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外学者聚焦中国的转基因困境

2015.9.2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在食品、饲料、榨油等方面对大豆的需求大幅上升。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廉价原材料,另一方面人们对转基因大豆谈虎色变,这使我国的大豆种植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困境。

  目前我国还没有开放转基因大豆的种植,传统大豆种植面积在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又在不断进口廉价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迅速膨胀的需求。在这个转基因作物不断扩张的时代,中国问题实际上是全球转基因困局的一个缩影。

  日前,中国农科院和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研究人员首次分析了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现状。这项研究发表在九月十八日的ScientificReport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农科院的唐华俊(HuajunTang)研究员和MSU的刘建国(JianguoLiu)教授。“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扩张备受关注,但人们并不清楚非转基因作物的时空动态。研究非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学、社会经济学和政策制定是很有意义的,”刘建国(JianguoLiu)教授介绍道。

  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主要从巴西和美国进口),也是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而黑龙江省是主要的大豆生产区域。研究人员发现,许多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户正在改种其他利润更高的作物,比如玉米。这种选择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玉米不能利用土壤中的氮,需要更多的肥料,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的大豆种植区域逐渐缩水而且越来越分散,但一些热点区域的大豆种植出现了增长。这说明大豆种植依然具备一定的优势,存在着复苏的可能。举例来说,大豆更适应寒冷的春天而且生长期较短,而玉米就不适合这样的环境。此外,对有些人来说大豆种植也是一项重要的传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