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春天”到创新驱动发展—我国35年来科技改革发展纵览

2013.12.03

  35年科技跨越

  开栏的话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诗,那么科技事业的发展则是其中荡气回肠的一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华民族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而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报今天特推出“35年科技跨越”栏目,旨在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和鼓舞人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从“科技是生产力”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自主创新”到“创新驱动发展”,回顾35年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轨迹和科技体制改革历程,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对中国而言不仅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传承。

  改革永不停步,创新未有穷期,在一次次战略部署和改革探索中,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正在铺就!

  拥抱春天,科技,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

  1978年,这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史上拨乱反正、恢复重建的“拐点”。

  这年3月,5000余名科技代表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会上,邓小平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大会澄清了长期以来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开了“文革”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在这次大会上还讨论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在闭幕式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春天吧!”

  这不单是郭沫若的诗情画意,而是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解放心声。科学技术,这一关系到我们民族命运和生存的严肃命题,从来没有得到如此完整、系统的阐述。

  同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为科技教育事业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日益凸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往往被锁进抽屉,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不仅抑制了科技人员智慧和创造才能发挥,也影响了科技事业自身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为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笼,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制定了“面向,依靠”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宏观上制定了科学技术必须为振兴经济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等方针和政策,从而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科技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启动:改革拨款制度,打破“大锅饭”的局面,开放技术市场,改革科研人员管理制度……在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引导下,科技界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多种形式进入市场经济。

  与此同时,新时期中国的科技计划体系也逐渐形成。1982年,国家第一个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实施。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 4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 “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亲自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7个领域作为重点,并组织优秀科技队伍,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邓小平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也是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以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并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这是一个被称为“春天”的时代,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被大量引进,在中国落地、开花、结果,中国全面接触并逐步掌握世界先进科技,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代际差距。

  科教兴国,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风起云涌。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面对新形势,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通过新华社电文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0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

  在这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政策走向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分流科技人才,调整科研机构。“稳住一头”就是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研究;“放开一片”就是放开各类开发型科研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活动。推动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以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1998年2月,江泽民批准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远景出发,明确新的科技目标,调整现有的运行机制,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成就,真正搞出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被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科技已经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伴随着科教兴国的时代洪流,中国的院士制度开始实行,中国工程院建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稳步推进,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备,《科技进步法》和《教育法》相继实施……

  自主创新,勾勒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蓝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隐忧。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国在全球化的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一台PC计算机只能 “赚一捆大葱钱”;凭消耗原材料和能源大量制造出口产品,使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我国关键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

  在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激烈的科技竞争下,中国如何部署自己的科技战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2003年3月22日,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宣布并着手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006年1月9日,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胡锦涛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随之颁布。这份凝聚了2000多名中国专家心血的中国科技发展新蓝图,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

  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清晰明确:全面实施规划纲要,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施重大专项,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长期科技规划绘就的美好蓝图,更需要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驾护航。2006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至此,“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成为国家意志,更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创新驱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中长期规划的实施,科技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显著,但同时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同时,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中国“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在新的历史关头,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执政党鲜明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十八大后,习近平在多次考察、调研和重要会议中,结合其所见、所闻、所思,不断阐述、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举措。他还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全面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实,此前我国就已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布局谋篇。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随后,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包括26个部门和单位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如何破除制约科研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的红利?围绕这一命题,一方面,国家加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同时,一些新政策、新举措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改革完善奖励、人才评价机制,健全创新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均有相关政策出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12项重点任务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部署。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既体现了与以往改革思路的继承发展,对实践中先行先试的经验予以肯定,又结合经济领域改革的大方向,突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设计。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