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前路知己│全球影响力前百的分析科学家与岛津的故事

岛津中国
2022.2.16


2021年10月,英国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根据世界范围内分析领域专家的独立提名和层层遴选,确定了2021年“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榜单,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等4位来自中国的分析科学家上榜。





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


51903d7744ea22ff5be66420028243d2.png




ff228bae39c1f1d20a10dba2b66e2f6e.png


聚焦复杂体系分析

学术影响全球前百


依托中山大学-岛津共建实验室的缘分,我们有幸拜访了2021年“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之一的李攻科教授。南有乔木,秀而多枝,盘珠江畔,闻于世兮。南华学府多,不乏俊秀贤能之才、博学儒雅之士,在学术领域,李攻科教授享有的盛名恰如南国的木棉,艳逾了那四季里的绿叶繁花。


f6d72caa234e30fd99f474feaea00691.png


作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学科负责人, 30年来,李攻科教授带领学术团队围绕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析化学研究队伍。该团队聚焦复杂体系分离分析,立足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新材料研制了系列分离富集传感介质,集分离、富集和分析检测于一体,研发复杂样品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装置,针对食品医药、环境生命、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复杂样品发展了一系列痕量组分高效分离分析新技术。


李攻科教授现担任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期刊副主编,Analytical Chemistry及分析化学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编委, HPLC国际会议常设科学委员会委员等。2015年获评“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2016年被The Analytical Scientist评为分析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50位女科学家”,2019年和2021年两度被The Analytical Scientist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分析科学家”。



ff228bae39c1f1d20a10dba2b66e2f6e.png


江畔结缘已过廿载

岛津陪伴真诚至今


李攻科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耕耘了30余年,而其实,岛津与李攻科教授之间的缘分也有些年头了。早在1998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即与岛津公司建立了共建实验室。2003年,岛津公司开始了与李攻科教授团队的合作,在李老师的实验室里,岛津仪器不断被委以重任,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及研究生的培养。


6e09dee5f06eb49a154fa8caec53a49c.jpeg
7f4c1d879308db216fed34318c95b78a.png


在李老师的实验室,我们一眼看见了“老朋友”LC-10AT,岁月泛黄了她的颜容,却未曾在她身上留下半粒尘埃。这台功勋卓越的岛津元老级液相色谱仪已经服役24年,陪伴过不少师生,如今,她仍在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着。经过岁月的长河和时间年轮的见证,岛津的仪器品质和岛津工程师的专业技术素养得到李老师团队的高度认可。


cbc7a0f898b4bcc3ad98556514e42aed.jpeg



ff228bae39c1f1d20a10dba2b66e2f6e.png


桃李五湖著作篇篇

求学之路忆见岛津


岛津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分析仪器综合生产厂商,拥有性能优异的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色谱产品和单四极杆质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高分辨质谱LCMS-IT-TOFQ-TOF,无机质谱ICP-MS,生命科学产品MALDI-TOF、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等丰富的质谱产品,“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用科学仪器为科研倾绵力。中山大学-岛津共建实验室设立之后,岛津公司以优异的科学仪器和优质的技术服务,与学院的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持续至今。


cb3d1ff013d1a113edaecb3ead627072.jpeg


共建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岛津分析仪器,从早期的色谱光谱分析仪器LC-10AT、RF-5301PC,UV-2600,LC-30AD到气相气质联用仪GC-2014,GCMS-QP2010,再到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LCMS-8050等。截至2021年10月,课题组充分利用岛津分析仪器,已在国内外各大期刊上发表了90多篇文章。研究方向涵盖高效分离富集介质合成、在线原位分离分析装置研制、复杂样品分离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等。


156e388beb3dc51bd83e0a524a0ec9d3.png
e9445bd1de95910aab22651d88a0627f.png
228e5becc856839997d4a52edbcdbb13.png
64f787efa34d092a7b71c1e49d9eaf00.png
b89667cac2c40a60f5f401ac0609dd45.png
2ffc0abc6586f2fa56c4567dd0c3e190.png
9dc8fded0fb658496ed2414b9f15c39c.png
96fde1caad2d6ff461fc5b3c3b692059.png
33bb3de200bf4d8e031e3c0ea6d16031.png
c8122328557a38767d726f829adbf88d.png
ab4a1479d97e09dfa7f23b512d82dea1.png
51994eb2beeb3ba82e976a67fb453bba.png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部分合作发表的文章截图



ff228bae39c1f1d20a10dba2b66e2f6e.png


抬眼扶云展望未来

携手前行共写朝夕


当谈到未来的畅想,李教授表示研究团队多年来研究方向明确,早期主要聚焦在样品前处理技术,尤其是集分离、富集、检测一体化研究,以实现复杂样品快速分析的为目标;近年来,课题组首次提出了“痕量循环分析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以解决珍稀微量样品痕量组分高通量精准快速分析的瓶颈问题为目标,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而这,正是一个高度综合了仪器研发、方法优化、应用场景于一体的开拓性新方向。


在这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分析仪器研发是重要环节,关键部件包括各类新型光电检测器,而多功能微型分离分析仪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李老师表示,期望未来能和岛津在新型分析仪器的研发及后续的分析应用过程中加强合作,突破理论及技术的局限,实现双赢互利的局面。“我们的合作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希望能在未来走过更多的20年。”


91d1159eb8c7e93b6351155bac1d33ca.jpeg



ff228bae39c1f1d20a10dba2b66e2f6e.png


莫愁前路寥无知己

科研路上终有岛津


珠江蜿蜒,流水易逝。与李老师道别后,我们深有感慨:正是许许多多像李老师一样的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科研,正是许许多多像李老师一样的团队坚持不懈,才有了我们今天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身为分析仪器行业工作者的我们,将以岛津人特有的潜心钻研工匠精神,发挥岛津仪器至臻品质优异性能优势,继续奋斗。


莫愁前路无知己,科研路上终有津。我想,我们岛津人、岛津仪器,过去现在未来,都将一直是各位专家老师前进道路上的知己。



撰稿人:钟跃汉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3fe0829543d6930c090174924a18c663.png
d3956aa5087d72cfcd9b97a6bd69c5d4.png


文章作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