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MIT最新Nature Energy:薄且坚固的固态电解质!

2021.2.03

  研究背景

  改善锂电池安全性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是用固态电池(SSB)中的“固态”锂导电电解质陶瓷代替传统LIB中的“液体”离子导电电解质和聚合物隔膜。与氧化稳定性差且锂离子转移数低的聚合物电解质相比,许多陶瓷SSB电解质的阳离子转移数接近于1,从而避免了在阴离子迁移上浪费宝贵的潜力(能量)。然而,氧化物面临着三个主要缺点,这些缺点成了当前的商业化的巨大挑战。首先,氧化物易碎,并且具有不利的机械性能(例如,高的杨氏模量,低的断裂韧性),这可能会抑制界面的紧密接触并需要其他技术解决方案(例如,缓冲层,电解质和添加剂的混合)。一旦减小厚度,机械方面挑战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注意界面处的化学-电-机械现象。其次,氧化物固体电解质与当前的阴极化学物质之间的相容性有限,这主要与组分之间的共烧结步骤中涉及的高温过程有关。因此,降低加工温度是确保良好化学相容性的必要先决条件。第三,氧化物通常比其他种类的电解质(硫化物和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密度,这不利于总的重量能量密度,因此必须使用锂金属阳极和高压阴极。

  速览

  本综述批判性地讨论了SSB加工的研究现状以及最近的成本计算,并根据厚陶瓷和薄陶瓷的性能参数比较了SSB氧化物电解质材料和加工设置。对于未来的SSB设计而言,除了Arrhenius锂传输的经典图和电化学稳定性窗口之外,至关重要的是还需要掌握热处理预算和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即LiPON、钠超离子导体、钙钛矿和石榴石)的相的稳定性。厚度接近锂离子电池隔膜的SSB氧化物电解质膜可为低温陶瓷制造和降低成本方面提供充足的机会。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