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如何定义并维护同行评审的质量?我们问了问

2019.9.20

  9月16日至20日是国际同行评审周,今年的主题是“同行评审中的质量”(Quality In Peer Review)。借此机会,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接受了自然科研编辑的线下访问,并对国内同行评审的质量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此外,自然科研的编辑还与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围着“同行评审中的质量”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图片.png

  怎么衡量科研,包括同行评审的质量,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褚院士表示,要看能否把科研基础设施用到极致,把科研工作做到极致。

  在早期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论文发表在纸质刊物上。读者想要了解期刊,需通过写明信片给作者或者编辑索要论文单行本的形式;投稿过程和同行评审,也是通过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书信沟通完成。论文发表后,如果比较引人注意,同行就会写信来要单行本,也会进行引用;如果一般般,别人就“不理”了。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虽然书信慢一些,但是同行评审的质量(peer review quality)还是很高的。

  那么现在科研条件好了,互联网通信发达,从业者人数多,水平也提高了。然而,研究人员是否把当下的硬件条件用到了极致,以及人的因素是否是短板,还有待探索。褚院士认为科学研究要持之以恒,做到“求实、渐进、创新、跨越”。他喜欢将研究工作比作挖井——选好地点,然后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探究,直到挖出水来。同时,同行评审的初衷也没有变,目的是要肯定和挖掘创新内容,并审核推理过程的合理性和实验过程的可靠性。批评要把握好度,要防止泼洗澡水时,把小孩子一起扔了出去。

  读完褚院士的总结和建议,您是不是也对同行评审有了新的思考或见解呢?来看看其他同行是如何实践作为审稿人的职责,和看待同行评审中的质量的吧。

  分享同行评审的体验

  基于个人学术背景、研究经验等方面的不同,本次参与讨论的几位研究人员每年署名发表的学术论文为10到30篇不等,但他们完成的同行评审文章量都大于发文量。大多数研究人员进行同行评审的文章量是自己发文量的一到三倍,最多的高达85到90篇。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人员对自己收到的同行评审报告感到满意。但他们也指出不同期刊给出的同行评审报告质量存在差异,影响力越高的期刊,同行评审报告的质量同样越高。对于参与本次讨论的研究人员来说,高质量的同行评审报告意味着审稿人:

   对所在领域有专业的科研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相对客观的评价和公平公正的结论;

   能够为期刊编辑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也能给研究作者更多指导及正面的修改建议;

   有助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质量,也能促进文章传播推广范围的提升。

  相应的,他们认为质量较低的同行评审报告往往:

   审稿人带有偏见,评价不客观或恶意拒稿;

   提问或评论与研究本身无关、不合理、前后矛盾或指向不够具体;

   审稿不认真;

   审稿周期过长。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在本次讨论中提到期刊网站上的审稿指导事项有利于提升同行评审报告的质量。他们还表示,期刊编辑在学术会议或线下报告中对于同行评审的宣传指导对审稿人书写评审报告有指导意义。

  分析审稿人的不同心态

  有趣的是,当讨论到“是否会因期刊的不同而调整自己完成评审报告的态度和质量”时,半数研究人员表示肯定并称会对高水平或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更认真且迅速地进行审稿,或对“权威期刊更看重论文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另一半研究人员表示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但会根据期刊本身的影响力及要求来调整自己对稿件的评判标准。一名参与讨论的研究人员补充道:“我会因为期刊的不同,根据期刊自身的定位和侧重点要求,对整个稿件在阐述的研究意义与创新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所得结论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会调整自己对稿件的一些细节要求”。

  一位坚持不改变自身审稿态度和质量的研究人员认为“审稿人需要从专业、客观的角度去对待稿件,而不应该是持主观片面的态度”,但他也承认不同期刊的审稿标准存在差异,应该参考具体期刊网页上的描述,及期刊编辑发送审稿邀请时附上的要求,并进行相应调整。

  部分会依据期刊不同调整自己审稿态度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对研究工作本身的科学性态度不分期刊,每个稿件都应该对各自研究工作的内容做到科学详实和有理有据”。他们中有人承诺说:“不同期刊对于创新性和重要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实验数据和结论的正确性,所有期刊我都会一视同仁。”

  出版社和期刊编辑能为同行评审做些什么?

  研究人员们表示,出版社提供的期刊标准规范、指导流程,以及编辑的筛选与判断都十分重要。总结而言,他们期待出版社及期刊编辑做到:

   完善稿件初筛、审稿人资质审核,把控期刊定位及审稿标准;

   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既要专业对口,也要避免利益冲突;

   给投稿作者申辩的机会。

  学术期刊该如何保证评审报告的完成质量?

  就这个问题,不少研究人员提到由期刊提供的“同行评审模板”将有助于审稿人完成更有保障的评审报告。此外,学术期刊应该提供一套合理的评判标准,使审稿人和作者都有据可查。在审稿人的选择方面,研究人员还提出学术期刊应当拥有全面且权威的审稿人数据库并配合一定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合适的审稿人为投稿文章写出更准确且完善的同行评审报告。

  如何看待同行评审透明化的趋势?

  总体而言,研究人员认可透明同行评审对文章评审公平性的促进作用,认为“评审意见是审稿人和作者的一次交流对话,是一份宝贵的资源,评审意见公开能起到监督审稿人作用的同时,也能为与审稿人具有相同疑惑的其他读者答疑解惑”。

  但也有人提到评审意见公开应考虑到对审稿人的影响,尽量避免审稿意见公开对审稿人带来的不利,并担心评审人知道评语对大众公开之后,可能会努力避免专业术语来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术活动不利。也有人提醒透明化对审稿人的要求较高,“更适合高水平(知名)学者”。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人员也表示自己支持双盲评审,认为这种模式助于审稿过程更加公正,建议推广。

  给新手「同行」的建议

   为期刊审稿,提出自己有意义的建议,是一种很好的促进科研成果发表和传播的有效途径。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主观的去否定一篇文章,要从促进科学发展的角度,发现文章的亮点和有价值的地方,帮助作者尽可能的提高文章的质量,不要主管的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而是根据期刊的要求和标准去评判文章是否合适于某期刊。

   作为有资格参与同行论文评审的青年学者,对评审工作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所评审研究内容给出合理的评审意见。

   我认为首先同行评审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因为稿件内容和自己的研究冲突就存在负面看法。在审稿的过程中要注意论证是否严谨,实验数据是否充分,同时也要善于发现稿件的亮点,学会认可别人的工作。审稿报告中尽量少一些主观评述,应该告诉作者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最好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此外,尽量多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应该补一些什么实验,论证上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