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挑出CpG甲基化位点的新策略

2014.6.11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的一种有效的调节器。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富含CG的区域,所以称为CpG岛。如CpG岛位于某基因的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会显著降低甚至完全沉默该基因的转录,继而影响蛋白的表达。但是,如何决定一个目标位点的甲基化是否会影响转录,是具有挑战性的。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方法,可以阐明这个问题。

  CpG二核苷酸上的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被充分研究过的一种表观遗传转录调控机制。通常,这种形式的甲基化涉及到多个位点,但是单个CpG位点的甲基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为了促进单一位点甲基化研究的发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arc Ostermeier和他以前的研究生Brian Chaikind,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选择优化的位点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LoS One》。

  Ostermeier的这种最新方法以其研究小组以前描述过的一种方法为基础,利用一种裂开的CpG甲基转移酶——M.SssI,与可识别目标CpG位点侧翼序列的锌指结构域(ZFD)熔合在一起。

  Ostermeier解释说:“我们的想法是,分裂甲基转移酶,这样它就再也不能很有效地组装,然后你用DNA作为模板,在你想要甲基化的位点上,帮助组装甲基转移酶。因此,你增加了这两半甲基转移酶的局部浓度,可以化解它们没有组装好这一问题。然后,它们可以组装和甲基化那个位点。”

  虽然Ostermeier的方法增加了期望CpG位点的甲基化,但仍然有明显脱离目标的CpG甲基化。因此,在最新的进展中,他和Chaikind转向努力降低非特异性DNA甲基化,同时保持目标位点甲基化。

  新方法利用一个诱变的质粒文库,这些质粒包含N末端M.SssI片段/ZFD熔合的编码基因和C末端M.SssI片段/ZFD熔合的编码基因。C末端M.SssI片段,在5个选定的残基上携带随机变异,研究人员推测,这会减少其DNA的亲合力,而不影响催化活性。

  利用位于甲基化敏感的FspI限制位点(两侧是锌指结合序列)的质粒中的目标CpG位点,研究人员选择来自FspI消化的甲基化依赖保护。然后,他们增加了创新的一步,利用与众不同的限制酶McrBC,针对非特异性的甲基化。McrBC可消化包含两个不同甲基化位点(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甲基化位点)的DNA,导致在目标CpG位点以外的一个或多个CpG位点甲基化的任何质粒DNA被消化。

  FspI和McrBC消化后,核酸外切酶III消化会破坏任何裂开的质粒,留下编码高度特异性M.SssI片段/锌指熔合蛋白的完整质粒,用于另一轮的转换和选择。

  从他们筛选中识别出的47个变体中,作者得到了一种优化的DNA甲基转移酶,能显著降低非特异性甲基化60倍,目标特异性甲基化降低很少,仅从94%降到了79%。

  Chaikind和Ostermeier通过交换锌指结构域,继续显示他们系统的多功能性,这些结构域结合有人类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启动子区中的一个特异CpG位点的侧翼序列,表明该位点被甲基化,但是非目标位点却没有。

  目前,该研究小组计划在真核细胞中靶定那个单一的ICAM1 CpG位点,以检测其位点特异性甲基化是否像其他研究显示的那样,会影响ICAM1的表达,也将验证这种位点特异性CpG甲基转移酶在真核生物研究中的效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