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生理性蛋白尿的基本介绍

2023.1.02

  生理性蛋白尿指完全没有疾病的症状和其他表现,蛋白尿为惟一症状的状态,可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及体位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常<0.5g/24h,多见青少年。

  1、功能性蛋白尿

  指机体由于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蛋白尿。在临床中颇为常见,据统计,在青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功能性蛋白尿本身无需处理,但应注意与肾脏疾病所致病理性蛋白尿相区别。短暂的循环变化可能是造成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消失,尿蛋白也迅速消失。其中以热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最为重要。

  (1)热性蛋白尿

  在急性热病的早期出现的蛋白尿,随着发热减轻而消失。除蛋白尿外,尿中还可有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但红细胞较少见。尿蛋白量一般较少,<0.5g/24h。尿蛋白组成成分的特点是球蛋白增加,蛋白电泳中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缩小,α2球蛋白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在发热性疾病时,血中α2球蛋白增加,并从通透性增强的肾小球滤出所致。

  (2)运动性蛋白尿

  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这种功能性蛋白尿持续的时间与运动强度相关,通常在24h内消失,激烈而长时间的运动(如马拉松等)所引起的蛋白尿可持续1~3周,甚至3周以上,有时伴有轻度的血尿和管型尿,一般不引起肾实质障碍,尿内增加的蛋白质以白蛋白占主要成分。运动强度大时,分子质量较大的球蛋白相对地增加。

  虽然运动性蛋白尿存在着缺血、肾毛细血管壁屏障作用或肾组织结构的变化、肾单位出现急性损害等可能原因,但这种情况都是短暂的,不存在持久的病理变化基础。

  2、体位性蛋白尿或直立性蛋白尿

  是指由于直立体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蛋白尿。发生机制可能与直立时左肾静脉受压(即胡桃夹现象),或直立时肾的位置下移,使肾静脉扭曲而至肾脏处于淤血状态以及淋巴、血流受阻有关。本症常见于青春期青少年,占儿童和青少年的2%~5%,尤其是体型瘦长者,通常尿蛋白<1.0g>2.0g/d者罕见。其预后良好,随访20年大约有80%以上尿蛋白消失,部分虽有尿蛋白持续存在,但血压、肾功能正常。

  体位性蛋白尿有时被分类于生理性蛋白尿之外。许多学者认为,体位性蛋白尿仍有可能隐藏着器质性肾脏病的背景。根据其出现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一过性”(间歇性)及“固定再现性”两类。前者只是暂时性,变换体位后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后者每逢体位改变即可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可持续5~10年以上。大多认为间歇性直立性蛋白尿属于功能性者居多,而固定性直立性蛋白尿有可能包括一部分极早期或轻型的肾小球疾病,需要临床上高度重视。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