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31届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分析会议会议报告集锦(二)

2015.5.07

  2015年4月26-29日,第31届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分析会议(MSB)在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会议为期3天。该会议旨在加强蛋白质组、代谢组、基因组、微流控芯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等领域各国专家学者间的相互交流,促进面向生命科学的现代分离分析科学研究,参与本次大会的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科学家及学者、代表达200余人。

  2015年4月27日,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Amir Prior、Waters公司的Qiao Lirui、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Jingwu Kang、Waters公司的于雁灵、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的李静、浙江大学的Qun Fang、清华大学的林金明、南京理工大学的Min Zhou、武汉大学的袁必锋分别带来精彩报告。

105658_201505071526201.jpg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Amir Prior

  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Amir Prior带来报告《生物流体中氨基酸的手性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实现全质谱兼容性》。

  Amir Prior总结这种新的系统可以避免使用非挥发性的手性选择剂,而能提供有效的对映体分离和灵敏的质谱检测; CE-MS联用对于分析生物流体中氨基酸是一种新型的、完全兼容的且高选择性的方法。

 105658_201505071526202.jpg 

Waters公司 Qiao Lirui

  来自Waters公司的Qiao Lirui带来报告《怎样快速、有效的鉴定一种未知的传统中药产品》。

105658_201505071524191.jpg

105658_201505071527251.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3.jpg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Jingwu Kang

  来自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Jingwu Kang带来报告《Profiling of drug binding proteins by monolithic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LC-MS/MS and validation》。

  Jingwu Kang首先介绍了药物研发的总趋势,并指出药物目标鉴定在避免临床试验失败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小分子药物的靶向鉴定仍是一个挑战、亲和层析是纯化小分子药物目标蛋白的最直接的方法,Jingwu Kang指出仍有问题存在例如:过程是枯燥的、需要大量的初始蛋白、紧缩的洗涤条件会引起适度结合蛋白的丢失等。Jingwu Kang介绍FK506和环孢素A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相对明确,尽管如此,急性和慢性肾毒性、凋亡、神经再生的作用机理仍不清楚,他们结合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更好的来理解他们的“脱靶”效果且能得到更安全的免疫抑制剂或者开发新的使用方式。

  Jingwu Kang总结基于亲和层析柱结合HPLC-MS/MS的方法对于药物靶点识别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这项研究发现了FK506、环孢素A和Rap是线粒体PGAM5抑制剂可防止细胞坏死。

 105658_201505071526204.jpg 

Waters公司 于雁灵

  来自Waters公司的于雁灵带来报告《一个分析人血浆中缓激肽高灵敏度定量SPE-LCMSMS方法的进展》。

  于雁灵介绍在过去几年缓激肽都是使用配体结合实验(LBA)进行量化,而用LC/MS/MS进行大分子分析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人血浆中缓激肽的准确定量仍是一个特别的挑战,主要原因有:内源性、快速的代谢以及血液样品和制备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等。因此要想准确定量缓激肽首先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血液收集方法(最小化人为因素)、一个合理的样品制备方法和一个足够灵敏的检测方法。

105658_201505071527252.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5.jpg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李静

  来自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的李静主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及最近技术。

105658_201505071526206.jpg

TriSep-3000

  李静介绍现代毛细管电动分离技术包括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凝胶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等电聚焦、毛细管等速电泳、毛细管电色谱以及加压毛细管色谱。随后李静介绍了通微产品TriSep-3000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仪,其优势为:高效率、分辨率、选择性和高速度、机身小型化、集pCEC,毛细管-HPLC和CE于一体,梯度力以及定量进样和微调的选择性。李静介绍pCEC可应用于中医学分析和指纹识别、代谢组学研究、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研发、大学和研究机构。

105658_201505071527253.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7.jpg  

浙江大学 Qun Fang

  来自浙江大学的Qun Fang带来报告《液滴微流控系统分析单个细胞》。

105658_201505071527254.jpg

105658_201505071529131.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8.jpg 

清华大学 林金明

  来自清华大学的林金明带来报告《微流控装置中细胞培养和MS分析》,并主要介绍了研究工作。

105658_201505071529132.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9.jpg 

南京理工大学 Min Zhou

  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Min Zhou带来报告《膜蛋白结构和动力学的MS方法》。

  Min Zhou首先介绍了膜蛋白,并指出膜蛋白目前仍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负责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包括超过50%的所有已知的药物靶标等。Min Zhou随后介绍了非变性/native MS,可使得完整的蛋白和他们的复合物保持他们的原生状态并可在气相中保持非共价相互作用、组成、化学计算、亚基相互作用结构动力学拓扑结构。

105658_201505071529133.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10.jpg 

武汉大学 袁必锋

  来自武汉大学的袁必锋带来报告《DNA/RNA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with Age by MS》。

105658_201505071529134.jpg
105658_201505071529135.jpg
105658_201505071529136.jpg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