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心脏猝死1.5 级预防

2021.8.31

  日前,美敦力宣布启动了一项名为IMPROVE SCA 的全球临床实验,该实验将在全球共约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家研究中心开展,共同研究1.5级预防对心脏性猝死(SCD)防止的临床意义。该项研究在国内有包括阜外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25家医院参与,日前,由华西医院和阜外医院率先入组了全球首例患者,揭开了我国领导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崭新一页。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的自然死亡。各种心脏疾病均有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然而,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可占心脏性猝死原因的80%,其中约20%—25%的冠心病更以猝死为首发表现。

    根据心血管病防止指南,我国已有针对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预防标准和措施。二级预防是对已发生过心脏猝死的患者实施预防,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防止心脏性猝死。ICD和起搏器大小相仿,植入皮下,可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状况。当患者在任何情况下发生室速或室颤时,ICD自动选择合适的方式包括释放有效的电击进行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然而,二级预防手段显然难以惠及整个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被普遍接受并应用的是一级预防标准,这是针对未发生过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实施的预防。一级预防是通过临床诊断,发现潜在的高风险患者并尽早植入ICD。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指出,“在我国,由于ICD应用的医保政策以及国内循证医学数据的缺失等原因,一级预防工作并没有完全开展。依据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全国每年低于3000台ICD的临床应用,远远无法满足治疗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需求”。

    美敦力大中华区心脏节律疾病管理业务部高级总监王励博士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的专家共同提出了1.5级预防的概念。“所谓心脏性猝死1.5级预防,是在国际公认的一级预防的适应症基础上,再增加四大高危因素之一,例如,EF (射血分数)< 30%、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晕厥及晕厥前兆等高风险因子。” 王励博士介绍说,“细化预防标准,有利于根据不同风险科学识别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从而进一步加强防止”。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