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28 14:54:44

  研究生扩招以后,导师要想像十年前那样把招收来的研究生全部培养成“科研人才”,估计难度之大已超过任何一个导师的能力所及。学生来读研究生的目的越来越多样化,导师单一化地强调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进步,已有“先天性缺陷”。对于只想拿学位不想做学问的学生,导师的无奈是可想而知的。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整体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这是一个既费力又省力的做法。费力,是因为学术团队的建设困难重重,非一朝一夕之功;省力,是因为一旦学术团队运转正常,人才培养就变成事半功倍的事情。

  采用学术团队管理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显然不是对所有研究生都适合。对于研究生期间究竟应当付出多少的努力,每个学生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这直接导致老师设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否真正发挥实效。

  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勤于钻研,对老师安排的工作任务就能保质保量完成,并能提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创新点,拥有沉迷于工作的“流体验”,在完成任务中能够通过博采众长来加快工作进度,并乐于与团队成员分享由此获得的成就感。对这样的学生,学术团队管理的方式,能够倍增其学术能力。

  有的学生,读研究生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来做学问,只是想拿个学位,期望在就业时有一飞冲天的机会;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根本就没有任何兴趣,只想锻炼一些实用性的技能;还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只想通过推迟就业以降低生存压力带来的紧张感。这些学生对硕士学位看得更重,至于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素质训练并不在乎。摊上这样的学生,老师只能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对这些学生采用学术团队管理模式,哪怕老师再尽心尽力,恐怕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既然这些研究生对学术团队的建设本身也没有兴趣,都认为学术团队无论如何也建立不起来,那么,与其让他们每天在办公室花费这么多时间挣工分、做面子工程,还不如彻底解放他们,让他们脱离研究所这一工作环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研究生学业。对导师而言,所损失的不过是一点学术标准而已。

  更多的学生,往往居于二者之间。既想培养一下自己的能力,又不想把自己搞得很疲累,在左右徘徊中摇摆不定。在一个学术团队中,这种成员占了最大比例。对这些学生,导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如果导师能真正挖掘出学生身上有潜质的才能,学生的人生道路也许就因此而改变。当一个学术团队内部存在大量的此类学生时,考验的就是导师的教育水平和领导艺术了。

  常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基于任务完成和项目导向,导师只关注最终的成果质量能够符合要求就行了。如果学术团队成员对组建高效团队有抵触情绪,甚至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老师就只能改变培养目标,从现有的“素质导向”培养模式转变为“工作任务导向”模式。对老师而言,这样的转变意味着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了很多。因为只对工作成果负责,不用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老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老师应当对每个学生尽量负责到底,帮助学生尽量改正不足之处,但有时这种强制性做法是有失公允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配得上更高层次的教育要求,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接受高标准的培养训练。因此,放手让每个人做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自主为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涂抹喜欢的色彩,这是导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也是要继续学术团队建设必须首先要做的工作。

  可见,建立学术团队与否,不取决于导师的决心,只在学生自己的志向。如果师生双方都不想费力搞什么学术团队建设,就不必设置众多培养环节,这样每个人都很轻松,只需要关注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就行了;如果师生双方都想建立高效学术团队,就做好“没有好日子过”的心理准备,而且一旦上路就很难回头了。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既要享受团队建设的美誉和既得利益,又不想为团队建设而改变自己,天下的好事不可能都让一个人占全的。

  读研究生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为了获得成功而培育希望的种子。所以,研究生在求学期间不要太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关注种子是否已经培育成功。要获得这种成功的喜悦,离不开导师这个园丁的精心栽培。而导师选择什么样的栽培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自己的意愿。


TAG: 研究生培养模式主动权

naren4545 引用 删除 naren4545   /   2009-12-30 19:10:38
5
hongjingzi 引用 删除 hongjingzi   /   2009-12-28 17:31:33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