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纽约时报》和印度冲突,印度疫情到底如何?

2021.6.08

  截至6月7日,印度累计新冠确诊超过2890万,累计死亡接近35万人,死亡数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位列全球第三。据印度卫生部6月5日报告,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2万余例,是近两个月以来单日新增确诊数最低水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首都新德里等多个地区宣布进一步放宽防疫限制措施。

  据“人民网”报道,新德里首席部长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5日在线上记者会上说,包括市场和商场将恢复开放,按门牌号分单双号轮流营业;新德里地铁将在限制人数的情况下恢复运营。

  同时,《纽约时报》一篇质疑印度低估真实新冠死亡人数的文章,进一步引发人们对印度疫情的担忧。文章保守估计,印度有4亿人感染新冠,死亡人数达60万人。最坏情况下,死亡人数估计为420万人。

  文章被印度官员指责“毫无根据”。

  印度三次大规模血清调查预测,真实感染人数是官方报告的13.5~28.5倍。

  新冠大流行至今,全球对真实死亡人数的讨论从未停止。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全球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可能比已报告的高出2~3倍。

  《纽约时报》认为,印度缺乏良好的数据记录和大范围检测,很难了解真实感染人数。由于技术、文化和后勤方面的原因,印度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被低估的可能性更大。

  来自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流行病学家Kayoko Shioda向《纽约时报》表示,印度的医院人满为患,很多新冠患者死在家中却没有被纳入进官方统计,农村地区尤甚。能够确认死因的实验室也超负荷运转。

  新冠在印度农村地区造成的大量死亡受到众多媒体关注。

  6月7日,《今日印度》(India Today)报道,据一家总部位于新德里的非政府组织(NGO)——科学与环境中心(CSE)发布最新统计报告,5月期间,印度有52%的新冠死亡病例和53%的新增病例都发生在印度的6个农村地区。

  该报告作者表示,新冠疫情对印度农村的打击已超过了城市。

  为了得出更可靠的估算结果,《纽约时报》使用了印度自去年5月20日至今年1月三次全国性的血清调查数据,每次调查约覆盖3万印度人。

  该调查旨在了解受访者新冠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

  几乎每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都会产生抗体,留下感染痕迹。《纽约时报》认为,通过计算血清阳性率来估计整个人群的感染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估算方法。

  调查结果指出,印度新冠感染人数比官方报告,分别高出28.5倍、13.5倍和26.1倍。

  

  印度三次血清调查结果,图源:《纽约时报》,下同

  《纽约时报》根据这一估算,以印度官方5月24日的呈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3种假设:

  1.保守版本:

  如果真实感染人数是官方报告的15倍甚至更高,死亡率为0.15%,那么印度预计至少有4亿人感染,60万人死亡。

  2.更可能的版本:

  如果真实感染人数是官方报告的20倍甚至更高,死亡率为0.3%,那么印度预计至少有5.39亿人感染,160万人死亡。

  3.更坏的版本:

  如果如果真实感染人数是官方报告的26倍甚至更高,死亡率为0.6%,那么印度预计至少有7亿人感染,420万人死亡。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副教授Dan Weinberger认为,即使是大规模的血清调查也有局限性。印度人口基数庞大、人群多样化显著,以至于任何血清学调查都不可能涵盖所有范围。但这项调查为计算真实死亡数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设定了一些界限。

  除了三次全国范围的血清调查外,印度研究者还进行了61次的地方级血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人群的血清阳性率差异极大。

  

  印度61项地方级血清阳性检出率调查,颜色越深的地方,血清阳性率越高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后面,一条高赞评论认为:“如果血清阳性检出率确实如此,那么印度会出现新一波疫情吗?难道高血清阳性检出率不会明显抑制住印度第二波疫情吗?高血清阳性检出率是否恰恰意味着人群中死亡率低呢,其中可能的解释因素是什么?……官方数据往往滞后,至少滞后几周。这是一个复杂的主题,需要一些上下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提供更多内容。为了避免我们过于自鸣得意,请注意,仅纽约州在4月份就有1100人死亡。”

  印度官员驳斥该报道“毫无依据”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5月27日报道,印度卫生部联合秘书Lav Agarwal表示《纽约时报》的报道毫无依据,绝对是错误的。“从最开始,我们就努力公开透明地报告所有确诊和死亡人数,不可能存在瞒报。了解病毒传播轨迹从而采取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印度新冠疫情特别工作组负责人维诺德·库马尔·保罗(Vinod Kumar Paul)称,《纽约时报》称印度的新冠死亡人数被严重低估和瞒报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估计是扭曲的。

  保罗称,感染人数可能是检测阳性人数的很多倍,但死亡人数不可能如此。

  他表示:“死亡病例可能存在迟报现象,但任何邦或中央都不会瞒报。如果我用同样的方法来衡量纽约,那就是有5万人死亡,而他们上报的数字是1.6万人,所以这种方法是扭曲的。

  我们的死亡人数占感染人数的0.05%,但美国报纸说是0.3%,凭什么说它占感染人数的0.3%?根本没有任何依据。5个人(记者)聚在一起,互相打电话,然后说出这个数字。这份报告就是这么完成的。”

  保罗还指出,印度国内已建立了死亡率跟踪系统,对于死亡人数的计算会越来越精确,不会出现大问题。

  为什么统计真实数据这么难?

  新冠大流行以来,各国报告的确诊数、死亡数,引起广泛关注。人们通过数据排名和比较,来评判各国政府的治理能力。

  去年8月,WHO发布的一份与新冠病毒病死率相关的科学简报称,新冠病死率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疾病的严重性、识别高危人群,并评估医疗保健质量。

  病死率包括两个维度:

  一是感染者死亡比(Infection Fatality Ratio, IFR),它用于估计所有感染者中死亡者所占比例。

  二是病例死亡比(Case Fatality Ratio, CFR),它用于估计确诊病例中死亡者所占比例。

  但可惜的是,我们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绝对准确的数据。

  WHO上述简报称,为了准确地测量出IFR,我们必须知道该疾病的感染数和死亡数的完整信息。在大流行的早期阶段,大多数国家根据监测系统来发现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实际上估算的是CFR。因此各国对CFR的估计值差异非常大——从不到0.1%到超过25%。

  早在去年4月,BBC就讨论过为什么各国新冠死亡率差异这么大的问题。

  文章指出,不同国家对死亡率的定义不同,一些以IFR为主,另一些以CFR为主。其次,检测人群范围会影响最终结果。专家认为,大多数国家缺乏大范围核酸/抗体检测的能力,这是造成各国间死亡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患者的死因真的是由新冠导致的吗?还是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导致的?如果患者没有进行检测就死亡了呢?对死因的判断需要时间,而且各国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患者隐瞒病情、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抽样,也会影响死亡率的计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的真实感染水平很大程度上被低估,有相当比例的感染者并未获得检测。由轻症患者通常不会到医疗机构就诊、一些偏远地区的人群无法获得检测服务、病例被误诊为流感或有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等等原因导致。

  此外,政治、人口、医疗服务体系差异等因素同样会影响最终的死亡率统计、报告。

  众多复杂因素影响下,现有的估算仅供参考。如何更有效的应对疫情,也许是当下优先级更高的问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