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小儿维斯科特-奥尔德里奇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022.12.12

  发病原因

  WASP基因编码在Xp11.22的OATL1(DXS6950)和GATA(DXS1126的远端)区,其结合标记片段为DXS255和TIMP,包含12个外显子,分为WASP-同源区1(WASP-homology 1,WH1),pleckstrin同源区(PH),三磷酸鸟苷酶结合区(GTPase binding domain,GBD),脯氨酸丰富区和WASP-同源区2(WH2),WH2又分为verprolin区(VD)和cofilin区(CD),其表达蛋白质命名为Wiskott Aldfich综合征蛋白(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WASP)。

  大多数WASP基因突变为单个碱基变化,导致错义或无义突变,其次为单个碱基缺失或插入所致的基因异常伴有移码突变,偶然发生内含子突变,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最近证实一对患WAS的双胎男性同胞的WASP基因点突变,并证实其母为异常基因携带者。

  发病机制

  WASP是一种仅在造血细胞系列表达的胞浆蛋白,其在调节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对外界刺激后的细胞骨架结构重新组合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近推测WASP异常可能导致造血细胞移动功能及形态学改变,与WAS的发生密切相关。

  PH区错义突变导致WASP水平降低,临床症状轻微;而C-末端错义及无义突变和内显子突变则导致WASP无表达,临床症状严重;但这种相关性也并不绝对,可能还有其他重要的遗传学和(或)环境因素控制着WASP基因突变的稳定性。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