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FSCYXH 01-2022
东方甜玉米

oriental sweet corn

2023-06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DFSCYXH 01-2022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DFSCYXH 01-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替代标准
T/DFSCYXH 01-2023
当前最新
T/DFSCYXH 01-2023
 
 
适用范围
4 产地环境 东方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4?℃~25?℃;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为2628.1?h,日均日照时数最多达9.5?h;年平均降水量1150?㎜;东方市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昌化江、南开河、感恩河、通天河、罗带河、北黎河、南港河、南尧河和东方河9条河流;东方市土壤主要为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排水好、土壤养分含量高,为东方甜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5 生产技术 5.1 地块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高的农业生产区域,灌溉用水质量、土壤质量条件分别按照GB 5084、NY/T 5010的规定执行。 5.2 产地隔离 甜玉米品种要与不同基因类型、不同籽粒颜色的玉米品种(含不同甜玉米品种之间)隔离种植,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隔离: 空间隔离:要求与其他类型玉米相隔400?m以上。 时间隔离:要求花期与其他类型相隔15?d以上(根据播种时间和品种生育期而定)。 天然屏障隔离:利用树林、山岗等天然屏障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 5.3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的规定。选择粒大、饱满、发芽力强、无霉变、无虫蛀的种子。 5.4 生产过程管理 5.4.1 育苗 东方甜玉米采取露地育苗方式,宜选用肥沃的菜园地作育苗床,畦宽按需要自定,并开好排水沟,每667?㎡用100孔的育秧营养盘30~33块平铺在整好的苗床上,并用基质土、塘泥、菜园土等装满营养盘,每个孔放种子一粒,用手指轻轻把种子压入土中,淋足水分。 5.4.2 整地 高畦深沟,畦面宽90?㎝,沟宽30?㎝,沟深20?㎝~30?㎝,畦面土块整成细碎颗粒状。结合整地起畦时施足基肥,施入种植沟,并覆盖薄土。一般667?㎡施农家肥(鸡猪牛粪堆沤发酵、蘑菇菌肥)1000?㎏,过磷酸钙50?㎏,复合肥10?㎏,生物有机肥40?㎏。施肥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5.4.3 移栽 在2.5~3叶期选择健壮苗进行移栽,大行距70?㎝,小行距60?㎝,株距34?㎝~39?㎝左右,每667?㎡种植基本苗2800~3300株,移栽最好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5.4.4 追肥 3叶~4叶时,在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壮苗肥。每亩施3?kg~4?kg尿素,腐熟粪水1500?kg淋施。6叶~9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每667?㎡穴施N、P、K(17:17:17)复合肥50?㎏~100?㎏。在喇叭口期(约11叶~12叶)每667?㎡施N、P、K(15:15:15)复合肥10?㎏~12?㎏。 5.4.5 水分管理 甜玉米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3~5天后浇缓苗水,然后开始蹲苗,喇叭口期浇足水,苗期应注意防涝渍,中后期防干旱。在开花授粉、果穗灌浆期,土壤湿度以70%~80%为宜。 5.4.6 人工辅助授粉 甜玉米吐丝阶段如遇到刮风、连续下雨等不利天气,会使授粉不良,需人工辅助授粉,时间以上午9~11时最佳。 5.4.7 去雄除分蘖 去雄可以减少养分消耗,消除顶端优势,应在雄穗散粉后及时去除雄穗。在苗期6叶~8叶时,如发现基部的无效分蘖应及时去除。 5.4.8 去除无效果穗 应及时摘除下部无效小穗,保留无病虫害、饱满、健壮带叶的果穗1~2个,提高果穗的商品性。 5.5 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次数和遵守安全间隔期。农药的使用须符合GB/T 8321的规定。 5.6 采收 鲜果穗上市的采收适宜时期为乳熟末期,一般春种的在授粉后22~25天即可收获,夏秋种的在授粉后20~23天收获。 6 质量要求 6.1 感官要求 东方甜玉米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等级划分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外观 新鲜清洁,穗型一致,苞叶完整,颜色深绿,收口良好,无露尖 新鲜清洁,穗型基本一致,苞叶完整,颜色深绿,收口良好,无露尖 新鲜清洁,穗型稍有差异;苞叶较完整,颜色浅绿,露尖≤1?㎝ 籽粒 籽粒饱满、柔嫩适当,手掐有白浆,排列规则、紧密,色泽鲜亮一致(特色品种除外),无秃尖、无腐烂和缺陷籽粒 籽粒较饱满、柔嫩,手掐有白浆,排列规则、较紧密,颜色稍暗,秃尖≤1?㎝,凹陷和损伤粒≤5粒 籽粒较饱满、柔嫩,手掐有白浆,排列较规则、较紧密,颜色光泽度差,秃尖≤2?㎝,凹陷和损伤粒≤10粒 食味、口感 具有甜玉米特有的清香气味,香气明显;籽粒脆爽,基本无渣 具有甜玉米特有的清香气味,香气较明显;籽粒脆爽,有渣不明显  具有甜玉米特有的清香气味,香气不明显;籽粒较脆爽,明显有渣 种皮厚度  厚度≤75?μm  厚度≤85?μm  厚度≤95?μm 6.2 理化要求 东方甜玉米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要求 项目 等级划分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可溶性糖含量(%) 超甜玉米 ≥17 ≥16 ≥15  加强甜玉米 ≥17 ≥16 ≥15  普通甜玉米 ≥12 ≥11 ≥10 6.3 安全要求 东方甜玉米安全要求应符合GB 2715、GB 2761、GB 2762、GB 2763的要求。 6.4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7 检验方法 7.1 色泽、气味 色泽、气味检验按照GB/T 5492执行。 7.2 食味、口感 将取样的甜玉米鲜穗除去外部的苞叶,留下内部的苞叶2~3片,将其放入蒸锅中蒸煮20?min~30?min,然后取出放于干净的案板上,用菜刀将其切成长度为2?㎝~3?㎝的截段。请5名鉴定专家一起对蒸煮的样品进行品尝,每品尝一个截段,用凉开水或者蒸馏水漱口一次,依次品尝其脆嫩度、滋味。 7.3 种皮厚度 在被检测果穗样品的中部选取10个籽粒,用单面解剖刀切取籽粒外2/3,再从中间切开,用双面解剖刀片进行徒手切片,选取厚度100?μm~500?μm的切片浸没在甘油稀释液(3份甘油加1份水)中软化24?h,除去胚乳部分,在光学显微镜下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厚度,取平均值,精确度为1?μm。 7.4 可溶性糖含量 按照GB 500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规定执行。 7.5 真菌毒素限量 按照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执行。 7.6 污染物限量 按照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的规定执行。 7.7 农药残留限量 按照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执行。 7.8 净含量 按照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执行。 8 检验规则 8.1 一般规则 按照GB/T 5490 的规定执行。 8.2 组批 按照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时采收的产品为一批。 8.3 检验分类 8.3.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本文件规定的全部要求(指标)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b)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c)国家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d)正常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 8.3.2 交收检验 交收检验项目包括外观、籽粒等,检验合格方可交收。 8.3.3 判定规则 判定规则如下: a)安全指标中有一项指标检验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b)当理化、感官指标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允许另取一份样品复检,若仍有不合格,则判该项目为不合格。当复检合格时,则应再取一份样品作为第二次复检,以第二次复检结果为准。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产品标志应该符合GB/T 191的规定。在包装上打印或系挂标签卡,标明产品名称、批号、等级、净重、产地、生产方名称和地址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9.2 包装 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无异味,包装不应产生撒漏,不应对甜玉米造成污染。 9.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雨淋和被污染。 9.4 贮存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T/DFSCYXH 01-2022相似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