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房室传导阻滞诊断难点与解析(二)

2021.8.28

  三、II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与II型的识别

    1、电生理机制


    I型: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在相对不应期呈递减传导

    II型: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呈现“全或无”的传导

    2、心电图表现

    I型:下传的PR间期不固定,连续下传PR逐次延长至脱漏,不完全房室分离,PR与RP呈反比关系

    II型:下传的PR间期固定

    3、阻滞部位

    I型:多位于房室结(70%-75%)

    II型:几乎均位于希-浦系内(BB 80%,HB 20%)

    4、预后和治疗

    I型:预后较好

    II型:易发展成III度AVB,常需要起搏治疗。

    5、鉴别诊断难点(2:1、3:1及高度房室阻滞)

    下列几点有助于识别:(1)过去是否记录到过文氏周期;(2)动态心电图是否有文氏周期,夺获心搏PR间期是否相同(图9);(3)静脉注射阿托品阻滞程度——减轻支持I型,加重支持II型;(4)临床:洋地黄中毒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见I型。

    图9 A:常规心电图示3:1房室阻滞(逸搏间期<2倍PP间期),PR固定;B:3:1房室阻滞PR不固定(与RP反比);C:房室3:2传导

    四、房室分离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

    房室分离是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基本心电图表现,但房室分离不等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按照产生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干扰性房室分离

    干扰性房室分离是由于心室提早激动,使本能下传的P波因遇提早激动产生的生理不应期而不能下传。心电图特点:房室分离,室率>房率。

    2、干扰+阻滞性房室分离

    (1)室率>房率符合干扰性房室分离,应寻找阻滞的证据,包括:T波结束后的P波仍不能下传心室(图10);T波结束后下传的PR间期延长(图11);房室分离前、后心电图有I度或II度AVB表现。

    (2)房率>室率,应识别干扰的可能,例如:逸搏间期<2倍PP间期(存在干扰可能);房室分离前后有2:1 AVB(病情无变化),为II度AVB并干扰(图12)。

图12  A:示完全房室分离,房率(73bpm)>室率(44bpm),心室为室性逸搏心律,酷似III度AVB,但逸搏周期<2倍PP间期;B:同日描记示2:1 AVB,证实A图为2:1 AVB伴干饶导致完全房室分离。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I度AVB指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周期),产生完全房室分离:房率>室率,心室必需为缓慢的逸搏心律。

    III度AVB有严格的条件:(1)逸搏心律需<45 bpm;(2)逸搏周期≥2倍PP间期(有助于排除II度AVB);(3)并要求房率<135 bpm(以排除生理不应期影响)。

    五、房室阻滞心电图定位的曙光

    房室阻滞部位比组织程度更重要,房室阻滞定位目前依靠心内电图,是否能通过体表心电图定位呢?

    下图是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2:1 AVB+RBBB,阻滞部位如何判断呢(LBBB or AVN?)?

    下面是一种新心电图。

加大增益描记如下图所示。

    V5导联P波下传的QRS:前均有2个小波(红色箭头);起源心室QRS:前均无小波(黑色箭头);阻滞的P波:后均无小波(蓝色箭头)——提示阻滞部位在房室结。

    对100例正常人新心电图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在记录到P、QRS、T波同时,在P前(A)、P中(B)PR段(C)和ST段、T波升支(D)上可记录到更微小的心电波。目前研究正在进行中,房室阻滞心电图定位的初露曙光。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