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FDA批准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从科研突破到商业落地仅用十年

2023.12.11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宣批准两款治疗镰状细胞病(SCD)基因编辑疗法,其中也包括首款应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技术的疗法Casgevy。这是一款基于CRISPR技术的开创性基因编辑疗法,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伴有复发性血管闭塞危象的镰状细胞病(SCD)患者。

105659_202312111203251.jpg

  值得一提的是,CRISPR基因编辑,是一项只有10年历史的新技术,这也是基因编辑治疗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代表着一项重大的科学进步可以让数以万计的患者受益。

  Casgevy由制药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生物技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共同开发,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成人镰状细胞病。CRISPR Therapeutics由诺贝尔奖获得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创立,该疗法上个月获得了英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此次FDA的批准,是在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批准Casgevy两周后作出的。

  该疗法是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RISPR 基因编辑先驱Emmanulle Charpentier创立的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于2018年启动,此后与Vertex Pharmaceuticals合作推进。

105659_202312111203252.jpg

  镰状细胞病

  此次获批的疗法却是用在了治疗近75年前被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称为“第一种分子疾病”的遗传疾病——镰状细胞病(SCD)。

  镰状细胞病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基因突变导致通常满月形的红细胞形成半月形卡在血管内,限制血液流动并引起阵阵剧痛。

  “镰状细胞病是一种罕见的、使人衰弱且危及生命的血液疾病,其需求未得到满足,我们很高兴能够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生活受到该疾病严重干扰的个人而言,”美国FDA生物制品评估和研究中心治疗产品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但这种药物的定价也非常昂贵,每位患者的治疗费用高达220万美元。根据Vertex目前的药物制备能力,大约16000名镰状细胞重症患者将有资格获得该药物。

  尽管这种基因编辑治疗只需进行一次,但整个准备过程需要耗费数月时间。具体来看,患者的血液干细胞首先需要被提取和分离,并送往Vertex实验室进行基因改造。但基因编辑好之后,患者需要接受几天的化疗,以清除旧细胞并为新细胞腾出空间。 新细胞被注入后,接受者需要在医院度过数周的时间进行康复。

  Vertex公司CEO Reshma Kewalramani表示:“我们相信药品的价格能够反映其带来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所带来的价值是一次性疗法,可能终生治愈疾病。”

  基础科学突破“闪电落地”

  沙尔庞捷与道德纳是在2012年的一篇论文中,阐述了CRISPR的基因编辑能力。只用了十年,这项前沿技术突破就成功转化为商业产品,速度可以说是“异常快”。

  早在这篇论文发表前,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抑制子宫中的胎儿产生特定血红蛋白的“问题基因”。

  随着新工具问世,研究人员成功使用CRISPR“关闭”问题基因,恢复血红蛋白生成,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在成人SCD的治疗中。后续,波士顿儿童医院也将这项技术专利授权给了CRISPR医药。

  参与这项研究的Daniel Bauer博士感叹称,这项技术能够以这么快的速度,从实验室里的基础科学转变为有望帮助很多人的疗法,真是令人感到惊奇。

  中国基因编辑疗法进展如何?

  在中国,研究人员也瞄准利用CRISPR技术开发药物,从而治疗包括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病在内的遗传性疾病。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资料,目前有博雅辑因、绑耀生物、本导基因、瑞风生物以及中因科技等多家国内生物技术公司在从事基因编辑疗法产品的开发,并已有多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是热门的目标;此外,基因变异导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也是一个方向。以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为例,国内中重度患者人数达30万人。

  不过基因编辑药物的开发也面临伦理风险。事实上,早在2015年4月,中山大学黄军就教授发表全球第一篇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中地中海贫血症致病基因修饰的研究成果,但被指挑战了伦理边界。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表示:“我认为,医学可以有疯狂的想法,但是应该拒绝疯狂的行为。”

  此外,国内企业在基因编辑疗法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进步空间。基因编辑技术难度高,以往模仿分子结构式、绕过化合物专利的路径失灵,需要有更多原创思维。

  在安全性方面,相较于体外基因编辑可以通过质量控制来掌控进入人体的编辑产物,体内基因编辑无法进行类似的质量控制,若出现脱靶事件,错误编辑的细胞仍会留在体内。

  前路依然漫长

  一方面,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基因疗法去的了惊人的进展,此次获得FDA批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时刻。但如何开发出常规、可扩展、安全、价格合理且负担得起的基因编辑疗法,成为下一个关键挑战。

  据悉,该疗法的定价高达220万美元。如此高昂的售价,如何让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地区数以百万计的镰状细胞病(SCD)患者获益,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诺奖得主、CRISPR基因编辑先驱Jennifer Doudna教授曾表示,一次性体内注射、无需体外操作和骨髓移植的基因编辑疗法,终将成为可能。

  Casgevy疗法的获批,并不是旅程的终点,而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开始。

财联社 第一财经 生物世界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