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生物抛光酶对棉针织物前处理的应用研究

2024.5.15

生物抛光技术是一种用酶改善棉纤维表面的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我们所用的生物抛光酶R是一种在纤维素的1,4—B一葡萄糖甙键上起特殊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可以去除棉纱表面伸出的细微纤维。这些微纤被去除,织物表面不会起毛起球,色泽更光亮。酶的作用是弱化微纤末端,但没有与纱分离开,要靠机械作用力才能完成。这里使用的酶是天然蛋白质,可完全生物降解。降解后,废水pH值接近中性,而且COD显著降低,仅为原来的1/2-1/3,显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较相应的化学品整理更具吸引力。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织物:18 tex精梳棉×3.3 tex(30D)莱卡棉氨半添纱单面布。
药品: 精练剂WLE、NaAc、Na2CO3、冰醋酸、生物抛光酶R。
1.2 实验仪器
Dae Lim Starlet红外线试样机(韩国大林)、电子天平JA1003、Y802N八篮烘箱、YG571B染色摩擦牢度仪、SW一12耐洗色牢度试验机、YG631耐汗渍色牢度仪、YG031型织物强力机、ZBW04019型毛效测试仪、YG(B)502织物起毛起球仪。
1.3 实验工艺
原工艺路线:织物一预定形一氧化处理一染色一复定形。
新工艺路线:织物一预定形一氧化处理一酶处理(需先行调整染浴的温度及pH值,最后加入酶)一酶失活一染色一复定形。
酶处理工艺条件
酶用量0.5%~2.0%
pH值 4.5~5.5
(用98%HAc 0.5 mI儿和醋酸钠0.5g/L调节)
温度 50~55℃
处理时间 60 min
浴比 1:10
1.4 测试方法
1.4.1 顶破强力
将织物按照行业标准FZ/T72004.2—2000,在YG031型织物强力仪测得顶破强力。
1.4.2 色牢度
分别在YG571B染色摩擦牢度仪、YG631耐汗渍牢度仪、SW一12耐洗色牢度仪上,按国标测试各项色牢度。
1.4.3 毛效
将整理前后的试样在ZBW04019型毛效测试仪上按国标测试毛效。
1.4.4 起毛起球
将织物在YG(B)502织物起毛起球仪测试抗起毛起球性能。
1.4.5 手感
凭经验,多人以手触摸综合评定,1级手感最差,5级手感最好。
2 工艺条件的选择确定
2.1 处理设备
处理织物时,既要考虑对织物有冲击力,又要考虑在适合的条件下,酶与织物接触的时间。因此选用冲击力大的染色机,如高速绳状染色机、喷射染色机等。
2.2 浴比
要保持对织物的冲击力,染色机的转速较高,浴比过小,会造成织物损伤或处理不匀;反之,过高的浴比(高于1:30)会有稀释作用,即使增加酶的浓度,也会降低酶的作用,所以浴比定为1:10。
2、3 pH值
通常织物在前处理时,已吸收了大量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剂,靠单纯的加酸加碱调节pH值,对介质的缓冲是不够的。为了在生物酶抛光的整个过程中保持pH值不变,需采用醋酸一醋酸盐缓冲体系,保证pH值在4.5 -5.5范围内。pH值过低,酶不能被激活;而pH值过高,则使酶变性失活。
2.4 温度
在实验中得知,温度过高,会使生物抛光酶R失活,影响它的催化水解作用;而温度过低,则影响酶的活力发挥,也会降低酶对纤维素纤维的催化水解作用。因此选择温度为50 -55℃。
2.5 时间
一般随着酶处理时间的延长,酶的作用有所增加。但是在一定时间后,增加的幅度逐渐趋缓。考虑到生产效率,时间以60 min为宜。
2.6 工艺路线的选择
实验证明,若染色后再进行酶处理,染料所带的静电离子会阻止酶与纤维之间的反应,生物抛光工艺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色牢度下降,色泽会有变化或者敏感不稳定。所以选择先酶处理后染色的工艺路线。
2.7 酶失活
酶的失活有两种方法:一是调高pH值(一般是10),二是升高温度。我们选用第二种方法,在90℃处理l0 min后排水。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3.2 实验分析
3.2.1 对强力损伤的影响
从表1结果看,经整理后的织物强力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生物抛光酶R可进攻棉纤维的初生壁内层和次生壁外层,把纤维表面杂质及部分初生胞壁去除,导致纤维强力的下降,而次生胞壁毫无损伤,不会造成纤维强度的损伤。强力损失一般应控制在5%-15%。
3、2、2对柔软度的影响
经过生物抛光酶R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厚实丰满,柔软度得到改善,且这种改善是永久性的。这主要是生物抛光酶R改变了纤维的结构,处理后的纱与纱之间的游动性增加,从而使织物的弯折应力降低,赋予织物一种独特的柔软感。
3.2.3 对吸水性的影响
由表1实验数据看出,没经整理的针织物的毛效低,经整理后毛效好,说明果胶质层已从纤维表面去除,纤维间的空隙扩大了,织物能具有最大的吸水性。当不增加织物的总吸水量时,可以测试出吸水速率的提高。
3.2.4 对失重的影响
生物抛光效果可以由失重法测试。为保证生物抛光的效果,一般失重控制在3%-5% ,这样既保证了抛光效果又没有对强力过度损伤。
3.2.5 对外观性的影响
可以看出,经过处理的织物表面明显要干净许多,酶的水解和机械的撞击作用联手除去了表面的绒毛和纤维的末梢。随着绒毛的除去,织物的组织变得更清晰,色泽也显得明亮。由于增加了纱的游动性,织物的手感和悬垂性得到更大改善。
3.2.6 对起毛起球的影响
从表1显示的结果来看,经常规整理后,针织物的起毛起球只能达到3级左右,但经生物抛光酶R处理后,其起毛起球可达到4 5级。运用生物抛光工艺更显著的特点是:彻底消除起毛起球趋势,因为纤维的末梢绒毛被除掉而不是被覆盖。
4 结论
4.1 生物抛光酶R处理的工艺确
定为:酶用量0.5%-2.0%,DH值4.5-5.5,温度50—55℃,时间50 -60 min。
4.2 对比其他的处理方法,生物抛光有如下优点:具有永久性不起球效果,水洗20次的织物抗起球效
果仍可达4级以上;具有非常柔软的手感,与通常的柔软剂组合可获得更加独特的柔软性;提高织物穿着舒适性,增加悬垂性并具有滑爽感受,其吸水性相对提高许多;提高光洁度、鲜艳度,织物表面显得更均匀,染色织物因毛羽去除而更显光洁亮丽;处理的工艺更具有环保意义。
4.3 由于生物抛光酶R对棉针织物有降解作用,必须严格控制酶处理工艺,否则对织物损伤严重。
4-4 用生物抛光酶R处理织物能有效提高其服用性能,同时增加其附加值。
参考文献
[1]王菊生,孙铠.染整工艺原理:第一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
[2] 罗巨涛.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理论与实践[j].染整技术,2001(5):12—15;(6):18—20.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