨外翻。指短而分开。腹膨隆而臀后翘。步态摇摆,一般内分泌及性功能正常。

    粘多糖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骨骼畸型、肿脾肿大,智力障碍以及其它畸形。

    步骤三 确诊的重要依据

    3岁以下小儿,睡眠不实,多汗,易惊醒和烦躁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颅骨软化、乒乓头、方颅、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手镯、脚镯、脊椎后凸或侧弯、前囟闭合延迟,“O型腿”和“X型腿”等不同的骨骼改变。实验室检查:疾病初期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血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而在激期时血钙、磷下降,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D和1,25-二羟维生素D在本病早期就明显下降。X线检查:典型的活动期佝偻病X线检查表现为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增宽。

    ↓

    确诊的其他证据:早产,慢性消化功能紊乱,肝、胆、肾疾病,户外活动时间短,未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制剂,

    步骤四 病因诊断

    日照不足:因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皮肤接受日光直接照射少,导致小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城市高大建筑物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摄入不足:天然食物及乳类中含维生素D较少,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摄入过少。

    生长速度快:早产、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过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疾病影响: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导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药可加速维生素D分解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

    围生期VitD不足

    步骤五 临床评估

    轻度: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肋软骨沟等改变。血Ca正常、血P正常或下降,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升高。骨骼X线检查正常。

    中度:可见典型的串珠、手镯、肋软骨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这些胸廓改变都可影响呼吸。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双下肢在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因负重可出现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和膝外翻畸形。也可有囱门晚闭、出牙迟缓等明显的改变。血Ca、P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X线检查有典型改变。

    重度:可见明显的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型、O或X型腿、病理性骨折等严重改变,X线长骨片显示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血Ca、P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X线检查有严重骨骼畸形。

    步骤六 病程分期

    活动期:包括初期、激期。主要是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精神症状。

    ⑴ 骨骼改变:在疾病的早期骨骼X线检查无明显变化,但血清碱性磷酸酶已升高。佝偻病的极期主要为骨骼改变,以生长快的骨骼部位最明显。

    ⑵ 肌肉松弛:全身肌肉的肌张力和肌力降低致肌肉松弛。

    ⑶ 神经系统症状:早期患儿哭闹,睡眠不安,哺乳及睡眠时头部多汗,汗液刺激局部使患儿常摇头,在枕上摩擦而致枕后秃发。

    恢复期:患儿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减轻、消失。

    后遗症期:婴幼儿期重症佝偻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3岁的儿童。

    [治疗程序]

    一般治疗: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辅食,多到户外活动,已有活动性佝偻病的婴儿勿久坐、久立或早走。

    急性期治疗:

    1. 维生素D疗法 目的在于控制疾病发展,预防畸形和复发。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万~30万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用1~2次。活动期中、重度可给维生素D20万~30万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一个月,可再给2~3次。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万~30万U,1次口服或肌注。口服药物可采用英康利(胆维丁乳剂)8ml含维生素D330万U。

    也可采用每天口服法,如婴幼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0.25万~0.5万U,

    活动激期可每天口服0.5万-1.0万U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800U,直到2.5~3岁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可给25-羟维生素D治疗,每天需0.4~0.7mg,效果显著,但在治疗时必须检测血钙水平,以免发生高血钙。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应注意过量引起中毒,一般认为每天2万~5万U,持续数周至数月可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减低,四肢疼痛,表皮脱屑,多饮多尿,因内脏钙盐沉着。处理为立即停用维生素D。

    2.钙剂疗法  在给维生素D同时应给钙剂每次0.5~1.0g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一般常用钙剂的元素钙剂的元素钙含量平均在10%~40%,即补充1g钙剂大约可获得元素钙(100~400mg)。为便于使用现将常用元素钙百分比及相当100mg元素钙的钙盐量计算如下:碳酸钙(40%,0.25g),氯化钙(27%,0.37g),磷酸氢钙(23%,0.43g),乳酸钙(13%,0.77g)葡萄糖酸钙(9%,1.18g)。使用钙剂宜选用分子量低、易溶解,含元素钙高及使用方便的剂量。

    慢性期治疗 矫形疗法:经治疗后轻度的骨骼畸形,严重的下肢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形。一般方法  婴幼儿应进食维生素D强化的牛奶或奶粉,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多作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必须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早控制佝偻病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的发生。

    2.关键环节:确保每日获得维生素D10ug(400IU)。

    3.围生期: 妊娠后期确保每日获得维生素D 800IU/d。

    4.婴幼儿期:注意日光浴,适量补充得维生素D,3岁后不必需补得维生素D。

    5.早产儿等:生后2周开始补充得维生素D800IU/d,3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400IU/d至2岁。

    6.乳母亦需补充得维生素D。

    7.不使患儿久坐,久立,久走以免发生骨骼畸形。

    8.采用大剂量维生素D与治疗效果无正比关系,治疗中应注意维生素D中毒。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