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的许多“海归”科学家也同样是处理“关系网”的好手,如中国近代化学奠基人之一侯德榜,在战乱年代平地奠定近代化学工业和研究的基础;高能物理专家邓稼先,因善于调动中青年“土产菜鸟”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被后辈们尊称为“财神爷”。科学研究并不是单纯的书斋学问,科学家也并不生活在真空中,在发达国家,科学家、教授也要处理各种“关系网”,在立项、成果转化和行政管理方面亲力亲为,并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文化和公益活动。可以说,他们在这些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拥有的能力,甚至远远超过许多中国科学家。 

  可以理解,部分海归科学家所反感的,并非上面说的这些“关系网”,而仅仅是中国“土产”的一些不正之风。但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文化、时代和现实的诸多成因,一味指责于事无补。科学家、包括“海归”科学家,都是中国社会的普通一分子,改善科研和社会风气人人有责,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抱怨,更不是表面淡然,心中却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