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怀念恩师汪忠镐院士:解反流之苦 做学科典范

2023.11.10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022.shtm

11月3日,我国失去了一位医学巨匠——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享年86岁。特撰写此文,以最深的敬意缅怀恩师。

我成为汪院士的博士生时,他已是73岁高龄。非常幸运的是从恩师身上学到了最重要的也是让我终生受益的学识和精神,也见证了恩师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此我仅重点简述恩师2006年—2023年,竭尽全力开创我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治新纪元的点滴故事。

654d83bbe4b03b5da6d02f27.jpg

2018年,汪院士(中)和学生胡志伟(左一)、陈新(左二)、陈冬(左三)和吴继敏(左四)合影留念。胡志伟/供图

一次次被误诊

2003年,超高强度的工作和无规律的生活,使汪院士的身体逐渐出现不适,每天被咳嗽、咳痰困扰,夜不能寐。他曾多次被送到医院抢救,甚至丧失了意识,并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虽然每次就诊时,所有医生都一致诊断他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症,但汪院士的直觉认为“我得的一定不是哮喘,虽然我不知道到底得的是什么,但求你们帮我再找找其他原因”。

清粥素菜、严格控制饮食并尝试了大量抗过敏、止咳、平喘等药物,不但效果甚微且病情日渐严重。直至2006年,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一位消化科医生对汪院士说,你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反流也可能导致哮喘。

654d83f8e4b03b5da6d02f29.png

2012年4月12日,笔者到汪老师家拜访,意外发现一个塑料袋,里面竟然是当年汪老师用于治疗“哮喘”的各种药物。

这句话立即提醒了汪院士,他随后查阅大量文献,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病就是胃食管反流,遂主动到消化科做了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结果反流次数居然达到200多次;然后他开始服用抗反流药物,症状稍有缓解。为根除这一症状,他前往美国做了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术后症状奇迹般地消失了。

汪院士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有海量的胃食管反流患者仍处于误诊误治的病痛中,如果自己不去发声,这些患者可能一直被误诊误治。

开启新征程

为了救治更多和他一样的患者,汪院士在69岁时开始勇攀另一座医学高峰。2006年,术后第六天还在病床上的他就写了一篇《胃食管反流不容忽视》的文章发表在媒体上,该文成为挑战胃食管反流病的第一篇檄文。

从美国病愈归国后,同年9月汪院士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结合自身病例发表了《是胃食管反流病,不是哮喘:个例报道》,首次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宣告了他的新发现,并向原第二炮兵总医院(现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提交了治疗相关疾病的申请,这一申请很快得到了医院的积极响应。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创建了国内首个胃食管反流病中心,购置了国内首台微量射频治疗仪和胃食管反流监测设备,引进世界领先的微量射频治疗技术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技术。

654d8468e4b0c2b5b68cef1e.png

裘法祖院士特地向《误诊误治杂志》推荐汪忠镐院士提出的“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新概念。

2006年4月29日,汪院士被聘请为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创始主任,带领一批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和护士开启了他的新征程。

17年前,反流性哮喘的概念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甚至是骗局,让人们认识和接受它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救治更多病人,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汪院士先在医院实行义诊。在很多学术会议、媒体上甚至任何公开场合,汪院士都向大众科普胃食管反流病的知识。

从第一个病人得到射频治疗,到2007年病例已经积累到200例,汪院士总结经验,首创“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新概念,把该疾病分成“胃食管期、食管咽期 、口鼻腔期和喉气管期”,为全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发现,胃食管反流除了可引起“哮喘”,还可导致几十种病症,后来也不断有新的发现。

走上规范化道路

2008年,汪院士把Ibrahim教授(汪院士当时的术者)的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技术引入中国,从而开启了我国胃食管反流病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时代,使顽固性、严重性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愈率提高到80%~95%。

2014年《中华胃食管反流病杂志》创刊,汪院士担任名誉主编和顾问。2016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成立,由汪院士担任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汪忠镐(华夏)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论坛”。各专业学科之间加强了交流联系,全国各地区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大大提升,至今受惠医生逾万人,众多患者从中受益。

2018年,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申请,并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将每年9月的第二周定为“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至今连续举办了六届。

同年,“胃食管反流病”作为一个章节首次由汪院士写入我国医学本科生教材《外科学》第九版。2019年在《医学前沿杂志》的支持下,第一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成功发布,并在全国做了几十场线下和线上推广活动。2022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发布在《中华胃食管反流病杂志》上,这是我国近20年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实践的结晶。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检查手段的引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的分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的识别以及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科普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被早期确诊。我们将继续践行汪院士“解反流之苦 做学科典范”的重托,在深入探究和宣传胃食管反流病上阔步前行。

树立榜样的力量

汪院士从不满足于现状,不盲从于权威,没有最好,只求更好,一定要找到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无论是攻克布加综合征还是研究胃食管反流病,都不是他的选择,而是病人的需要。病人需要什么,汪院士就研究什么。他认为,探索胃食管反流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要加强多学科间的交流,要尽可能多地救助和自己同病相怜的患者。

作为一位医生,汪院士践行爱心和医德,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作为患者最忠实的战友,他通过各种努力与患者一起面对病魔;他还用“Art and Science”在不懈的努力中践行中国血管外科乃至医学更深刻的含义,让中国血管外科在国际上大放光彩,也让医学的精神得到有力的诠释。

他在69岁时,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正确诊断“是反流,而不是哮喘”,并战胜病魔。从那以后,他又不遗余力地开辟一片新天地——胃食管气道反流综合征事业,以期造福更多的患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