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捷克人的分析化学

2012.6.10

  一、科学与国籍

  《南方周末》2012年5月24日,知名旅美学者吴澧有篇短文,《美国百年前已是产值世界第一,科学第一却姗姗来迟》,认为《科学第一路漫漫》。

  其中作者认为:

   作为一个孤例,我们不能说美国的经验就是普遍规律。但美国的特例至少表明,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经济第一并不会自动带来科学上的国际声誉。毕竟科学研究是一个长久的积累过程。促进者一过程,叫口号没用,拔苗助长式的奖励也没用,资金的大量投入,应该有用,但也不会立竿见影。

  二、我的印象

  1.苏联解体之前,苏联的分析化学中的有机试剂—显色剂的研究在世界上领先,巴勃柯(音译)院士(《分析化学杂志(俄)》编委)发表了大量文章。只是后来ICP-AES的发展,将分光光度的优势打压了。有了机关枪,谁还用手榴弹?但不能否认苏联学者在分光光度的学术地位。

  2.捷克的分析化学,某些领域也在世界领先。海洛夫斯基发明了极谱分析,并获诺贝尔(如果我没有记错)。发明FIA的Rucizcha和汉森(音译)原来也是捷克人,后来才到了瑞典。

  3.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组织北大学生,以汪尔康为首,殷晋尧、严辉宇、王元珏、殷晋尧等人留学捷克学分析化学,英明之举。

  三、我期望,超捷克

  我国分析化学工作者绝对人数不少,国家投入也不小,真切期望我国分析化学在汪尔康和陈洪渊的领导下更上一层楼。在分析化学总的贡献,超过捷克。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