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抑郁产生的生物学因素新解

2014.7.14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4为中国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自杀者中,80%的人患有抑郁症。这后一个数字说明,中国自杀者大多是由重度抑郁引发的。一个严重的现实是,中国每年有20多万人因重度抑郁而自杀。

  抑郁的分级和后果

  抑郁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不高兴或很不高兴,情绪低落,心情不好或恶劣。但是,这种心情不好并非一时半会儿,而是长期的,这是区分正常人心情不好与抑郁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长期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甚至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就基本可以判断患有抑郁症。

  根据抑郁症表现的情况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如果以量化来分析,则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是划分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标准。但是,抑郁自评量表也有很大的主观性,并非很准确。所以,也可以从一个人的情绪表现来划分。

  轻度抑郁实际上就是情绪不好,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短期的。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例如,下岗、失业、离婚、工作压力大等,都会造成情绪低落,但是,通常这样的情绪低落不会超过一周。如果自我调节能力强,几天之后情绪就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一般还不算是患有抑郁症。

  中度抑郁是心情不好在两年以上,医学上称为恶劣心境,是情感性障碍的一个类型,可以称为抑郁症。这种程度的抑郁者最常见的除了情绪低落、自卑自责外,就是觉得活着没意思,但不会自杀。

  重度抑郁最重要的标志是,抑郁者会实施自杀,无论其是否在口头上说出来。重度抑郁者当然是抑郁症患者,除了自卑抑郁、悲观厌世外,还有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讲,抑郁者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行为特征,如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这种情况称为“抑郁性木僵”,最后发展为自杀。

  迄今,人们对抑郁症病因并不清楚,但发现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心理、文化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抑郁的生物医学因素包括基因、遗传、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因素。现在,对抑郁的病因病理的研究发现,抑郁的产生有很多重要的生物因素。

  快乐基因或不快乐基因?

  过去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和5-羟色胺(5-HT)等的浓度下降有关,这些生物化学物质属于儿茶酚胺类,所以这种解释称为儿茶酚胺假说。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伊莱恩·福克斯研究团队发现,一个人是否快乐决定于性格特征,而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一种快乐基因,这种基因称为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基因(5-HTTLPR),与抑郁和焦虑有关。不过,5-HTTLPR基因有3种变体,其中两种较短的变体(短等位基因)会增大抑郁、焦虑和自杀危险。而5-HTTLPR基因变体较长(长等位基因)的人倾向于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这种认知机制决定了他们可以较好应对压力。所以,统称5-HTTLPR基因为快乐基因。

  但是,这只是对于白种人研究而获得的结果。现在,中国研究人员对233位健康的汉族志愿者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等方法,比较了5-HTTLPR长、短等位基因携带者大脑中脑区间的功能与结构连接的变化。结果发现,5-HTTLPR长等位基因携带者比5-HTTLPR短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更高的焦虑和抑郁分值。

  这说明,中国人包括亚洲人的抑郁和焦虑也与5-HTTLPR基因有关,但是却与白种人不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LPR的长等位基因才是引发抑郁和焦虑的易感基因。但白种人是5-HTTLPR的短等位基因容易引发抑郁和焦虑。

  显然,这些研究表明,无论5-HTTLPR的长等位基因还是短等位基因都是抑郁和焦虑的易感基因,即不快乐的易感基因,因此所谓的快乐基因5-HTTLPR就应当称为“不快乐基因”。但是,这种称谓的改变还要经过更多的研究证实和学术界多数人的认同。

  另外,对幼小的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也发现了与抑郁有关的基因。在现实生活中,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也会有抑郁和焦虑,而这是从大脑恐惧中心的引发的。所谓恐惧中心是指大脑中的一个称为扁桃体的区域,它感知恐惧、焦虑和抑郁。

  以色列海法大学的安德鲁·福克斯等人对儿童抑郁和焦虑患者的研究发现,由于儿童难以像成年人那样有对现实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认知,因而不能区分来自想象中的威胁还是现实中的威胁,因此常常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抑郁。这些儿童往往对压力更加敏感,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和拥有增高的神经系统活性。所有这一切又与基因有关,特别是与恐惧中心神经元中的基因活性有关。

  福克斯等人研究了幼小的猴子大脑扁桃体中的一个被称作中央核的特异性区域,发现那些焦虑和抑郁的幼猴的扁桃体中央核内的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III型受体(NTRK3)的基因表达较低。这种基因编码一种大脑细胞表面受体。而低水平的NTRK3基因可能是幼小猴子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当然,NTRK3基因是否为人的抑郁基因之一还需要对人进行研究后才能进一步证实。

  抑郁与基因表达和神经回路有关

  心理医生早就知道,重度抑郁症患者除了有明显的悲伤、失落、饥饿或沮丧感外,还有认知方面的问题,如记忆丧失、思考困难等,同时还自卑抑郁、悲观厌世,从而自己结束生命。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检查也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脑前额叶较小。前额叶位于大脑前部,这一区域负责处理情绪和复杂的思维。而且,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的神经元(神经细胞)也较少而且较小。

  这意味着,抑郁患者大脑神经元与正常人有差异。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耶鲁大学的罗纳尔德·杜曼带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研究,主要比较抑郁患者与正常人大脑神经元基因的活性。他们对已经去世的15例抑郁患者和15名年龄、种族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的大脑进行比较,采用DNA微阵列芯片分析了20000个基因的活性,结果发现抑郁患者的脑部表达的很多基因与正常人不同,表现为基因表达的增多或减少。其中,与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是神经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至另一神经元的结合部)相关的基因差异更大。

  杜曼等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患者脑部表达显著较低的约30%的基因与突触功能的某些方面相关。特别是,抑郁患者前额叶的5个特别的基因表达显著减少。但是,在寻找能调控这5个基因的转录因子时,研究人员发现,重度抑郁患者的脑部有一种称为Gata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而且,这个发现也在动物中获得了验证。在患抑郁的大鼠中,其前额叶的Gata1基因表达也较高。

  对大鼠的研究发现,Gata1基因与突触相关基因的关系是,Gata1基因表达升高会使突触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而且还使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量减少。由于Gata1基因的表达升高使突触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以及导致脑部的神经元连接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抑郁。所以,Gata1基因的表达升高就会破坏正常参与情绪以及认知的神经回路,诱发抑郁或使抑郁加重。

  这一研究既阐明了抑郁的产生与基因有关,也提供了多种防治抑郁的线索。例如,抑制Gata1基因的表达,或者增强大脑额叶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