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大会报告(一) 新方法层出不穷

2017.8.24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昆明召开(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在春城开幕 样品处理再现新技术)。军事医学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志贤、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华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冯钰锜、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虎威和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欧阳钢锋等专家纷纷带来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83517_201708242011566.jpg

军事医学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高志贤

  军事医学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志贤带来了题为《几种仿生材料制备及其在饮水和食品安全快检中的应用》的报告。高志贤首先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制备技术和应用,包括分子印迹—压电传感器联用检测技术研究、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联用检测技术研究、分子印迹—SPR传感检测技术、分子印迹—酶热反应技术等。

  随后,高志贤介绍了仿生光子晶体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将光子晶体材料引入光子晶体框架结构中,研发出灵敏、特异和可再生的三维仿生光子晶体新材料:成功制备了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分子印迹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凝胶光子晶体,可实现实际样品中氯霉素、三聚氰胺、莱克多巴胺、双酚A、己烯雌酚等的快速检测。

  高志贤还提出了上转换仿生传感检测技术基本思路,率先构建核糖体展示抗体库,筛选获得小分子激素类抗体;构建了噬菌体展示抗体库,筛选出5种农兽药抗体;构建了骆驼源纳米抗体基因库。

  最后,高志贤表示仿生材料未来将向着复合化、智能化、环境友好的技术方向发展,更多的将应用于军事领域,如检测战场上是否使用了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同时,仿生材料也可用于防腐,即吸附细菌、真菌等。

83517_201708242011563.jpg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王建华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华带来了题为《多金属氧酸盐选择性吸附特定蛋白质的研究》的报告。

  通过静电作用将多金属氧簇八钼氧酸盐[(C16H36BrN)4Mo8O26,Mo8O26]与多孔金属有机骨架MIL-101(Cr)相结合,制备了新型的复合材料Mo8O26@MIL-101。采用XRD、TG、FT-IR、Raman、SEM、EDS和BET等技术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得材料性质稳定,比表面积为1499 m2/g。基于组氨酸蛋白中特殊结构域N-端三肽链和多金属结合位点与Mo8O26之间的共价配位作用,该复合材料对高丰度组氨酸蛋白HSA和IgG表现出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pH 5.0的条件下,对HSA和IgG的吸附容量分别为785.6 mg/g和420.1 mg/g。据此建立了固相吸附过程用于蛋白质的吸附与去除。SDS-PAGE和2D-PAGE电泳结果表明,人血浆样品经Mo8O26@MIL-101吸附处理后,高丰度HSA和IgG得到有效去除;去除后的血浆样品经LC-MS/MS可鉴定出335种血浆蛋白,其中中、低丰度蛋白占蛋白总数的56.45%。

  随后,王建华还介绍了磷钨杂多酸调控蛋白质吸附的选择性,DNA-多钒酸盐共轭体选择性分离肌球蛋白S1等。

83517_201708242011564.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带来了题为《分子识别前处理技术进展》的报告。王静首先介绍了现代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子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仿生识别技术中,王静介绍到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实现了类特异性识别,表面印迹制备技术、磁性印迹识别技术等。建立了检测农产品中20种三唑类化合物MIP-SPE-LC-MS/MS方法,开发了系列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样品前处理产品。在应用方面,结合了Fe3O4的分子印迹材料的MIPs,目标物肉桂酸更易于吸附,回收率为92.7-101.4%。检测限为0.006mug/mL。

  免疫亲和识别技术中,王静介绍到免疫亲和层析(IAC)的使用增加了UHPLC-MS/MS分析的灵敏度。经IAC纯化样品中的油菜素类固醇的MF(基质因子)值为提高到44.5%-96.6%;经免疫亲和层析色谱柱处理的样品,黄曲霉毒素M1的提取与纯化回收率为85.2-107.0%,RSD≤7%,LOQ为0.004μg/L,低于欧盟限量。

  适配体识别技术中,王静介绍到核酸适配体作为前处理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固相萃取、亲和色谱、磁分离、微流控等,适配体作为识别分子具专一性及稳定性与磁性纳米材料相结合,分离效果更好。

  在新型材料中,王静还介绍了超分子聚合物、有机金属框架、纳米材料等。

83517_201708242011562.jpg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冯钰锜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冯钰锜带来了题为《基于整体柱管内固相萃取的修饰核苷的分析》的报告。

  冯钰锜介绍到了整体柱制备中的有机无机杂化硼亲和整体柱、二氧化锆-二氧化硅复合整体柱和化学衍生+整体柱萃取。

  其中氧化锆硅胶复合整体柱,用于检测顺式二羟基化合物。相比于传统的硼亲和材料整体柱,氧化锆硅胶复合整体柱对顺式二羟基化合物同样有很好的萃取效果,并且吸附容量要大2到3个数量级,萃取时的pH在中性,有着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建立在线固相萃取结合质谱检测方法,综合分析了正常人类尿液和癌症病人尿液中的RNA修饰核苷。在尿液中总共发现了68种修饰核苷,其中有4种修饰核苷是首次在人的尿液中发现。

  在化学衍生+整体柱萃取中,冯钰锜介绍到了核酸醛基化修饰分析策略,衍生化试剂的选择和方法学等。

83517_201708242011565.jpg

清华大学教授 张新荣

  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带来了题为《纸芯片用于敞开式质谱分析》的报告。

  张新荣首先介绍了现有的一种纸喷雾-质谱检测的方法,该技术充分利用小型质谱仪器的便携式特点,与纸喷雾技术结合,显示出很强的应用潜力。但是该技术需要将纸裁剪成三角形,以利于从尖端喷雾,与纸上分离技术结合,多有不便。

83517_201708242010471.jpg

DBDI-100离子源

  张新荣课题组最近提出一种利用 DBDI 离子源,采用背投方式,进行纸上分离后的物质的解吸附和电离的方法,与质谱检测器结合,能够对复杂物质进行快速的分离和检测。比较了这一方式与纳喷雾电离-质谱检测、纸喷雾电离-质谱检测的灵敏度,证明这种方式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大小的分子进行了质谱检测,证明这种方式在小分子药物到大分子蛋白质范围,都有很好的检测能力。探索了纸上电泳分离、质谱检测的方法,证明该方法对分离后的样品斑点也有很好的检测能力.

  最后,张新荣课题组还研究了纸上衍生-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的鉴定方法(LTP-纸上衍生脂肪酸),实验方法与此前的蛋白质分析一样,使用DBDI-100离子源产生的LTP,脂肪酸溶液滴在纸上,立即贴紧进样锥,由于后面有LTP在吹扫,可立即检测到环氧化产物,若事先设置为MS/MS模式,可立即获知不饱和键位置信息。

83517_201708242013011.jpg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刘虎威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虎威带来了题为《高效样品制备与敞开式离子化质谱联用》的报告。

  刘虎威表示样品处理已经成为发展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瓶颈问题之一。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作为先进的样品处理方法,集采样、萃取富集于一体,操作简单且重现性好,因而备受关注。目前SPME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一是针对目标化合物,开发新的萃取材料,以期提高检测灵敏度;第二是发展相应的联用技术,解决分析时间长,重现性差的瓶颈问题。

   “如果没有MS,色谱会如何?能活,但不是总开心!”刘虎威说,“如果没有色谱,质谱会如何?由于基质干扰,离子化抑制,异构体分离等原因,没有色谱质谱也能活,但也不是总开心!所以,色谱与质谱是一对美满的婚姻。未来的目标是简化色谱,帮助MS,实现高通量分析;强化MS,帮助色谱,可实现精准分析。”

  刘虎威还介绍了基于新型材料的SPE和SPME技术,并于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S)在线联用,(包括SPE-DART-MS、IT-SPME-DART-MS、SPME-PALDI-MS和“Dip-it”PMME-PALDI-MS联用),此技术实现了辣椒油中的苏丹红、水中农药残留的快速高灵敏检测。

83517_201708242011561.jpg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欧阳钢锋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欧阳钢锋带来了题为《固相微萃取探针研制与活体检测研究进展》的报告。

  欧阳钢锋介绍到其团队制备了一种基于苯硼酸修饰的碳纳米管材料的新型SPME探针,并成功地对糖类小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由于碳纳米管在涂层里的特殊堆叠,该探针萃取相具有 3D 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大大提高了糖类识别位点的可利用率。相比基于传感器的糖类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更低的检测限,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强的定性及定量能力;研制了基于聚苯乙烯@聚多巴胺芯鞘纳米纤维的新型SPME探针,该探针被成功应用于活鱼背部肌肉中药物的高效萃取;同时也通聚电解质掺杂制备出新型SPME探针用于中性及质子化的分析物的萃取,并被成功应用于活鱼背部肌肉中及脑部药物的高效萃取。也成功合成并研制了基于超交联聚合物(HCP)的新型 SPME 探针,由于该聚合物疏水性强、孔结构多样且共轭作用强,相关探针对含苯环的多环芳烃、苯系物以及强疏水性的长链烷烃等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效果远远优于商用 SPME 探针。

  此外,欧阳钢锋还介绍了合成的 MIL-101和MOF-100 等材料,并通过原位生长、溶胶凝胶、直接涂覆等方法制备了新型SPME 探针用于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萃取,部分探针被用于进行活体检测。

83517_201708242011567.jpg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 吴翠玲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吴翠玲带来了题为《蜂蜜中氨基糖苷类药物分析》的报告。

  吴翠玲介绍了一种固相萃取结合 LC-MS/MS 法同时分析蜂蜜中残留的 8 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方法采用磷酸缓冲盐提取样品,经 WCX 和 PCX 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物萃取净化后进行 LC-MS/MS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0ng/mL~1 µg/mL,在三个浓度的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 78.4%~106.1%,RSD≤7.9,方法的定量限为 10~30 ng/g,检测限为 5~20 ng/g。方法灵敏度满足我国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且方法流动相中无需加入离子对试剂,对离子源的负模式电离无影响。

  除此以外,8月25日,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林金明、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周建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义、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攻科、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杨永坛、浙江大学教授朱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亚风、江南大学教授严秀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朱永刚、延边大学教授李东浩和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蔡志斌还将继续带来精彩的大会报告。更多报告内容请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后续报道……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