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 从抗体到补体

2022.10.1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抗体和补体均在AChR-gMG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MG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眼外肌常最先受累,可累及全身[1]。自身抗体对于阐明MG的发病机制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 版)》中MG的亚组分类主要以患者的自身抗体为依据[1]。目前,我们对于MG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已经非常熟悉,其实,对于占比最大的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抗体阳性MG患者,补体相关的病理学机制同样值得关注和了解。

古老的罕见病,易复发

MG发病率低,但其临床症状明显,很早即被人们认识。MG的发现时间较为久远,早在1672年即被Thomas Willis在书中所描述,是一类古老的罕见病[2]。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MG的认识不断深入,从一开始的症状学描述,到逐渐深入研究其病理学机制。AChR抗体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及阐述[2,3],现已知道,AChR抗体是MG最常见的致病性抗体。AChR抗体的发现将人们对MG的认识推进至分子生物学水平,对MG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价值,被认为是MG领域的里程碑式事件。随后,研究者又发现了MG患者其他可能出现的自身抗体。

我国MG患者成人年龄和性别调整的发病率为0.74/10万人年,女性发病率稍高,女性和男性发病率之比为1.3: 1[4]。MG的病程包括缓解、复发、恶化和死亡,患者的复发率较高。我国一项研究显示,29.6%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5]。由此可见现阶段MG的治疗管理及复发预防仍具有挑战。

MG新分类,AChR-gMG占比最大

2021年,我国发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更新了MG的亚组分类。此前的Osserman分型不再使用。新的亚组分类主要依据MG患者血清抗体特点和临床特点进行划分,有助于MG在诊断后进行精准化治疗。MG亚组分类共6大类[1],分别是:

(1)眼肌型MG(ocular MG, OMG):患者的肌无力局限在眼肌

(2)AChR-gMG(generalized MG, g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

(3)MuSK-MG:血清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e-specif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MuSK)抗体阳性,约1%-4%MG患者可检测到

(4)LRP4-M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4, LRP4)阳性

(5)抗体阴性MG:上述抗体检测阴性,占比较少

(6)胸腺瘤相关MG:属于副肿瘤综合征

大约85%的患者可检测到AChR抗体,一直以来研究者对这类抗体的研究最为深入[6]。临床上,AChR-gMG类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根据发病年龄,可进一步分为早发型(<50岁)和晚发型(>50岁),并且OMG这一类型的部分患者还可能向全身型转化[1]。

AChR抗体是AChR-gMG的特异性抗体

骨骼肌每一次收缩,都需要神经-肌肉接头处成功的信号传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端释放ACh,突触后膜上存在AChR。生理状态下,AChR的主要作用是与突触前膜囊泡释放的ACh结合,完成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触发肌细胞膜的去极化和肌肉收缩[6]。这一过程中的任何步骤遭到破坏,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便无法完成,导致患者肌无力的产生。

AChR-gMG患者体内产生抗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被称为AChR抗体[6]。AChR抗体是一类自身抗体,被认为是AChR-gMG患者的特异性抗体。在AChR-gMG患者的体内,AChR抗体与AChR相结合最终导致了肌无力的发生,这一病理过程已经广为人知。临床上,对患者进行AChR抗体检测是诊断AChR-gMG的重要依据。对于AChR-gMG,如果仅了解AChR抗体,其实只知道了冰山一角。

实际上,AChR抗体阻碍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有三种机制[7]:

(1)阻断ACh与AChR的结合:这一条最容易理解,AChR抗体与AChR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可能直接结合到AChR上ACh的结合位点,故阻碍了ACh与AChR的结合。(2)加速AChR的内化、降解,减少AChR的数量:AChR是神经-肌肉接头处后膜的主要抗原,AChR抗体为二价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能产生抗原调变过程,导致肌细胞表面的AChR被内吞和降解[7,8]。(3)补体激活:这一条机制被认为是AChR抗体与AChR结合导致肌无力最重要的作用机制[7]。并且补体在MG中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是AChR-gMG发病过程中不可不知的作用机制。

补体在AChR-gMG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补体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正常情况下,补体在固有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发挥作用[7]。补体系统复杂而精密,超过30种蛋白参与补体的调控,保证补体系统“平稳运行”,既能够发挥免疫学作用,又避免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破坏。

补体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凝集素途径。上述三种途径使补体系统激活,并且在调控下发生一系列级联反应。需要指出的是,三种途径拥有共同的末端通路:补体因子C5裂解形成C5a和C5b,C5b继续发生级联反应,与C6、C7、C8和C9多个单位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es, MAC)[7](图1)。MAC能够溶解靶细胞,有助于人体清除外来微生物以及凋亡细胞。如果补体系统过度激活,MAC可能对自身细胞产生攻击,进而造成免疫学损伤,导致疾病的发生。

banquan6.jpeg

图1 补体激活过程

在AChR-gMG患者体内,AChR抗体与AchR结合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之后,补体级联反应顺次发生,经由最终通路形成MAC。动物实验相关研究提示,MG动物模型中补体激活后MAC的形成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损害的必要条件[7]。人类试验的研究结果发现,AChR抗体阳性的MG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处存在自身抗体和MAC[7]。补体激活后最终形成的MAC攻击突触后膜,目前认为这一过程在AChR抗体阳性的MG发病中扮演了重要作用[7]。在神经-肌肉接头处,MAC破坏了自身正常组分,导致突触后膜受到损伤。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完整信号传递遭到破坏,进而阻碍了肌肉收缩。

由此可见,对于AChR-gMG患者,AChR抗体与AChR结合之后,还存在补体激活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学机制。对病理学机制的探索,将带给人们对AChR-gMG更加深入的认识。

小结:

MG是一类古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罕见病,由于其致残性和高复发率,MG患者存在较高的疾病负担。对于占比最大的AChR-gMG,患者体内产生AChR抗体已广为人知。患者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导致一系列级联反应,进而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导致患者产生骨骼肌无力的临床症状。补体在AChR-gMG发病机制中同样占据重要一环,对AChR-gMG的发病机制的探索将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带来更多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1,28(1):1-12. DOI:10.3969/j.issn.1006-2963.2021.01.001.

链接: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l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IwNDE1EhV6Z3NqbXl4aHNqYngyMDIxMDEwMDEaCHltMTZmOHNv

[2] Deymeer F. History of Myasthenia Gravis Revisited. Noro Psikiyatr Ars. 2020 Nov 7;58(2):154-162. doi: 10.29399/npa.27315.

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188599/

[3] Conti-Fine BM, Milani M, Kaminski HJ. Myasthenia grav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Clin Invest. 2006;116(11):2843-2854. doi:10.1172/JCI2989.

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080188/

[4] 黄磊,苏磊,田德财,等. 我国主要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4):372-378. DOI:10.3760/cma.j.cn113694-20211130-00849.

链接: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l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IwNDE1Eg56aHNqazIwMjIwNDAxNRoIYnI4amd2NWU%3D

[5] Su S, Lei L, Fan Z, et al. Clinical Predictors of Relapse in a Cohort of Steroid-Treated Patients With Well-Controlled Myasthenia Gravis. Front Neurol. 2022;13:816243. Published 2022 Feb 4. doi:10.3389/fneur.2022.816243

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85767/

[6] Lazaridis K, Tzartos SJ. Autoantibody Specificities in Myasthenia Gravis; Implications for Improved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 Front Immunol. 2020;11:212.

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17321/

[7] Howard JF Jr. Myasthenia gravis: the role of complement at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Ann N Y Acad Sci. 2018;1412(1):113-128.

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266249/

[8] Gilhus NE, Skeie GO, Romi F, Lazaridis K, Zisimopoulou P, Tzartos S. Myasthenia gravis - autoanti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Nat Rev Neurol. 2016;12(5):259-268. doi:10.1038/nrneurol.2016.44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