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7862:1996
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腐蚀检验

Gears - Surface temper etch inspection after grinding

2014-06

标准号
BS 7862:1996
发布
1996年
发布单位
英国标准学会
替代标准
BS ISO 14104:2014
当前最新
BS ISO 14104:2017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通过化学蚀刻方法对地面局部过热进行检测和分类的标准程序和要求。一些过去使用过的方法不再推荐。应更改规格以使用本国际标准中的方法。这些蚀刻方法比大多数硬度测试方法对表面硬度的变化更敏感。本国际标准适用于齿轮、轴、花键和轴承等钢制零件,但不适用于氮化零件和不锈钢。注 1:该过程虽然有时被称为“尼塔尔蚀刻”,但不应与其他也称为“尼塔尔蚀刻”的过程相混淆。表面回火蚀刻程序应在研磨之后和额外的精加工操作之前执行。

BS 7862:1996相似标准


推荐

零部件表面磨削烧伤的检测方法

对于检测结果若零件表层金相组织由正常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局部转变为二次淬火的马氏体或高温回火的托氏体等情况时,则表明轴颈表面存在磨削烧伤现象。此方法检验周期长,操作程序繁杂,要求检验人员专业知识扎实,产品检测无论是否合格都无法再使用。此外,目前更加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是采用磁弹法,即巴克豪森效应检测表面磨削缺陷和热处理烧伤来检查零部件表面磨削烧伤。此方法完全无损,准确快速,避免酸洗。...

【原理】齿轮磨削烧伤检测技术原理

例如,17CrNiMo6钢渗碳齿轮淬火加低温回火,经正常磨削,其表面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齿轮表面发生磨削烧伤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1)齿轮磨削加工过程中,如果工件表面层温度超过其回火温度,但未超过相变温度,该种烧伤称为回火烧伤,这时表面回火马氏体转变为硬度较低的回火屈氏体或回火索氏体,如17CrNiMo6钢渗碳齿轮淬火加低温回火,经非正常磨削,其表面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齿轮磨削烧伤检测技术干货

例如,17CrNiMo6钢渗碳齿轮淬火加低温回火,经正常磨削,其表面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齿轮表面发生磨削烧伤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1)齿轮磨削加工过程中,如果工件表面层温度超过其回火温度,但未超过相变温度,该种烧伤称为回火烧伤,这时表面回火马氏体转变为硬度较低的回火屈氏体或回火索氏体,如17CrNiMo6钢渗碳齿轮淬火加低温回火,经非正常磨削,其表面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

零部件表面磨削烧伤的检测

在工艺参数、冷却方法和磨料状态选择不当的情况下,工件在磨削过程中极易出现相当深的金相组织变化层(即“回火层”),并伴随出现很大的表面残余应力,甚至出现裂纹,这就是所谓的“磨削烧伤”问题。磨削烧伤会降低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烧伤严重时还会出现裂纹。零部件的表面层烧伤将使产品性能和寿命大幅度下降,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根本不能使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