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会直接威胁到后续的食品安全。内地现在在大力推行‘互联网+’,其实很多污染治理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信息透明,只有将信息全盘掌握了,污染治理才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有专家提到在各省的边界地区,省级之间的管辖权要协调,这个虽然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整合,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污染区域虽然有时只是少数地方,但是污染事件一旦爆出,其他地方也会受害。所以将来可以把污染产区与优良产区划分作为一个重要工作,一旦有污染事件发生我们可以马上清楚地知道,食品污染区域在哪、量是多少,这样的话没有污染的区域就不会受牵连。”张尊国说。

  “台湾在农地污染监测技术方面起步较早,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甚至是独步全球。我们配备了很多手持装置以及云端技术,因为研究人员到田间去方向、边界线等完全搞不清楚,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云端技术可以把采样点的规划、布设以及路径导航移到现场去,还可以立刻把研究人员采样的动作、图片传回中央监控,这样中央监控就可以知道现在田间有几组人,分别在哪里,已经完成多少工作。另外一方面,污染情况调查出来以后,所有地上作物都要收购销毁,然后对农民进行补偿。现在台湾在这些方面有周详的行政作业程序,有非常好的经验。现在农地污染情况调查能够顺利进行就是过去全台湾农地调查时候累积下来的经验。”张尊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