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9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311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21

本文件规定了莱芜猪雪花猪肉等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和评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莱芜猪、鲁莱黑猪雪花肉等级分级的评定。

Laiwu Pork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art 4: Snowflake Pork Grade Assessment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4-01-16
实施
2024-02-16

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油脂的术语和定义、理化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和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Grease plasticizer

ICS
67.05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6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广式烧鹅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广式烧鹅的生产和检验。

Pre-cooked Cantonese-style roast goose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清汤鹅煲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清汤鹅煲的生产和检验

Prepared Vegetable Clear Soup Goose Casserole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金砖鹅肝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金砖鹅肝的生产和检验。

Precooked Dish Brick Foie Gras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大别山咸鹅煲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大别山咸鹅煲的生产和检验。

Prepared Dish Dabie Mountain Salted Goose Casserole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鹅肉酱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鹅肉酱的生产和检验。

Prepared vegetable goose pâté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手撕鹅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手撕鹅的生产和检验。

Pre-cooked shredded goose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香爆鹅块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香爆鹅块的生产和检验

Pre-prepared vegetable stir-fried goose cubes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4  要求 4.1 原料要求 鹅肉应符合GB2707、GB16869的要求。 4.2 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正常色泽 组织形态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形状特征 气味、滋味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杂质 4.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 检验项目 要求 挥发性盐基氮/(mg/100g)≤ 15 铅(Pb)/(mg/kg)≤ 0.15 无机砷(As)/(mg/kg)≤ 0.05 镉(Cd)/(mg/kg)≤ 0.1 总汞(Hg)/(mg/kg)≤ 0.05 4.4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项目 要求 菌落总数Cfu/ml≤ 500000 大肠菌群MPN/100g≤ 500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不得检出 5  食品添加剂     本产品不使用任何添加剂。 6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指标 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Quick frozen white goose meat products

ICS
65.020.01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30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鹅肉香肠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鹅肉香肠的生产和检验。

Prepared Vegetable Goose Sausage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樱桃冰激凌鹅肝的原料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樱桃冰激凌鹅肝的生产和检验。

Preparatory dish cherry ice cream foie gras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12-20
实施
2023-12-25

本文件规定了膨润土猫砂(下文简称“猫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bentonite cat litter

ICS
65.020.30
CCS
A039
发布
2023-12-18
实施
2023-12-20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石山壅羊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养殖要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等要求。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trademark-Shishan-Yong black goat

ICS
67.120.01
CCS
A039
发布
2023-12-16
实施
2024-01-0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育种及品种登记 德梅特(Demeter)苇状羊茅1965年在澳大利亚登记注册。1983年由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原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从澳大利亚引进;2010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品种登记号404。 3.2  特征和特性 多年生疏丛型草本,须根发达。开花期株高达80cm,叶量多,叶片平整但较粗糙,叶片呈橄榄绿。圆锥花序,花穗较大,直立或上端下垂,小穗绿中带淡粟色,着花4-5朵。种子的大小和形状类似于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千粒重2.5g。     放牧刈割兼型用牧草,耐践踏,与白三叶共生良好,持久性强。再生性强,一年可刈割4~5次。耐旱性能好,返青早于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有较强的抗锈病、抗倒伏能力。年干物质产量达5~6t/hm2,种子产量可达500~600 kg/hm2。草质好,适口性优,营养期生产期粗蛋白21.11%,粗脂肪4.7%,粗纤维16.9%,无氮浸出物41.61%,粗灰分9.68%。适应年均温在5~25℃,海拔≥1200m,年降雨量≥700mm的北亚热带、温带地区。 3.3  原种     指用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繁殖材料(种子、种苗或种茎),按原种标准扩繁生产的种子或种茎。纯度达99%。 3.4  良种 用原种或基础种子按种子生产规程生产达到审定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 3.5  单播  在同一地块上,只种植1个品种的种子生产方式。 3.6  基肥 在播种或移栽前结合翻耕或整地施用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 3.7  追肥 生长过程中的施肥。补充作物在某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多以速效肥和微肥为主。 4  种子生产 4.1 种子质量要求     用于良种生产的原种或基础种子必须符合原品种的特征特性,来源清楚。质量达到以下要求: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0%,含水量≤12%。 4.2  种子田的选择     选择肥力较好、土壤松软和排水良好的地块,要求三年以上没有种植同种牧草,周围不得有高大障碍物以利通风、阳光充足。种子田周围50m距离内,不得种植同属的牧草。200m距离内不得种植同种牧草的其它品种。 4.3 播前地面处理 4.3.1 翻耕     播种前6个月对备用种子田清除杂物、灌木等后翻耕,深度20~30 cm。 4.3.2 除杂     播前20d用灭生性除草剂除杂。 4.3.3 耙地    播前用旋耕机交叉耙地2~3遍,并将杂草根茎移除种子田外。 4.3.4 基肥     宜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整地施用钙镁磷肥 300~500kg/hm2,硫酸钾50~100 kg/hm2,硼砂3~5 kg/hm2,硫酸铜3~5 kg/hm2,硫酸锌3~5 kg/hm2。 4.4 播种时间     6~7月雨季进行播种,或8~9月秋播。 4.5 播种量     用种量9 kg/hm2,播种深度为2~3 cm。 4.6 播种方式     条播为宜,采用开沟条播,行距30~40cm。 4.7 播种方法     用少量细土和钙镁磷肥拌种,将拌好的种子和肥料均匀播种,然后轻耙覆土。 5 田间管理 5.1 追肥        宜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在分蘖期追肥,钙镁磷肥100 kg/hm2,尿素50 kg/hm2,以促进分蘖;抽穗期追施硫酸钾50 kg/hm2。微量元素肥料每3~5年补施一次,种类和用量与基肥相同。  5.2 灌溉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证土壤含水量不超过田间持水量。 5.3 除杂      根据杂草种类和生长情况,采用人工、机械或除草剂法除杂。3~5月主要清除早春生长的一年生杂草;6~9月杂草生长迅速,需多次清除。 6 田间监测与记录 6.1 生长发育情况     专人及时观测记录出苗、分蘖、初花、盛花、成熟等物候期。 6.2 日常生产管理      对灌溉、施肥、杂草种类及除杂措施、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和效果、植株刈割利用、收种及种子产量等进行监测记录。 7 种子的收获 7.1 收获时间     种植第一年不收种,从第二年开始,每年5月份后种子达蜡熟末期时及时收获。 7.2 收种方法     采用机械或人工收割。机械收割前,应清除地面杂物,以防损伤收获机刀片,减少危险性;人工收割时,地面刈割收获,收割后晾晒2~3周,进行种子脱粒。 8  脱粒、清选及干燥     脱粒前需将脱粒场地、机械、用具等清扫干净,严防混杂。使用脱粒机或人工进行种子脱粒。脱粒种子用预清机清除较大的杂质;再用牧草种子清选机精选至种用标准。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使种子含水量尽快降至12%的安全水分。 9  种子检验及分级     按GB/T 2930相关规定进行种子检验。分级应符合GB 6142的要求,根据种子的净度、发芽率、其它植物种子数和种子含水量按附录A进行分级。  10 种子包装和标识     按GB/T 7414的规定进行。 11 种子贮藏     按GB/T 7415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seed production of Festuca arundinacea cv.Demeter

ICS
65.020.01
CCS
A03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2023-11-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人工草地 3.2  混播草地 3.3 基肥 3.4 种肥 指在播种或移栽时,将肥料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供给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肥料。 3.5 追肥 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苗情需要施用的肥料。以速效的无机肥为主。 3.6 载畜量 在一定草地面积内,在适度放牧(可配合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场可持续利用条件下,能满足放牧家畜生长、繁殖和生产需要,所能承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 3.7 划区轮牧 草畜平衡前提下,有计划地将季节放牧草地划分成若干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放牧采食、轮回利用的放牧制度。 4  建植方法 4.1 地面处理 土地耕作前清除地面的石块、树桩、杂草等妨碍机械及人工耕作的杂物。地表易积水的地块应作开挖排水沟处理。 4.2 基肥施用 土壤耕作前施有机肥20t~30t/hm2或施化学肥料:磷肥(钙镁磷或过磷酸钙)450kg~600kg/hm2+ 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90kg~120kg/hm2+硫酸锌3kg~4.5kg/hm2+硫酸铜3kg~4.5kg/hm2+硼砂3kg~4.5kg/hm2作为基肥。化学肥料也可在播种时作为种肥施用,但酸碱度较强的肥料在施用时不应与种子接触,种子与化肥间要有土壤作隔离。 4.3 土地耕作 相对平坦的地块一般采用机耕,机械无法耕作的地块采用畜力及人工耕作。机械耕作一般采用圆盘耙、铧式犁、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耕作。熟土地块翻耕深度20cm~25cm;生土地块翻耕深度10cm~15cm。翻耕后耙碎土块,平整土地。 4.4草种选择及质量要求 鸭茅选择耐贫瘠、耐践踏、产量高、抗旱性和抗病能力较好的品种。白三叶在亚热带地区种植,要选择耐热性较好的品种;在寒温带地区种植,要选择耐寒性较好的品种。所使用的种子均要达到 GB 6141和 GB 6142 规定的三级或三级以上种子质量要求。 4.5 混播比例与播种量 鸭茅占混合种子播种量的65%~75%,白三叶占混合种子播种量的25%~35%。 具体的实际混播播种量要依据理论单播播种量、种子净度、发芽率等指标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及方法具体如下: 理论单播播种量(kg/hm2):田间合理密度(株/hm2)×千粒重(g)×10‐6 ....................(1) 种子用价(%)=种子净度×发芽率×100 .................................................................................(2) 实际单播播种量(kg/hm2)=理论单播播种量/种子用价(%)..........................................(3) 实际混播播种量(kg/hm2)=S1R1+ S2R2 ..................................................................................(4) (4)式中:S—某混播牧草的实际单播播种量(kg/hm2);R—某混播牧草的比例(%) 实际生产中,也可参考NY/T 1342 提供的鸭茅、白三叶的参考播种量,利用(4)式直接计算实际混播播种量。  4.6 种子处理 没有种植过三叶草属植物的地块,白三叶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根瘤菌接种。根瘤菌接种可采用机械或手工进行包衣接种。根瘤菌包衣接种的配方可参考NY/T 1342 。 机械接种:将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根瘤菌剂、钼酸铵和水均匀制成混合液,用包衣机将混合液均匀喷撒在种子上,加入粉状的干燥剂(轻质碳酸钙或钙镁磷肥)充分混合,直到包衣种子均匀分散成颗粒状即可。手工接种:将用水调制的粘合剂与种子均匀混合,加入根瘤菌和钼酸铵混合均匀,再加入干燥剂充分混合,手搓至分散的丸衣状即可。接种种子一般即接即用,用多少接种多少。 4.7  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春播,在雨季来临前播种,北亚热带地区也可初秋播种。播种时一般将鸭茅种子和白三叶丸衣种子混合,以混合种子的方式进行播种,也可两个种子分开播种。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条播和撒播。条播一般采用机械播种,行距15cm~20cm。撒播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播种,人工撒播要选择有播种经验的人进行撒种,力求播种均匀。 4.8  种子覆土与镇压 播种后覆土,覆土深度0.5cm~1.0cm。如在雨季来临前或初秋播种,播种后要使用滚筒等器械进行适当镇压;雨季播种,土壤水分含量能确保种子正常萌发,故不需要镇压。 5 苗期管理  5.1杂草防除 苗期对杂草进行及时防除,一般采用化学或人工进行除杂。 5.2追肥 在株高7cm~10cm时要及时施用追肥。为提高肥效,施肥要结合降雨进行,尽量在降雨前或降雨间歇期施用。追肥一般施用尿素等速效肥,施肥量90cm~120kg/hm2。 5.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病害(锈病,等)和虫害(粘虫,等)一旦发生,要在发生初期使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控制。 6  利用 秋播草地种植当年不进行利用。春播草地在种植当年夏末秋初可适当轻牧,第二年返青后,参考NY/T 635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进入正常放牧或刈割利用。为便于草地的管理和高效利用,面积较大的草地可开展分区围栏建设,对草地实施划区轮牧管理制度。人工草地围栏建设一般在播种地块确定后或播种后进行,建设标准及方法参考 NY/T 1237。草地划区轮牧的方法可参考NY/T 1343进行。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rtificial mixed pasture of cocksfoot and white clover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2023-11-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良种 3.2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4   良种生产 4.1  种子的选择 4.2  种子田的选择 4.3  播种 4.3.1  整地 在播种前轻耙表土,疏松并破除表土层的杂草。 4.3.2  播种时间 在6~7月播种。 4.3.3  播种量 15kg/hm2~22.5kg/hm2。 4.3.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1cm~2cm。 4.3.5  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为50cm,播幅1cm~2cm。 4.3.6  播种方法 用一定比例的细土和钙镁磷肥拌种,拌好的种子必须当天用完。将拌好的种子和肥料按比例均匀播种于准备好的土壤中,然后用树枝轻拖覆土1cm~2cm,并适度镇压,使种子与土壤较好地结合,以利于发芽出苗。 4.4  田间管理 4.4.1  翻耕和平整 喷施除草剂一周后,深耕翻犁一遍,深度为25cm~30cm,重耙3遍~5遍,使土壤颗粒直径在1cm以下,清除石头、草根等杂物。 4.4.2  定植肥施用 根据土壤肥力条件,种子田建植时施用钙镁磷肥300kg/hm2~500kg/hm2,硫酸钾150kg/hm2~200kg/hm2,硼砂3kg/hm2~5kg/hm2,硫酸铜3kg/hm2~5kg/hm2,硫酸锌3kg/hm2~5kg/hm2,有条件的可施腐熟有机肥15000kg/hm2~30000kg/hm2。 4.4.3  维持肥施用 在分蘖期追肥,施钙镁磷肥200kg/hm2~300kg/hm2,硫酸钾75kg/hm2~100kg/hm2,尿素120kg/hm2~150kg/hm2;在拔节期后再追施尿素75kg/hm2。微量元素肥料施肥每3~5年进行一次,种类和用量与定植肥相同。盛花期在叶面和花序喷施0.5%的硼砂溶液,对开花结实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4.4.4  病虫害防治 锈病、黑穗病是狗尾草的常见病。若局部发病,应及时清除病害植株进行深埋处理,切断病源;若 大面积发病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除。 4.4.5  杂草防除 根据杂草种类和生长情况,采用不同的除杂方法。高大、丛生性杂草危害严重时可利用割草机反复刈割或通过家畜反复重牧进行防除;低矮、匍匐生长型杂草危害严重时,采用选择性除草剂或人工拔除等方式防治;灌木类杂草采用人工挖除。 4.4.6  刈割 收种后应及时刈割枯黄的茎秆,留茬高度10cm~15cm。 5  种子的收获 5.1   收获时间 由于非洲狗尾草种子落粒性特别强,当圆锥花序出现弯曲或种子有脱落现象时即需刈割收获。 5.2  收种方法 采用机械或人工收割。人工收种时,将成熟小穗及部分茎杆收割后晾晒2~3周,以促进种子的后熟。 6 种子加工 6.1  脱粒 人工或机械脱粒。脱粒前,需将脱粒场地、机械、用具等清扫干净,严防混杂。各区种子要单脱、单晒、单藏,挂上标,应通风干燥,严防潮湿霉变和鼠、虫等危害。 6.2  干燥 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最终使种子含水量达到8%~12%的安全含水量。  6.3  初选 采用预清机来清除牧草种子中较大的杂质。 6.4  清选 用牧草种子清选机械进行清选,保证净度达到90%以上。 6.5  分级 根据种子的净度、发芽率、其它植物种子数和种子含水量进行分级,详见附录A。 7  种子检验 检验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千粒重、含水量和健康状况等。 8  种子包装和标识 包装可用双层透气的尼龙袋子、麻袋、棉布袋、纸袋等。每袋重量以25kg为宜。种子袋贴上种子等级和合格标签,最后进行种子袋封缄。 9  种子贮藏 9.1  贮藏的基本要求 仓储要求数量准确,储藏安全,防火、防盗,无质量事故,达到“五无”仓库标准,年损耗不超过3‰。 9.2  种子库要求 库房要建立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低温通风处,库房结构要防鼠、防虫、防潮,有通风、防火措施等,库内无其他杂乱物品和易燃品。种子库要专人负责。 贮藏库湿度低于65%,温度低于20℃。

Group standard for quality seed production for 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

ICS
65.020.99
CCS
A03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2023-11-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非洲狗尾草 3.2  青干草 4  刈割 4.1  刈割时间 4.2  刈割留茬高度 4.3  刈割方法   4.4  刈割次数    5  干燥 5.1  干燥方法 采用地间晾晒的方法进行干燥,鲜草含水量需晾晒至15%~18%时进行打捆。 5.2  干燥时间 在9月~10月份,刈割后的非洲狗尾草青干草在地间晾晒5~7d,其间避露水进行翻晒,翻晒中出现“沙沙”的响声曲或“干裂声”,叶卷,茎易折断,即可打捆收获。 6  打捆 打捆作业需避开上午的露水,一般在上午的10点以后开始打捆;打捆过程中需认真观察干草进料是否均匀,打结器工作是否正常等;在打捆过程中,打捆机必须工作8h~10h加注1次黄油。 利用方草捆机将非洲狗尾草散草压制成方形草捆,方草捆机应按照GB/T 25423的要求执行。草捆作业安全、质量应按照NY/T 2463或NY/T 1631的要求执行。方草捆密度应高于75 kg·m-3,草捆体积长宽高分别为:80cm*46cm*36cm,根据青干草的干燥程度,较为干燥的青干草可加大捆草密度,反之可适当减小捆草密度。 7  贮藏 草捆贮藏条件应按照NY/T 1177的要求执行。非洲狗尾草青干草的水分含量高于15%时堆垛草捆间需留通风道,水分含量低于14%时可安全储藏。储存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水、防鼠、防霉变,定期巡查安全隐患。 8  质量分级 根据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杂类草比例、异物比例、不可食草和有毒害草比例划分干草的等级,详见附录A。 8.1  粗蛋白质含量 根据GB/T 6432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干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8.2  水分含量 根据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得的干草中的水分含量。 8.3  杂类草 杂类草一般是指除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牧草以外的具有饲用价值的其他科牧草,在此是指除非洲狗尾草以外的其他具有饲用价值的牧草比例。 8.4  异物 指沙土、石块等杂物所占的比例。 8.5  不可食草和有毒害草 除有毒有害杂草以外,还包含植株及种子带刺的不可食植物所占的比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Setaria sphacelata hay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2023-11-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放牧型人工草地 sown pasture for grazing 3.2 东非狼尾草+白三叶草地 grassland of kikuyu grass and white clover 3.3 免耕 no-tillage 3.4 基肥base fertilizers 3.5维持肥maintenance fertilizers 在牧草或饲料作物生长期间或放牧、刈割利用后,为维持牧草的持续生长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以化学肥料为主。 3.6牧草生长速率forage growth rate 特定时段单位面积草地上平均每天生产的牧草干物质量。 3.7羊单位 sheep unit 1只体重45kg,日消耗1.8kg标准干草的成年绵羊,或与此相当的其他家畜。各类牲畜折算羊单位的比例按NY/T 635-2015  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方法执行。 3.8合理载畜量 appropriate carrying capacity 又称理论载畜量。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某一利用时段内,在适度放牧(或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地可持续生产的前提下,满足家畜正常生长、繁殖、生产的需要,所能承载的最多家畜数量。  3.9 实际载畜量 actual carrying capacity 在一定的利用时段内,一定面积的草地实际承养的家畜数量。 3.10轮牧 rotational grazing 是指将放牧草地划分成几个分区,在同一时间,只有放牧草地的一个分区在放牧,其余分区在休息。根据分区草地牧草生长状况,将家畜从一个分区赶去另外一个分区,进行轮换放牧。 3.11轮牧周期 rotational grazing cycle 一次轮流放牧全部轮牧小区所需的时间。 3.12 休牧 seasonal grazing banning 短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在一年内一定时期禁止放牧利用草地的措施。 3.13 禁牧 long-term grazing prohibition 指长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对草地实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 3.14 草地封育 grassland enclosure 将退化草地进行围封,从利用状态转变为休牧或禁牧状态,使草地植被得以自然恢复或群落结构得以优化的措施。 4 建植技术 4.1地块选择 地势相对平缓开阔,便于田间作业,坡度小于25°,土层厚度在15cm以上的地块。 4.2 土地整理 4.2.1 地面处理 清除地面的石块、树桩、杂草等妨碍机械及人工耕作的杂物,有地表积水的地块应开沟排水。 4.2.2 土壤酸碱度调节 酸性较强(pH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azing grassland of kikuyu grass and white clover

ICS
65.020.99
CCS
A03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2023-11-16

一、须弥葛饲草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须弥葛(Pueraria wallichii  DC.) 3.2 育苗移栽  3.3 苗床  3.4 定根水  4 种植范围 5 建植 5.1 地块选择 适宜种植范围内各种土壤类型均可。 5.2 整地与施基肥 坡度小于15°的新种植地块宜采用全翻耕整地。土壤翻耕深度25 cm以上,晾晒1~2 d后,施磷酸钙600~750 kg/hm2作基肥,然后用重耙耙2~3遍,破碎土块,混匀基肥,同时清除杂草。坡度15°以上的地块或用于草地补播时宜采用带状整地,整地前采用刈割或焚烧方式清除地表植被,沿等高线间隔1 m犁25 cm左右的深沟,土坯向下,沟内施磷酸钙600~750 kg/hm2作基肥。 5.3 种植时间 种子直播时宜在5~8月进行,育苗移栽宜在6~9月进行。 5.4 用种量 须弥葛适合与亚热带禾本科牧混播。禾本牧草用种量15~22.5 kg/hm2。须弥葛条播用种量30~45 kg/hm2;穴播时每穴播种8~10粒,用种量25~30 kg/hm2。混播禾本科牧草种子须达到GB 6142 规定的禾本科草种子质量三级以上标准,须弥葛种子质量必须达到GB6141-2008 规定的葛藤种子质量三级以上标准。 5.5 种植方式 5.5.1 种子直播 全翻耕地块,先条播禾本科牧草,行距30 cm左右,播种深度2~3 cm。然后每隔两行禾本科牧草播种一行须弥葛种子,即须弥葛条播行距为90 cm左右。带状整地的地块,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底。陡坡地段或补播草地宜采用穴播,穴间距50 cm左右为宜。播种深度2~3 cm,播后覆土厚1~2 cm。土壤较干燥时应适度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紧密,土壤潮湿时不镇压。 5.5.2 育苗移栽 适于坡度较大、种子直播出苗困难的地块。苗床整地精细,除尽地表植株残体,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表面覆盖1~2 cm细土,然后浇水。适时灌溉并中耕除杂,确保幼苗生长健壮。苗高20~30 cm时选健壮苗移栽至地间,株间距50 cm左右为宜。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6 田间管理 6.1 杂草防除 全翻耕地块播种当年应适时中耕除杂。带状整地的地块播种后可通过刈割方式控制未翻耕地块的杂草生长,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6.2 追肥 播种当年可不追肥,播种第二年4~5月和11~12月各追肥一次,施磷酸钙600 kg/hm2。条播地块追肥时,距植株基部5 cm左右开一浅沟,沟深5~10 cm,将肥施于沟底,施肥后覆土。穴播或移栽地块追肥时,离须弥葛植株基部5~10 cm的周围挖5~10 cm深的浅塘,将肥施入塘中并覆土,每塘施肥15~20 g后覆土。 6.3 灌溉 播种或移栽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确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沿畦沟漫灌或喷灌均可。次年3~4月可灌溉一次。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6.4 促进分枝 建植当年,株高超过1 m时,可掐尖以促进基部分枝。种植第二年4~5月对地上部分老植株进行刈割以促进基部分枝,刈割留茬10~15 cm。 6.5 病虫害防治 通常情况下无须专门防治病虫害。轻微病虫害发生时,可通过刈割或放牧利用等方式进行控制。慎用药物防治,必需施用农药时,应符合GB 4285 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7 利用 7.1 刈割利用 种植当年不利用。种植次年,株高1.2 m左右时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10~15 cm。混播禾本科牧草留茬高度5 cm左右。刈割的嫩枝叶与混播禾本科牧草混合后直接饲喂牛、羊等草食家畜。混合比例以须弥葛占30%,禾本科牧草占70%为宜。 7.2 放牧利用 种植次年禾本科牧草返青后可放牧利用。适宜牛、羊等草食家畜放牧利用。 二、须弥葛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原种 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由育种者(或单位)育成的用于生产其他级别种子的原始材料。 3.2 基础种子  由原种扩繁生产,其生产和加工受育种者单位和个人或其代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并依照种子认证机构制定的程序,确保种子的基因纯度和真实性。 3.3 审定种  由基础种生产出的,用于草地建植的种子。由原种直接生产出的,不能满足基础种质量要求,但尚可满足审定种质量要求的种子,可降级作为审定种。 3.4 隔离 种子生产过程中,为防止不同种或品种之间的相互传粉造成品种混杂而间隔一定距离种植。 4 种源要求和生产年限 繁殖须弥葛种子,使用的基础种子必须由原种基地提供或由繁育基地通过提纯复壮该品种后所留的种子。原种基地或繁育基地必须提供符合国家一级种子质量标准(GB 6141)的真实可靠、净度高、活力强、健康的基础种子。为了减少种子生产中品种基因变异,应限制各级种子繁殖的世代数。原种、基础种子、审定种子的最高繁殖世代数分别是2、4、8。生产低一级种子时应遵照该等级种子生产的年限要求。 5 环境条件要求 5.1 温度 须弥葛种子萌芽最低温度为15℃,最适生长温度20~25℃。耐寒性较弱,种子生产时仅适于霜期不超过30 d,≥10℃年积温5000~6500℃的南亚热带地区种植。 5.2 水分 适宜年降雨量1000 mm以上,干湿季分明的地区种植。开花期处于降雨偏少的干季,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有利于开花传粉和种子收获。 5.3 土壤 各种土壤类型均能良好生长,但在排水较好的肥沃壤土或粘土上生长较好。pH适应范围广,最适土壤pH为6.0~7.0。 6 种子田的准备 6.1 土地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灌溉及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力适中和杂草少的地块。田块要连片,相对集中,便于统一管理。 6.2 隔离 应按照NY/T 1210的规定执行。 6.3 翻耕 耕翻深度20 cm以上,用重耙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各耙2次,使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时耙出杂草根茎。 6.4 开挖排水沟 沿等高线垂直方向间隔15 m左右开排水沟,沟宽30 cm,深30 cm。 6.5 播种除杂 播种前30 d进行适度灌溉,促进杂草种子萌发。播种前20 d,每公顷用10%草甘磷22.5 kg稀释30倍后喷洒表土,杀死萌发的杂草。 7 播种 7.1 种子质量要求 选用不含检疫性的有害生物、净度不低于95.0%、发芽率不低于85.0%、其他植物种子数每千克不高于1000粒、水分不高于12%的种子。 7.2 播种期 5月上旬~6月上旬,雨季来临前。 7.3 播种方式 穴播,穴间距50 cm左右。播种深度2~3 cm,播后覆土1~2 cm,适度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紧密。 7.4 播种量 理论用种量为15 kg/hm2。实际播种量根据实测种子净度及发芽计算。 8 田间管理 8.1 灌溉、松土与排涝 播种后立即浇水,浇水要求轻缓。苗期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确保10 cm以上表土层在出苗期一直保持湿润状态。播种后如遇大雨导致表土板结时,应及时松土,地表出现积水时应及时开沟排水。 8.2 间苗补苗 出苗后45~60 d,苗高10~20 cm时,每穴留健壮苗2株,多余的间除。缺苗的地方选用间除的健壮苗进行补栽,补栽后应即时施定根水以利成活。 8.3 促进分枝 种植当年株高超过1 m时,可掐尖以促进基部分枝。每年收种后,平茬一次,以促进基部分枝,平茬时留茬高度以20~30 cm为宜。 8.4 施肥 8.4.1 基肥 结合整地施钙镁磷肥600~750 kg/hm2,硫酸钾100~150 kg/hm2,硼砂5 kg/hm2,硫酸铜5 kg/hm2,硫酸锌5 kg/hm2,钼酸铵0.15 kg/hm2。有条件时还可施腐熟有机肥20000~30000 kg/hm2。将基肥均匀撒在翻耕后的地表上,然后耙地使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 8.4.2 追肥 播种第二年4~5月和11~12月各追肥一次。追施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钾750 kg/hm2。施肥时在植株基部10 cm的周围挖5~10 cm深的浅坑,每坑施肥10 g左右后覆土。 8.5 去劣除杂 种植第二年,及时淘汰长势较差的植株,确保用于收种的植株健壮并且有较高的整齐一致度。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采用综合措施及时除杂。种前推荐用广谱性除草剂除杂,建植当年苗期推荐在株行间耕翻除杂,种植第二年及以后以株行间耕翻与刈割相结合的方式除杂。 8.6 辅助授粉 在盛花期按每公顷配置5~6万只意大利蜜蜂进行虫媒辅助授粉。 8.7 病虫害防治 通常不需专门防治病虫害。确需施用农药防治时,应符合GB 4285 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9 种子收获及加工 9.1 收获时间 3月前后,70%左右种荚呈黄褐时为最佳收种时间。 9.2 收种方式 人工采摘整个果序。 9.3 晾晒 将采收的果序晾晒于通风向阳处至种荚干燥发脆。 9.4 脱粒 人工或机械脱粒。脱粒前,需将脱粒场地、机械、用具等清扫干净,防止混杂污染。 9.5 干燥 脱粒后的种子晾晒于通风向阳处,使种子含水量至12%以下。 9.6 清选 采用人工或机械清选至种用标准,清选方法符合NY/T 1235相关规定。 9.7 分级 分级应符合GB6141的要求,根据种子的净度、发芽率、其它植物种子的含水量按附录A进行分级。 10 种子检验 按GB/T 7414的规定进行。 11 种子包装和标识 按NY/T 1577规定执行 12 贮藏 按GB/T 7415规定执行。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age and seed production of Pueraria wallichii

ICS
65.020.99
CCS
A03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2023-11-16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