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国自然进入函评阶段!评审专家解析!

2023.5.10

  一年一度的国自然函评已拉开帷幕。

  按照往年的情况,多数学部的杰青、优青等项目已经开始函评,甚至有的学科函评已结束。一般人才类项目函评会在5月下旬之前全部结束。

  关于函评的过程和函评专家的情况,学者都非常关心,本文省略了形式审查之前的部分,重点关注函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171857_202305101426081.jpg

(国自然评审流程)

  形式审查走完了,就要开始进入函评的准备工作和流程了。

  | 如何准备?

  1. 开会,频繁地开会

  首先要开的是学部工作会议,也可能提前一点在初筛的过程中开,主要议题就是按照委里的要求部署学部工作,提醒大家该做什么,怎么做,委里有什么要求。

  ✔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包括杰青初评会时间,杰青答辩会时间,面上等项目的评审会议时间,批准项目信息系统录入最后时间。这几个时间节点是硬性的,没有商量余地。

  ✔ 还有一些软性时间节点没有那么严格,比如同行评议发出时间,评议意见回收时间等。

  学部工作会议开完以后科学处也要开个会,内容更具体,任务更明确。

  2. 分组,项目分组

  内容相近的申请项目分到一个组里,我们叫做打包,也叫分组。

  委里有规定一个学科给专家的项目不超过15项(不包括重点杰青等),全委不超过30项。以便我们录取。所以包裹不能大于15。然后,接着开会。

  3. 指派,指派专家

  即布置如何指派专家。基金委需要通过专家的判断来决定哪些项目值得资助,目前基金委采取国际常用办法,也叫做同行评议的方式来评审项目。

  | 函评评什么?怎么评?

  以下是评审专家发布在科学网博客上的评审体会,分享在这里,供参考。

  一、青年人才竞争的“硬通货”有哪些?

  最近接连在网上评审了很多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申请书(俗称本子)。分享在这里,希望能引起相关学者和依托单位的重视,增加命中率。

  1. 优质教育背景和科研产出:在科研成果和产出层面,高水平论著、代表性的工程应用等,是青年学者们竞争的“硬通货”。申请书上的这些内容都是显而易见地摆在那里,评审的时候首先看到的也就是这些内容。只要申请人“硬通货”足够强大,谁也无法阻挡申请人大步前进的步伐。

  2. 高标准材料写作和凝练:高质量本子是评审最重要的依据。我看到的高质量本子,从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案的展现、研究基础的罗列,无不煞费苦心地让评审者能掌握本子的重点。如何能让成果一目了然?只要不是长篇大论的大段文字,只要加以好的段落标题和主题句,评审者是可以知道本子要点的。

  3. 独到的学术见解或技术成果:现在人才计划竞争者科研产出非常具有体系性。在研究成果的凝练、他人引用的汇总、实际应用的支撑等方面,都做得面面俱到。真正把研究亮点给出来,把好的“硬通货”讲出来,评审者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本质的。希望不要因为形式上的繁琐而导致亮点被削弱。(顾伯洪,发表于2022年,转自科学网博客,有删减)

  二、申请人要了解项目的定位和评审要点

  不少申请人不了解申请项目的定位,或者说评审的要点,那么,应该如何把握?以海外优青为例。

  1. 教育、学术与科研工作经历。有的申请人名牌大学毕业,有海外一流科研机构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有竞争优势。所以建议申请人还应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成果建立个人良好的学术品牌和形象,包括在学术界的声誉、社交媒体的形象、国际合作的角色等。

  良好的个人品牌和形象能够提高申请人在评审专家心中的评价和地位,增加申请成功的机会。在海外已经有教职的青年人才,还应该注重体现自己团队组建和管理的能力,突出领导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让评审专家注意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广阔潜力。

  2. 已取得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成果及贡献。这是申请人多年来的学术的一个总结和凝练。建议写2点创新成果,每一点里面包括不超过3个小的创新点。需要从成果攻关的背景与意义、成果或技术的特色、成果的应用和他人评价、对社会经济和科学贡献几个方面来写。要注意的是,评委专家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单凭论文数量、引用次数还不一定能够打动他们,所以一定要进行总结,不能罗列。

  3. 学术见解及技术成果独特性和原始创新性评价。不少人的工作属于别人重复性的内容,发了不少论文,但是原创性的东西没有。我想这也是基金委重视原创工作的导向。

  4. 发展潜力的评价。评审专家还特别看重申请人的成果是不是集中。申请人要坚持在单一研究领域深耕,保障学术成果的连续性,建立学术成果的系统性,发展学术成果的多样性,这些材料将比单纯的论文数量更能打动评委;申请人还可以利用开放的海外学术环境,积极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关系,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支持,作为申报材料的重要支撑。

  5. 申请回国后的工作设想和国内依托单位支持情况。这部分仍然不少申请人丢分。一方面回国后的工作与前期成果没有延续性,或者科学问题提炼不好,研究意义不够重大,思路不够清晰,技术、方法创新性、独创性不够。另一方面,依托单位支持比较含糊。现在不少学校玩套路,青椒们深有体会!(王民,发布于2021年,稍有修改,来自王民科学网博客)

  现在青年人才计划的竞争非常激烈,都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希望青年人才们都能达成所愿!更进一步!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曾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流动编制项目主任的学者、顾伯洪老师和王民老师发布于科学网的长篇博文,内容有删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