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相关介绍

2022.8.15

  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设备和器械的进步,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Carotid Stenting Angioplasty, CAS)逐渐开展和普及,并有取代CEA的趋势。颈动脉支架主要是以血管内介入技术为基础,采用球囊或是支架扩张颈动脉的狭窄部位,从而达到重建颈动脉血流的目的。

  1998年,英国率先设计开展了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CEA与CAS对比研究,但由于CAS技术尚不成熟,被安全委员会终止。2001年,CAVATAS研究公布了其研究结果,试验期间共计完成253例CEA与251例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结果显示,30天内主要预后事件的发生率类似,颅神经病变在手术组明显较多,局部血肿少见于血管内治疗组,1年后严重狭窄较多见于血管内治疗组,结论认为,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血管内治疗可以减少轻微并发症。之后,在2003年到2010年,CARESS研究、SAPPHIRE研究、EVA-3S研究、SPACE研究、ICSS研究和CREST研究等均报告了不同的结果,其中SAPPHIRE研究虽然认为二者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于手术高危的特殊人群似乎更适于选择CAS治疗;EVA-3S研究、SPACE研究、ICSS研究则更倾向于CEA治疗;CREST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一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国108家及加拿大9家研究中心参与研究,旨在比较CEA与CAS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中的治疗作用,自2000年至2008年共纳入患者2522名,进入最后临床分析的为CAS组1262名患者及CEA组1240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CAS及CEA两组间无明显差别(7.2% vs 6.8%, P=0.51),在围手术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CAS及CEA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别(5.2% vs 4.5%, P=0.38),进一步分层统计显示,在围手术期死亡率上,CAS及CEA两组间无明显差别(0.7% vs 0.3%, P=0.18),在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方面CAS明显高于CEA (4.1% vs 2.3%, P=0.01),但在围手术期心肌梗塞发生率方面CAS则低于CEA(1.1% vs 2.3%, P=0.03),其他的亚组分析还提示高龄人群更适合CEA治疗。

  基于上述20多年的国外研究结果,现在,美国及欧洲的卒中防治指南中,都明确把CEA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并提示CAS可以在特殊人群中获得相似甚至更好的结果。今年初,美国14家专业协会联合发表《颅外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的处理指南:多个科学委员会的联合指南》,在强调CEA首选的同时,对于CAS的指证适当放宽,不仅作为部分替代CEA的治疗方法,而且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造影狭窄程度在60%以上,多普勒超声为70%),在高度选择下,建议可以考虑行预防性CAS;同时,再次强调CEA与CA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问题,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必须低于6%。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