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临床质谱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及建议

2023.7.20

  2.2 我国临床质谱应用现状

  在临床质谱技术应用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但整体发展较快。MS/MS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治疗药物监测中获得了初步推广应用。我国于2002年首次将串联质谱法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引入临床,至2018年已有200台串联质谱仪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从2020年发布的《人群维生素D缺乏筛查方法》卫生行业标准中可以看到,LC-MS/MS已成为人群维生素D缺乏筛查的第一法,优先于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规范专家共识》中也明确指出从药物专属性上推荐采用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MALDI-TOF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进展迅速,包括毅新博创、江苏天瑞等多家企业自主研发的微生物鉴定飞行时间质谱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已经广泛用于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的鉴定。与此同时,自建MALDI-TOF微生物鉴定数据库也不断更新,例如由军事科学院牵头,中科院微生物所、国家疾控中心等十几家国内知名医疗单位及机构联合共同建立了超过370属、2200种、8100株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数据库,数据规模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当。

  但在临床质谱相关分析方法开发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也仍有差距,在临床检验项目数量和可检测疾病范围上相对落后。美国基于质谱技术的服务于临床检测项目已达400余项,涉及新生儿筛查、药物监测、类固醇激素检测、维生素检测以及微生物鉴定等领域;国内则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可提供80余项检测项目。此外,为确保质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相关方法学开发还必须解决质量控制问题。为规范化管理临床质谱技术应用,我国已出台相关管理规范,2020年国家卫健委修订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明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而在2021年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中,已设置包括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甲状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正确度验证、全血治疗药物监测、心肌标志物等14项临床质谱检测生化评价项目。2018年起,我国国内试剂厂商已尝试布局质谱检测试剂的开发和注册申报,以规范临床质谱应用,截至2020年底,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国产质谱检测试剂盒已有28种,涉及多种氨基酸、肉碱、维生素D、1,5-脱水葡萄糖醇、皮质醇、甘胆酸、免疫抑制剂、丙戊酸、微生物等检测。

  3 我国临床质谱发展建议

  1)加大支持力度,集中攻关高端质谱技术核心模块研发

  首先,虽然我国已有国产临床质谱仪获批上市,但在一些技术门槛较高的质谱仪,如LC-MS/MS的研发生产,仍然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质谱设备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领先企业手中。因此,建议从质谱仪源头技术自主创新入手,通过项目资助、政策鼓励扶持等方式重点支持企业突破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等核心模块的技术瓶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质谱仪。其次,针对目前中国质谱仪相关技术专利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的现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质谱仪产学研联动发展,加速高校质谱仪核心部件研发成果转化。

  2)推进临床质谱应用下沉,提升临床质谱应用广度和深度

  我国临床质谱应用整体还处在起步和推广阶段,应用广度和深度与国外领先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议首先集中力量夯实目前相对成熟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治疗药物监测这几个领域,创建并优化面向不同生物样本、不同标志物的质谱检测方法,拓宽可检测疾病范围。其次质谱技术已经展现出在基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研究的标志物发现中的巨大发展机遇,因此,我国也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临床转化,抢占该领域的发展先机,助力新型诊断标志物开发、新靶标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精准用药。

  3)规范化管理质谱临床检验分析,提供标准可靠的临床数据

  我国质谱临床应用过程仍是以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LDTs)为主,如何在满足临床发展需求的同时保证检测项目的质量规范值得积极探讨。在我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规范的基础上,建议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要求除了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以外,包括独立医学实验室等其他类型临床实验室主动参与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同时,进一步拓展临床质谱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包括增加生化评价项目种类,并增加例如微生物质谱鉴定、核酸质谱检测等方向的项目。

本文相关专题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