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选好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2010.5.05

       日前,“和谐质检 与善同行”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演讲汇报会在北京召开。报告厅里不断响起的热烈掌声告诉我们,精彩的演讲,使台上台下形成了情感的共鸣、责任的共鸣,从而实现了大质检文化的共鸣。

       以“融合、整合、联合”为核心内容的大质检文化,是质检系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规范的汇总。应该说,大质检文化是质检系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质检系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鼓舞全国质检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设大质检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全国质检系统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然而,在当前的大质检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确实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好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如何从日常的质检工作中,归纳、提炼、升华出构建大质检文化体系所需要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规范?

      在这方面,陕西省质监局已经做出了表率,他们思考在前面,探索在前面。他们用演讲这样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大质检文化的种子播撒到质检人心里,把思想的火花传递给更多的人。而演讲团成员每一次收集素材、提炼主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寻找大质检文化建设突破口的过程。正因为他们找到了质检工作“服务民生、惠及百姓”这样一个突破口,才使得每次演讲都能切实激发大家对于质检工作的热情,引发大家对于“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共鸣,从而使得大质检文化不再仅仅停留在材料上、文件里,而是真真实实地融入质检人的工作,融入质检人的心灵。

       陕西省质监局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大质检文化,一是要站得高,要将质检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放在“保民生、促和谐”的大趋势中去实践;二是要钻得深,要以日常各项质检工作为基础,全面总结归纳、深入分析研究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先进理念、先进做法,使其成为全国质检人的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三是要选得准,要选好突破口,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让大质检文化真正成为质检人叫得响、用得上的“文化名片”,成为质检系统发展进步的新动力。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