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Nature专题:第四大致命癌症大肠癌

2015.5.19

  每年夺走近70万人的生命,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成为了仅次于肺癌、肺癌和胃癌的全球第四大最致命的癌症。大肠癌是一种现代疾病:在发达国家具有最高的发病率。但随着全球变得更为富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西方饮食和生活方式,大肠癌的发病率还有可能增加。

  最新一期(5月14日)的Nature杂志以“Outlook: Colorectal cancer ”为题,以九篇文章的形式专题介绍了大肠癌疾病的增长、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前沿研究进展、治疗药物开发、与微生物组的关系等等相关内容。

  取代结肠镜检查术的新型诊断技术

  筛查结肠癌已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一项常规性检查。结肠镜检查术是通常用于检测早期结肠癌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但其是创伤性的。当前一些公司正在致力开发出新型的微创新技术来取代高创性的结肠镜检查术。

  2014年年中,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种叫做Cologuard的测试方法。这一粪便检测法结合了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和分析来检测特殊的遗传标记物——KRAS基因突变和与这一疾病相关的另两个基因的化学修饰。KRAS是一种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基因,在大肠癌中这一基因常常发生突变。此外,德国Epigenomics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叫做Epi proColon的血液测试方法,来检测SEPT9基因上一种特殊的化学标记。

  鼓舞人心的前沿研究

  2009年,Hubrecht研究所的Hans Clevers和Toshiro Sato开发出了一个研究发育及疾病的强大的新模型:衍生自成体干细胞的三维“类器官”,其复制出了肠壁细胞的一些结构。现在全球有100多家实验室在采用不同类型的类器官来研究癌症和其他的疾病。

  而在本月Clevers再度宣布采用患者的肿瘤衍生出了一批大肠癌类器官,构建了首个癌症类器官生物银行,这些“类器官”培养物适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筛查来检测与药物敏感性相关的一些遗传改变,为采用个体化治疗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结局铺平了道路。

  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idney Kimmel综合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学联合主任肿瘤学家Victor Velculescu,正在开发和改进的针对血流中肿瘤脱落DNA片段的测量和测序技术,他正尝试将血瓶变为一种“液体活检”,由此来鉴别肿瘤的特征并帮助监测治疗效应。

  药物研发尚无突破性进展

  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一些新药将晚期大肠癌的平均生存期延长了一倍,患者往往还是在3年内死亡。临床前沿仍在缓步前行。

  微生物组的贡献

  在越来越多的疾病中,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我们体内的一些生物体起着大作用。异常的微生物组是引发大肠癌的原因还是结果仍然是未解之谜。这成为了这一疾病有待解决的几大基础问题之一。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