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军:对坎昆会议成果的表示担忧,一是时间地点问题。《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2012年就要到期了,第二承诺期是否能延续,哥本哈根会议没有就此达成协议,坎昆也很难完成这个目标。第二是美国因素。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受到中期选举影响的美国人不可能带着理想的方案到会。但是,坎昆会议可能在快速启动资金、技术转让以及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碳排放等问题上达成协议。

  邹骥:总体而言,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很多发达国家的政要忙于应付“救世”,自然一时对气候变化这一长期战略问题的关注不足,使这一多边国际进程失去了应有的带头力量。但毕竟全球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已经形成,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逐步开始走上轨道,这些积极因素又给国际气候进程带来希望。因此,谈判进程依然会缓慢前行。在森林管理、技术开发转让机制的建立和快速启动资金机制等方面,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技术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