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质谱那些事——Orbitrap的诞生

2020.12.22

  Orbitrap始于一个物理学家离开他的舒适区。

  舒适区,现在很流行的概念。

  Alexander Alexeyevich Makarov(后面简称Makarov)(1966 -),俄罗斯人。

  1988年,设计针对火花电离源的“multi-electrode TOF analyser with hyper-logarithmic field”。

  1992年,获得 Moscow Physics Engineering Institute 的PhD,博士方向意在开发TOF理想的聚焦方式,发明了“rotational TOF mirrors with axial reflection”。

  技术细节不了解,只知道Makarov是研究TOF起家的。

  恰逢苏联解体,博士刚毕业的Makarov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寻找合适的职业机会。

  1993年,作为Kratos Analytical(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技术顾问,参与改进了KRATOS Kompact MALDI III 设备——TOF飞行时间质谱。

  1994-1996年,Makarov在英国的University of Warwick做博士后,参与多个TOF飞行时间质谱相关的仪器项目研究和开发,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包括人脉资源。

  1996年,加入HD Technologies——专门从事TOF质谱技术开发的公司,这家公司同样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创始人之一的 Steve Davis是Makarov的朋友。

  怎么都是曼彻斯特?

  我们在质谱那些事12——祖师爷之VG提过,英国曼彻斯特是质谱之都。

  进入HD Technologies之后,Makarov主要项目如下:

  1 台式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配置EI电离源的原型设计,在被Thermo收购后型号为Tempus;

  2 台式ICP-TOFMS,Optimass 8000,获得1998年的R&D 100大奖。

  经过了GBC公司,最终2013年被北京东西分析收购,现在最新型号是OptiMass 9600,屈指可数的ICP-TOF技术的产品。

  3 Orbitrap的概念的成熟和原型机的逐步完善。

  时间很快到了2000年,HD Technologies被Thermo收购。

  期间,Makarov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TOF相关的研究工作。

  此处做个小结:

  一直研究TOF的科学家(带领的团队)发明了Orbitrap。

  技术的本源

  那么2000年的时候,Thermo收购HD Technology是为了一个还处于雏形的Orbitrap?

  我认为是为了TOF技术。

  Orbitrap能像孙悟空一样突然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那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

  科学技术的大厦都是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的。

  那要从1842年说起,一个数学家用数学证明了:稳定的电场无法维持约束住静止的带电粒子。这个结论称之为:恩绍定理(Earnshaw’s theorem)。

  按现代的话说:Hold 不住。

  时间跳到1895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了洛伦兹力:稳定的磁场可以约束运动的带电粒子!

  到了1922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回归的Aston(参考质谱那些事2——经典永恒)已经设计制造出成熟的基于洛伦兹力用于分离不同m/z带电粒子的装置。

  稳定的磁场不但可以约束带电粒子,还可以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这是扇形磁质谱。

  磁场相对电场在应用在仪器上有天生的劣势:

  1 高强度的磁场很难获得;

  2 均匀的磁场也很难获得;

  3 产生磁场的装置都很大。

  如果能用稳定电场约束运动的带电粒子并分离检测不同m/z的粒子,这样操作起来岂不是方便很多很多?

  就像运动的卫星保持在固定的轨道,如果卫星不动,那就直接坠落了。

  1923年,K. H. Kingdon在“A Method for the Neutralization of Electron Space Charge by Positive Ionization at Very Low Gas Pressures”文章中提出了一种稳定静电场约束带电粒子的方法,现在称之为“Kingdon trap”。

  结构模型很易懂:一根金属管,中心放一根金属线,静电场对运动的带电粒子提供向心力。

  带电粒子是约束住了,不过如何进行质量分离并检测却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渐渐地作为质谱分析的尝试也销声匿迹。

  转角见希望

  一直到了1981年,有个叫Knight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设计:把外环电极分割成左右两段,形状也从圆环形变成如下的形状。我们称之为“Knight trap”。

  该结构模型实现了三个功能:

  1 带电粒子围绕中心电极做圆周运动(被约束)

  2 圆周运动的同时,不同m/z的粒子,在两段外部电极之间做特异性的来回运动

  3 来回运动的频率跟m/z相关

  可以说Knight trap相对于Kingdon trap在设计上前进了一大步,然而从质谱应用上来看,还差了临门一脚。

  首先,外电极是有两段不同斜率的直线组成,无法形成平滑的电场分布,带电粒子在阱内左右震荡的时间太短;

  其次,这个阱不关注镜像电流的检测。

  之所以Knight trap止步于此,个人认为跟Knight不从事质谱研究有直接关系。

  然而,这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却总是被有意或无意的忽略。

  十年磨一剑

  1999年,还没有被Thermo收购的英国曼彻斯特 HD Technologies 公司在当年的ASMS上首次公开轨道阱Orbitrap技术(Orbital轨道+trap阱)。

  在Knight trap基础上,Orbitrap的特征体现在:

  1 中心电极和外电极设计的水准 Ultra 高;

  2 探测两个外电极之间的镜像电流,以便进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借鉴FT-ICRMS的思路);

  3 高水平的电极设计和加工提供了平滑的电场,粒子在阱内左右震荡的时间大大加长,采集到的数据更多,可以解析出更高的分辨率。

  从傅立叶变换那些事2——万变不离其宗的FTMS/FTNMR/FTIR知道,此时FFT处理在仪器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成熟,从事质谱研究的Makarov团队不可能不了解FTMS的原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强大的Makarov团队具备的专业性和敏感性在非常恰当的时机把握好机会,现在看来也是情理之中。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