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9年各级政府卫生支出总量达到4685亿,是2005年1552亿的3倍。政府卫生支出形成了优先保障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兼顾供需双方的新格局。卫生体系中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有所改善。从2005年底到2009年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88.2万所增加到91.7万所,增长4.0%;医院床位数由336.8万张增加到441.7万张,增长31.7%;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446万人增加到553.5万人,增长24.1%。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地区差距出现缩小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千人口医院床位比例由1:0.79:0.79缩小到1:0.83:0.84。

  四是国民健康指标显著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健康利益。“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至少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09年的31.9/10万,下降了33.12%;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19.0‰下降到2009年的13.8‰,下降了27.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09年全国门急诊人次达到54.88亿,比2005年增加13.91亿人次,增长了34%;全国住院人数达到1.3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6,072万人次,增长了84.5%。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卫生费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5年的52.21%下降到2009年的38.19%,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