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DL 020.1-2023
居住区电动汽车负荷资源调控与聚合 技术导则 第1部分:技术架构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load resource regul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residential areas Part 1:Technology architecture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ZDL 020.1-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T/ZDL 020.1-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ZDL 020.1-2023
 
 
适用范围
5 技术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贯通“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物联电能表-集中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通信全链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软硬件模块:主站、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有序充电模组)、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通过不同通信链路方案与通信协议(主站-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保持通信的全在线方案、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通信状态下的半在线方案、智能物联电能表与集中器失联状态下的全离线方案),支持车辆充电需求采集、上报功能,支持充电事件存储、上报功能,支持有序充电策略存储、下发执行功能。 5.1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技术要求 车辆须满足GB/T 18487.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车辆端交流充电控制引导电路中的开关应支持1k以上频率的通/断控制,实现CP信号电压值控制功能。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根据控制信号PWM占空比来控制充电功率,当检测到5%的占空比时,车辆应能按照GB/T 18487.1通信协议将整车信息(包括电池容量、车载充电机额定功率、当前SOC、充电目标SOC、用车时间、车辆识别号、是否接受有序充电控制等信号)上传至有序充电桩。 5.2 充电桩技术要求 有序充电桩在具备有序充电功能的交流充电桩上进行一定改造,保留保护及通断控制功能,增加模拟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满足GB/T 18487.1标准的双向链路(车-桩-表)通信机制要求,控制装置具有正常启动充电逻辑、正常停止充电逻辑、充电过程中发生异常信号检测的功能。不满足本要求的普通交流充电桩宜将无源三通转换接口串接在桩的控制盒(主板)和充电枪线之间,可通过转换对CC/CP的控制,在有序充电模式和常规充电模式之间实现切换。充电桩宜将CP信号PWM占空比设置为5%,误差20%。 5.3 智能物联电能表要求 智能物联电能表应满足表桩数字通信要求,配置有序充电模组与HPLC载波模块。有序充电模组应能采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满足与充电桩通信条件,支持充电事件存储、上报等功能,支持有序充电策略存储、计算、执行等功能;HPLC载波模块通过管理模组将采集到的数据和集中器通信。 5.4 集中器要求 集中器与智能物联电能表通过HPLC载波通信,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4G/5G技术通信,在符合DL/T 698协议的基础上,支持相关扩展数据的传输,具备负荷分析、状态上报功能,并支持有序充电策略存储、计算、上传、下发功能。 5.5 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系统平台包括有序充电控制平台和用户交互平台。有序充电控制平台能够获取电网相关信息,实现数据采集、算法存储、策略控制;用户交互平台用于用户充电需求设置与申请等功能。系统平台宜与网上国网APP对接,实现与终端用户交互,引导用户设置互动充电相关信息,例如电动汽车电池上下阈值、工作日/节假日用车时间、车型、电池信息等。用户可通过APP查看充电历史数据、统计数据。 5.6 有序充电策略 当主站-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都处于通信状态时,主站进行全在线策略计算;当主站与集中器通信断开,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都处于通信状态时,集中器进行半在线策略计算;当智能物联电能表与集中器通信断开,有序充电模组-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都处于通信状态时,智能物联电能表进行全离线策略计算。根据不同策略,选取考虑用户总体充电费用、车辆充电需求、配变容量约束、通信约束等条件,在线优化台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

T/ZDL 020.1-2023相似标准


推荐

明日起,一大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部分:参考架构2022/5/1413GB/T 40781-2021军民通用资源 异构系统互连参考模型2022/5/1414GB/T 40780-2021基于OID的地理位置标识编码2022/5/1415GB/T 40778.2-2021物联网 面向Web开放服务的系统实现 2部分:物体描述方法2022/5/1416GB/T 40782-2021军民通用资源 标识应用指南2022/5/1417GB/...

977项国家标准项目拟立项

6部分:环境指南制订2020/8/31572滚动轴承 直线运动滚动支承 1部分: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修订2020/8/31573滚动轴承 直线运动滚动支承 2部分:额定静载荷修订2020/8/31574厚度方向性能钢板修订2020/8/31575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修订2020/8/31576吸尘器电机修订2020/8/31577自动化系统集成 技术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参考架构制订...

【科技评论】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1 能源互联网概念及技术特征1.1 能源互联网概念在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架构中,不同类型的能源之间具有明显的供需界限,能源的调控和利用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大规模接纳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以及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深化,一种新型的能源体系架构——“能源互联网”的构想应运而生[5]。...

能源局域网:物理架构、运行模式市场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能源局域网“电气定热”运行模式的12象限以及“电热定气”模式的第一象限适合于规模化消纳能源主干网中富余的可再生能源;同时,“电气定热”运行模式的3象限以及“电热定气”模式的4象限适合于消纳能源局域网内富余的分布式能源。当系统的运行目标更倾向于非电能源生产时,也可以使用“气热定电”模式的3和4象限,部分消纳电力网络中富余的可再生能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