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深究肖传国的作案心理,功利化看待院士称号,也是一大主因。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一种无上荣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领域的院士,在探索真理、造福社会方面做出了不小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和院士称号相伴随的,还有各类资源,包括课题、经费、种种特殊待遇等。片面、错误地看待院士称号,令肖传国之流将评选院士作为个人晋升的重要途径,甚至唯一手段。于是,“功名路”一旦被断,就让他恼羞成怒,操起凶器害人。学术质疑,由此变成个人恩怨。

  从十多年前的核酸营养品,到今年接二连三的唐骏、张悟本、李一等,方舟子一直被视为打假斗士。此次被袭案件告破后,向来行事低调的他更被捧为英雄。但正如互联网问题专家刘兴亮所言,因为打假而遭遇打击报复,这本不应该是由方舟子来承担的结果。如果大部分学术界人士都是“方舟子”,那么“买凶报复”这种事件也不会上演。

  可惜,方舟子在国内的学术圈中堪称“另类”。他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不少人对学术造假很宽容,经常采取中庸、和稀泥的态度,挑好话说,不得罪人,“较真”反而被认为不正常。这是方舟子本人得以出名的原因,但也是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