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需要做些必要的“功课”,《指引》对保健品做了清晰的分类,究竟哪些属于养生类的,哪些属于保健类的,哪些属于降血糖的等等,这些内容的传播,对消费者维权和商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都有好处。

  加大广告领域监管力度

  在《指引》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注意消费信息、保存消费证据的同时,保健食品广告的监管问题也得到了有关部门更多重视。

  由于受利益驱动,目前在市面上出现的保健食品广告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副处长史兴章说,目前市面上的确存在未经审批擅自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的情况。有的虽然经过了审批,但是做出的广告严重篡改了审批内容,或夸大功能,或在广告内容中出现专家、患者的形象,以专家、患者的名义担保疗效等。更有甚者,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变相发布广告;在保健食品广告中出现医疗术语,使消费者误认为保健食品具有与药品相类似的疗效。

  史兴章说,多年以来广告监管部门一直把保健食品广告领域作为重点的监管对象,重点的监管领域,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对违法保健食品广告领域的打击力度。此外,记者也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出台专门针对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