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18家生物医药公司的生存哲学

    huoche 发布于 2007-10-24 10:29:33

    曾经被硅谷验证比较成功的IT、生物两大模式,在中国却是以IT移植成功,生物模式落败形成悬殊对比,显然,生物模式要比IT模式走得更加艰难。


    但是这一情况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或者说正在改变。


    一方面是来自政策的利好,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等。这一部署无疑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有关部门预测,未来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5%,到2006年总产值可达83亿~92亿元人民币,利润可达38亿~46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中国将有可能超过许多西方欧洲市场而成为全球第五大国家市场。所以,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


    最近的一份生物医药行业报告指出,国内生物制品研究和开发与国外是有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是在逐步地缩小。生物研究的最新理论基础的共享性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它将成为我国整个医药行业在上游研发最具突破可能性的领域。


    同时,目前在相关部门治理“一药多名”、药品降价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医药行业效益增长乏力,利润增幅大幅下滑,全国有三分之一的药企都在亏损。


    在政策利好、市场前景看好以及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医药市场增长乏力的几重作用力下,生物医药开始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热潮。


    还有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尽管存在资金、体制等等发展的障碍,但是依然有很多生物医药公司坚持了下来,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整个行业正在被逐渐以点带面,形成不同的产业化路径。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效应。


    在困境中迎来发展契机,基本上概括了中国生物企业发展的现状。


    如果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环境,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存在融资难、政策受限等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是反过来看,也是企业发展的机会,通常不是很规范的市场往往也伴随着更多的机会,而能够在这个时候介入和发展起来的企业通常会比别人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当产业环境日渐成熟起来的时候,起点就会比别人更高,也更有竞争力。


    今天,在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发现和寻找已经在生物医药行业创出一片天地的坚守者和胜利者,因为它们也许就是未来这个产业的中坚力量。


    我们找寻和采访了18家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代表,试图解读它们各自的生存哲学,也许不是很全面,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出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轮廓和脉络。


    1、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


    生存哲学 典型的官学研产结合的创新模型,区别于传统创新体制以科研为中心的模型。在外人看来,北京博奥是一个带有国家使命的企业,不仅从政府部门得到60亩的批地,同时由于争取到“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牌子,国家科技部对其投资了不少于2亿元研究经费。博奥人自己却认为,他们是利用博奥芯片服务的优势养活了国家生物芯片中心。

    2004年10月4日,美国《财富》杂志在中国专刊中报道了公司,并提出“博奥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水平的生物公司”。


    2005年8月,公司被美国《Red 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非上市公司技术100强企业,其中共有八家生物技术公司入选,博奥生物是两家中国公司之一。


    2000年2月2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程京博士应邀在中南海为国务院办公厅举办的第十次科技讲座汇报时曾提出“发展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技术”的建议。国家随即提出生物芯片战略性产业化计划。


    在此背景下,程京博士领衔,由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2年博奥公司总注册资本已达3.46亿元人民币。


    6年来,为加速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博奥人在管理模式和研发体系上采取了以“公司+中心”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中国迅速在世界生物芯片技术和产业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即把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博奥公司,实行“资金资源统一分配,科研资源统一分配,生产资源统一分配,市场资源统一分配,人力资源统一分配”的运行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一方面围绕市场目标进行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一方面围绕公共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和平台技术建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前瞻性的选题和组织工作,将后者建设成为前者的储备性资源。这样在保证中心完成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同时,又确保了公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2、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因为侯云德院士的支持,三元基因不缺乏生物医药专利,但是这并不是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的特长是进行资本运作,这也将是生物公司中资本运作做得最大胆的一个。

    1992年,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产品运德素为侯云德研制的a1b干扰素。三元基因运德素投入市场后,不仅销售收入上亿元,同时创出了中国基因的优质品牌。


    三元基因投资3000万元在中关村成立毕艾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三元基因的新品研发中心,现已创发出多项具有专利权的基因药物生物技术,并在美国与欧洲建立新产品新技术合作开发机构,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

    3、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专注使中牧成为宠物、畜牧生物疫苗的领军企业。在所有的生物企业中,中牧的口碑是广为传播的,因为中牧专注于做畜牧行业,这个行业的药品相对比较安全,不会出现极大的事故,同时也是全球关注的巨大规模市场之一,目前竞争远比人用药市场和缓,从人用生物药品转战动物市场,是中牧决策者战略眼光所在。

    中牧是第一家进军国内宠物疫苗企业。国外动物保健行业中,宠物疫苗占到了36%的份额,而我国尚未有宠物疫苗生产厂商,为开拓我国宠物疫苗市场,公司在江西建立宠物疫苗生产厂,该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底建成。源自美国的疯牛病、韩日越三国的禽流感等疫情日趋严重,使得我国境内的无公害禽肉受到了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销量呈几何级放大,从事畜禽制品业生产的中牧生物战略可以说前途无量。

    4、北京远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生存哲学 依靠“一招鲜”,打出了自己的天下。北京远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掌握了生物技术专利,产业化厚积薄发,主要产品是a2b干扰素,在反SARS方面占有优势地位。

    成立于1997年的北京远策药业为双鹤药业参股公司持股49%,董事长正是侯云德。侯告诉记者,北京远策药业只有两个股东,一个是双鹤药业,一个是病毒所。国家对SARS病毒的样本进行控制,能够接触到样本的只有病毒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几家。因此,只有侯的远策有条件做实验,其a2b方能进入了绿色通道,而天津华立达、海王生物(000078)旗下英特龙生物技术等公司则根本不可能做。


    侯云德透露,远策的a2b临床前实验从SARS病毒在广东出现以后不久就开始了,一直进行到现在,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不过,进入绿色通道获得临床实验证书的时间非常短,不过一个星期左右。


    另外,远策的a2b使用的是喷雾剂剂型,其他公司虽能生产a2b干扰素,但如若没有喷剂剂型,也难通过绿色通道。比如长春生物制品所所长办公室吉先生就告诉记者,其产品有a1b、a2b和a2a,就是没有喷雾剂剂型——喷剂的剂量小,不像针剂的剂量大,毒副作用小,因此容易通过绿色通道。


    对于自己的产品进入临床后,最快多久可以面市这一问题,侯拒绝预测。他只表示他的产品将很容易满足临床实验的需求。“两期临床大概需要6万只干扰素,我们一天就能生产2万到3万只,其实几天就可以全部生产出来。”但是随着SARS在国内的扩散和患者的增多,以远策的能力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各地医院的需求。由于几种干扰素都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因此销量都在迅速上涨。


    5、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生物企业的另类,比较大众、时尚的高科技企业。做广告“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养生堂投资了这家生物企业。在多种场合,万泰公司的老板都表示自己并不缺钱。万泰比较大众、时尚的一面还表现在2000年体外免疫试剂厂家中率先获得国家GMP认证,同时在肝炎疫苗、抗艾疫苗等等新药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万泰公司是由养生堂投资的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企业,生产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和基因工程新疫苗。公司从事诊断试剂的研究和生产已逾十年,提供HBsAg 、HCV、 HIV、TP、TRUST、HTLV、CMV等血源筛查的全套试剂,及用于临床检测的甲肝、乙肝两对半、丙肝、丁肝、戊肝、庚肝等齐全的酶免诊断试剂,更具有先进的金标快检试剂,如性病系列快速金标试剂和早期肿瘤检测试剂。生产70余种、90多个规格的产品,是国内少有的产品齐全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


    公司于2000年体外免疫试剂厂家中率先获得国家GMP认证。2002年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基地。万泰艾滋病抗体系列诊断试剂已经被公认为国内第一品牌产品。2000年首家获得新药证书并批准生产、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该产品被列为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本产品也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唯一推荐使用产品,卫生部艾滋病哨点监测指定使用试剂。2003年总生产量占全国总量20.2%,市场占有率第一,在血站系统占有率高达58%。在2003年,万泰共申报了6个新药,其中之一为《重组戊型肝炎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将戊型肝炎疫苗列为二十一世纪应最优先研制的疫苗之一,国际上多个跨国制药企业在进行HEV疫苗研究,但迄今仍无一种疫苗获得成功。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万泰公司HEV课题组1998年起联合攻关研究,已申请了4项国际发明专利,涵盖了戊肝重组疫苗所涉及的多个最关键核心技术。目前该疫苗已完成了相关的各项临床研究工作,安全性相关指标达到美国、欧盟等的最高标准。该疫苗是迄今我国唯一一项原创性基因工程重组疫苗,也是我国少有的拥有高度排他性的核心专利的原创性药物之一。在此疫苗研制的基础上,又推出更符合临床急性HEV诊断的HEV-IgM(捕获法)试剂,显著提高了戊型肝炎的早期急性诊断的准确性,使得肝炎研究领域对戊型肝炎危害性进行重新评估。


    2003年至2005年,万泰HIV诊断试剂连续三年全国销售量第一。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万泰HIV诊断试剂和梅毒诊断试剂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6、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


    生存哲学 民间资本投资生物科技成功的典范。与博奥等生物科技企业依靠国家资本发展起来不同,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民间渠道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并全力打造基因芯片金字招牌。

    上海博星几年前从上市公司星湖科技和联合基因手中得到5亿元的投资,迄今仍令生物芯片业内人士津津乐道。主要产品基因芯片(Biodoor Chip4000)获得2000年度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据了解,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依靠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联合基因(集团)、联合基因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开发,在原有的单一人类表达谱基因芯片系列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药物筛选基因芯片系列和水稻表达谱基因芯片系列,并已经上线生产。这三个系列的产品均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7、内蒙古金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草原上的“生物之鹰”。虽然偏隅一方,但是一些投资机构把眼光盯上了金宇,定位在自主研发型企业,但是并不排斥跟进新技术,充分发挥市场化企业的优势,在生物市场得心应手。

    优势产品是畜禽灭活疫苗,然后再通过建立起来的畜禽灭活疫苗实力的辐射、带动,再做其他疫苗。


    金宇集团内蒙古生物药品厂年销售额从1998年的96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5亿元仅用了短短6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98%。这与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相比,无疑是惊人的。2004年以前,金宇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取“跟随学习战略”,只要国内出现了新的技术或产品,金宇总是想方设法去学习。向国内各大院校、研究院所学习,也向同行企业学习。金宇于2003年一次投入500万元,从河南农大引进了5个禽苗产品;2004年又一次投入近800万元引进3个新的种毒产品和生产技术。同时,金宇自己也在大力搞自主研发。金宇研发工作的定位是以引进、消化、吸收、中试产品的产业化和合作开发为主,注重把成果转化成产品,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线上和产品检验上的应用。一方面,从院校引进有价值的技术,另一方面,建好自己的研发环境,不断地请专家指导企业的研发人员并欢迎国内外一切有课题、有成果、有技术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转让成果,与金宇合作研发,利用金宇的设施设备独立研究或者加盟。

    8、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各种资源的最佳整合者,如果说生物企业普遍缺少资源,对北京凯因而言,这一条不太适用,它是病毒领域的官产研结合的典范。在病毒领域,北京凯因生物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从诞生起,就和侯云德院士有着紧密关系,借着这层关系,把自己做成了病毒领域的国家队,解决了资金,也解决了技术。主要产品是“病毒病”领域的生物基因产品,禽流感领域独树一帜。

    北京凯因生物主营“病毒病”领域的生物基因产品的生产研制,在抗非典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而禽流感病毒只是众多传染性病毒的一种,在我国“流感病毒防治之父”侯云德院士的带领下,公司正开发相关药物,企业前景广阔。


    侯云德院士既重视科研,又重视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由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设计的全自动模块化生产线让北京凯因的生产能力备受瞩目,年产药物制剂达一亿支。北京凯因联合侯云德院士创立了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凯因产品和技术的核心来源。

    9、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典型的“IT模式”的生物企业,具备自主研发实力,专注新药领域,规模不大,都是风险投资看好的模型,而且也得到了风险投资的关注,相比较生物企业普遍不被风险投资商看好,这是一个奇迹。

    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9年、2000年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加盟,2001年2月经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3个新产品,先后向市场推出国家二类新药磁共振造影剂——轧喷酸葡胺、国家四类新药CT造影剂——碘海醇以及国家二类新药新一代的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格列美脲。

    10、天玺集团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生物企业的一匹“黑马”。最传统和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在这里碰撞,传统中国养生文化加上最时髦先进的生物技术结合,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加上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使得这个组合看起来有些困难。但是,企业的成功不仅仅需要实力,还需要一些机遇,机会,“蚁力神”的成功,很有可能被翻版到生物医药领域。

    “送蚁力神呀!”“管用吗?”“谁用谁知道!”每天的黄金时段,笑容可掬的赵本山总会一人分饰两角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以一种暧昧的语调推荐一种名为“蚁力神 ”的保健产品。看来,代言费似乎没有白花,在赵本山卖劲的演出下,荧屏之外的“蚁力神”在国内各地都正在热销。


    在天玺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中国中医研究院原院长傅世垣教授,以及原国家医药总局局长、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名誉会长关舟等名人为“蚁力神”产品所作的题词。


    “蚁力神”系列产品中都少不了一种最为主要的成分——拟黑多刺蚁。国内有不少科研单位都对双齿多刺蚁的营养成分进行过分析,证明这种蚂蚁确实含有较丰富的营养,含有比牛肉和鸡蛋还高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广西中医学院还做过一些临床研究,证实这种蚂蚁可以强身壮骨、抗炎、抗疲劳、延缓衰老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1、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生物概念的填充者。虽然免不了上市公司进军生物医药的俗套,但是英特龙把生物医药的概念包装成生产基地的模式,还是并不多见的。资本的实力不可小视,做大做实的决心使得企业的前景豁然开朗。

    海王英特龙从2001年开始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正在研制中的产品均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最近公司上市融资7800万元,主要用于建造流感疫苗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位于宝安光明高新技术生物园区,2006年2月已经奠基,这也是深圳市政府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这个基地预计2007年6月建成使用,可年产1000万人份疫苗。毫无疑问,这将是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

    12、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品牌中药加西方现代生物科技的组合,是同仁堂进军生物领域的最大卖点。作为生物产业的新军,同仁堂麦尔海生物的独到之处在于善于利用同仁堂的品牌和渠道,以及独有的中药技术市场。有了这些优势,同仁堂的生物战略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2000年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公司与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在北京合资开办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生物药品的开发和生产、经营。该合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公司注册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 此次双方合作,将利用各自的现有优势,通过对麦尔海公司拥有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药专利技术及相关产品的消化、吸收形成新的产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进一步探索将此技术应用于中药的新产品开发,提高中药的技术水平。
    目前,同仁堂集团和香港泉昌公司共同组建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项目,并入驻位于北京南郊大兴区的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表明了同仁堂集团公司正在加快中药现代化建设,开发高科技产品,拓展生产规模和企业发展空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步伐。

    13、天士力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天士力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是个混血儿,它的优势是天士力的品牌,是它做生物医药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主要产品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亚单位疫苗”。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天士力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06年上半年公司共获授权专利5项,且全部为发明专利;申请专利108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07项,实用新型专利仅1项。截至2006年6月末,天士力共获得授权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一半达19项;申请专利547项,其中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共526项,实用新型专利仅7项,外观设计专利仅有14项。


    天士力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成功进入生物疫苗领域。天士力控股的天士力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为一家中美合资的流感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所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亚单位疫苗”已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06L01497)。

    14、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国家生物科技创新的典范和佼佼者。产业界素有“北博奥,南上海生物芯片”的说法。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发挥了与北京博奥南北呼应的产业化效应。但与博奥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区别是:作为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特批的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将以个体化医疗、疾病诊断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等应用型芯片开发为目标,建设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细胞芯片等一系列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其技术与产业化实力在生物芯片产业中可谓遥遥领先。

    15、深圳益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站在巨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所生物芯片实验室)的肩膀上,益生堂科技得以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在过去的几年间,益生堂科技一直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所生物芯片实验室合作进行研究,并在2003年取得行业里首张生物芯片新药证书“丙型肝炎分片段抗体检测蛋白芯片”。同时,益生堂科技在2003年年中还以“生物医用纳米——压电体声波芯片”申请国家“十五”863纳米材料与微机电系统张大专项,展现出一个立足于创新的制药型企业厚积薄发的产业气魄。

    16、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生存哲学 充分利用新药的机会,快速成长的生物企业之一。禽流感这样的词语对于人类来讲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某些生物药品企业获得突破的动力所在。目前在禽流感疫苗领域,国内科研和产业化程度与国外基本上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国内企业追赶国外企业最直接的途径和领域。主要产品: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底决定,批准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开展临床研究。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获准进入临床研究的“大流行流感疫苗”,是流感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所用毒株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并发放的NIBRG-14型毒株,采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具有非致病性;产品含有氢氧化铝佐剂,可以增强人体对疫苗的反应,减少有效的单剂抗原接种剂量,覆盖更多人群。

    17、宝麦德专注动物疫苗


    生存哲学 天时,地利,人和,是很多生物企业成功的关键3要素。发现宝麦德是从发现宝麦德的总经理赵常贵开始的。宝麦德的模式就是赵常贵模式,大胆,热情,熟捻的项目启动者,不仅给宝麦德带来资金,还打通了宝麦德的任督二脉,在生物圈里形成自己独有的人脉资源。


    曾经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过不少企业的赵常贵现在也觉得自己的企业缺钱了。最近,他开始跟创业投资机构接触,希望通过新一轮的融资把宝麦德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专注动物疫苗


    北京宝麦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常贵曾经在学校当过化学教师。后来还做过旅游,做过证券,再后来做了天使投资人,一直到他发现了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项目,于是他干脆自己做起CEO。


    赵常贵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对生物医药行业很感兴趣。现在成为一个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企业的总经理,也算是了了他的一个心愿。现在,宝麦德的业务涵盖基因工程疫苗和动物生物药品,其中最让赵常贵自豪的是,他们利用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和工艺设计,得到了具有粘膜免疫效力的基因工程口蹄疫疫苗。


    因为这种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比起传统的疫苗生产工艺(减毒、灭活),这种疫苗是一种蛋白,而不是对病毒的一种处理,所以不带毒,安全性很高。赵常贵认为,如果该疫苗能投入商用,将会是口蹄疫防护的革命。


    宝麦德这种疫苗还处于研发阶段。赵常贵希望快点拿到相关部门的证书,然后建立工厂,投入生产。


    我国对口蹄疫实行计划免疫,也就是说,对牲畜进行口蹄疫免疫是有政府补贴的。根据赵常贵的统计,全国涉及口蹄疫类的大牲畜存栏量达10亿头,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容量。目前这个市场最大份额的企业是兰州的上市公司中牧股份,占全国市场的54%。但是中牧用的不是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苗,而是灭活、减毒苗。


    赵常贵表示,由于安全问题,这种疫苗是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不准用了。所以他坚信基因疫苗是一个发展方向,总有一天会取代传统疫苗的。


    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发展前景毕竟是两码事,赵常贵还不得不为宝麦德如何上一个台阶费脑汁。

    初创阶段之后要产业化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比较大的问题主要是资金。”赵常贵很直截了当地说,对资本市场已经很了解的他,并不觉得这种说法有何不妥。


    宝麦德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赵常贵的项目,他只是宝麦德的一个天使投资人。但出于对这个项目的喜爱,他成了这个项目的CEO。最初,他给宝麦德投资了120多万,后来各种实验、设备和日常开支慢慢地消耗。现在账面上只有几十万了。有投资人表示,宝麦德这种情况甚至会出现发工资难的困境。


    实际上赵常贵一直在往公司放钱,他表示,如果紧急的话,他身边的朋友还可以借点。但宝麦德和一般的初创企业不一样,他们现在有产品在卖。赵常贵需要资金的目的是把宝麦德主打产品——基因工程疫苗继续完善,把证拿下来,并且进行产业化。而目前,他们还要做一些临床前的实验工作。因此,一般的钱他还不要,而是要能够不仅解决资金紧张还能带来市场的资金。


    现在从农业部对疫苗的控制来看,这个疫苗要经过一个审批过程,所以产业化的设想也还要等待。但现在宝麦德还需要扩充技术团队,以进行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宝麦德要招的这些人是基因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这又需要宝麦德有充足的现金储备。


    赵常贵算了一笔账,从进一步研发、审批拿证到建厂生产,宝麦德需要500万美元。并且,赵常贵还在考虑,到底是选择本土同类公司进行并购合作,要人民币好,还是跟国际大VC合作,要美元好。

    希望拿到美元


    赵常贵表示,这个钱不能乱要。实际上作为天使投资人的赵常贵并不是找不到钱,他身边有很多朋友,但宝麦德已经到了一个不能用个人投资者钱的阶段了。


    赵常贵有两种要钱的打算:一种是按人民币计量,500万人民币,这样的话,宝麦德的疫苗可以拿到证书;另外一种是500万美金,这样的话,宝麦德就可以直接建厂做产品了。


    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同业的大公司对宝麦德的产品表示感兴趣。赵常贵也跟不少同行进行合作磋商。但赵常贵对同行的合作还是有些不安:“第一个就是说我们还是不想简简单单地被购买;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技术平台是在生物的基因工程技术上的,我们代表的是一个方向。”
    由于赵常贵相信,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最终会成为这个市场的发展方向,他不想错过这样一个机遇。而且,他发现现在的创业投资机构正是大抢项目的时期,与VC的合作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常贵想跟VC合作,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国际性的VC会带来一些新的资源,其中包括国际性的。他不但不想被同行业收购,也不想只拿到一个证,然后把证卖了。他想把宝麦德做大,而只做研发是很难把企业做大,必须产业化,建厂做产品。这也是赵常贵希望和海外VC合作的重要原因。


    18、佰仁思把生物心脏瓣推向市场


    生存哲学 专注,深度合作也是成功的法宝。与其他生物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佰仁思通过一个小小产品在中国医疗体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产品研发,到临床,到推广,一系列的完整流程使得企业更加看重与医院的深度合作。


    北京佰仁思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金磊博士最近比较忙,匆匆在接受完记者采访后又匆匆离去。


    他说,除了天天在实验室里的埋头苦干,他还要考虑如何打通国营医院的市场渠道,其中核心就是把自己的专利产品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推广到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医院。

    国内无竞争


    1994年他出国留学之前,金磊曾经作为某中小医院的博士研究生在阜外医院的瓣膜研究室工作。当2001年他回国创办佰仁思生物工程公司后,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成了他的主打产品。


    有人说金磊是白手起家的,他自己也否认了,因为佰仁思得到过许多政府项目的支持。光创新基金金磊就拿了两次,他还申请了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知识产权局的一些项目,东道主昌平区政府也给予了支持。在这几年里,金磊从政府得到了六七百万资金支持,并靠这些钱发展起来。


    到了2006年,佰仁思的年销售量已经达千万人民币的级别了。目前佰仁思已经成为六十多家医院的心脏瓣膜提供商。去年售出四百多瓣,估计今年会达到六七百。据佰仁思的统计,全国一年能用生物瓣大概1200个,他们将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就牛心包生物瓣来说,目前佰仁思是除了美国上市公司爱德华生命科学(Edwards Lifesciences)之外,国际上第二家可以生产这种人工生物瓣膜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佰仁思在国内没有竞争,金磊认为五年内也不会有。因为生物瓣质量怎么样,没有七八年是看不出来。至于目前这个产品,金磊已经申请了二十年的专利权。


    没有竞争,这并不能成为金磊高枕无忧的充分条件。


    因为机械瓣膜占据着国内九成以上的市场,目前大部分手术用的还是质量较差的机械瓣膜。佰仁思占的只是弱势的生物瓣膜中的50%。


    而美国生物瓣膜的应用比率已经达85%,全球平均水平为60%,但中国现在还只有百分之二三。
    这才是压在金磊心里的一座大山。

    漫长五年路


    在瓣膜实在卖不动的时候,有人给金磊指了三条路。


    第一条路,先出口后内销。要是在墙外开了花,墙内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第二条路,降价。只要价格降下来,规模做大了,影响自然就大。第三条路,贴洋牌子。既然都认为外国的好,那就跟洋品牌合作,用他们的商标。


    这三条路基本上都让金磊否定了,金磊解释说,即使降低了价格也未必能很快地发展。其中原因,金磊闪烁其辞。其实早就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个两万块的进口瓣膜,其中有五千块作为回扣,“返还”给购买者变成了医生的灰色收入,这才是“进口”最大的诱惑。而且,这已经成为行内的潜规则。


    也有品牌专家让金磊多结交一些新闻界的朋友,舆论到了,消费者自然就会买账。确实,金磊没怎么做宣传,甚至连公司网站都没做。因为他知道,决定用不用他瓣膜不是病人,而是医院。而事实上,在心外科界稍为大一点的医院基本上都会知道他的产品。


    在金磊创业的五年里,这些招数在这五年里几乎都试过,但收效都不大。目前全国能开1000例以上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医院有15家,9家已经是佰仁思的客户,其中包括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等市场化运作的医院。


    除了打开生物瓣的市场占有率,金磊希望在外资上市公司全面杀入中国市场之前尽快把心外科手术的生物工程产品全部覆盖了,但研发新的产品需要巨大的资金。现在,稍有规模的佰仁思已经很难再得到政府基金了。

    期待资本


    金磊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希望招来一个市场运作高手帮他完成这个计划。但他要招的人必须在生物瓣膜工程方面很专业,而且英语也必须很好。但这样的人才“早就出国,根本就不会到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金磊寻寻觅觅没有结果,最后希望寻求外商VC的帮助。在某电视台的节目现场,他认识了一家美国的VC,之后,他们开始了融资磋商。美国VC的出现,让金磊有了一丝新的希望。


    金磊不仅仅希望通过VC的渠道招来有能力的人,而且希望外资VC给他进行资本层面的运作。他判断,在未来一年内,心血管外科手术生物工程产品的高端市场就会形成,但中国很多产品都还没有。他希望赶上这一个时机,尽快占据生物瓣膜市场,也希望跟外资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的合作。


    这也必须通过VC的资本运作。如果VC拿来资金,外资企业拿来技术,与佰仁思低成本的工厂进行合作。金磊的烦恼就会解决很大一部分。金磊坦言,如果他的计划最终没有人去实现,他们也就不需要新投资方了。以佰仁思现在的经营状况,他们仍然会活得很滋润。

  • 中国农大与本网携手成功举办学生座谈会

    huoche 发布于 2007-12-23 14:09:23

    2007年12月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与www.antpedia.com分析测试百科网联合举办的学生座谈会,在农大西区土化楼174教室召开。

    会议邀请到的嘉宾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彭涛 老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龙承祖  老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外联部部长 耿岳同学。虽然在寒冷的冬季的周日下午,但到场的同学非常踊跃,有来自生物学院、理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资环学院、食品学院的70余位同学,现场始终洋溢着座谈的热烈气氛。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antpedia.com/html/91/n-4791.html

  • 这篇文章读透,你就搞懂要去哪些行业,单位就业,如何更好更快的就业

    huoche 发布于 2008-03-07 13:11:16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



    一、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   
       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 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或者你个人已经很敏锐 的感知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费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1. 公务员(含事业单位)   
      2. 垄断行业国企   
      3. 竞争行业国企   
      4. 外企   
      5. 民营企业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这不是理论研究,这和你未来的事业、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单位)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你选择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即官员),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财富 水平不一样,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虽然国家规 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到广东、华东一带了解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实际上,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在当地人群中仍然属于 高收入群体。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风险非常小。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哈哈,告诉你,那是西方经济 学原理,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不一样的。在中国当公务员,风险小,收益大。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在你们哪个地方,公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那么我要告诉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 达地区的一般白领差的。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没有绝对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一说到国企,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首先,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给他们“安置”。同时,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岗。我们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在中国,说白了就是谁拥有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想效益不好都难。这不是国企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例如中国移动、电信、的竞争行业的国企,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这里面有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在90年代初,只有国企存 在,民营力量非常微弱。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在90年代末,以2000年为分 界线,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垄断行业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毫无悬念,他们无往不胜,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当前阶段,以 2005年为分界线,则又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这种情况 下,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我将在另外的文 章中专门分析。但无论如何,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竞争行业国企员工,在他们象 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变。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外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 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关 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 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 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 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 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 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

     1. 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 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 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被某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你到底是去做公务员,还是去做雇员?
       中国所有的国企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这种制度安排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控制。在当年,一般都是“出身好”的人成为正式工,出身差的人自然就是非正式工。现在这种出身制度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但所谓的用工制度却遗留了下来,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垄断性的国企,在市场中利用垄断优势尝到了大甜头,自然要更加紧去获取市场利益。这时人力资源就成了问题。一方面,老的正式工就像八旗兵 一样早就失去了打仗的勇气和能力,那么用什么人 去攻打市场呢?另一方面,中央不断要求这些垄断型的国企改制,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那么怎么优化?怎么降低呢?很简单,大量招聘非正式工。一方面用这些新鲜血液来攻打市场,充当炮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将这些非正式工的工资进行市场化(垄断国企正式工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市场水平),这样就 拉低了整个企业的人均成本,完成了国资委布置的改制要求之一,而且不会损害正式工的利益(国企领导层是正式工利益的代表)。这表明了,国企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市场怪胎,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获取市场利益,一方面成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注意,当前还是有可能进入正式工群体的,因为正式工是一个松 散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也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的,否则会边缘化,最终丧失其优势地位。非正式工的收入大概是正式工的1/2到1/4。当然,在这里不是进行道义分析,而是要你去了解清楚,你到底是去做正式工,还是去做非正式工?   
    2. 外企类,大陆工和非大陆工的差异   
       在外企,差别主要体现在大陆工和非大陆工之间。大陆工工资一般是非大陆工的1/5到1/10。这是合理的。因为外企到中国来投资的90%的理由就是因为你 人便宜,不是因为你是文明古国,也不是因为你有三个代表。人家的要求是合理的。当然,即使是这1/5到1/10的收入,和其他国人相比,仍然是很不错的。 当然,外企工作是很累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那为什么外企还要招聘非大陆工呢?这里你要清楚的知道,主要是因为3个原因:  
    第一,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人来管 理(受法制国家法律约束的人);第二,需要一些精通英语的人(能用英语思考)来管理;第三,需要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来管理。那是否你就只能当大陆工了呢?不是的。你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你也是有机会成为非大陆工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美国留学的原因。当然,仅仅留学是不够的,一定要在美国就业并拿到 绿卡才行。现在很多外资企业的CEO,当初就是在美国做体力工混到的绿卡,然后因为精通两边语言的优势,跨国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代表处,就找这样的人去做 所谓的“首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成为非大陆工,仍然是有可能的。    
    3. 民企类,股份工和非股份工的差异   
        在民企,差别主要体现在股份工和非股份工之间。股份工主要是哪些有使用股份来吸引人的企业中才有,是最初创业阶段加入的员工。例如华为就有相当多的股份工。非股份工则是那些很后才加入的员工,或者是那些很早加入,但对于公司没有什么价值的员工。在经过了创业阶段以后,企业一般就不再需要用股份来吸引初级 员工了,招聘主要就是填补战斗减员——有人走了,就招新的。期权一般用于高级管理者,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大学生就业,因此与它无关。中国大部分民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自身都难保,员工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创业型民企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你决定去民企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创业扩张型的民企,还是补充战 斗减员型的?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三、 职业生涯设计
      从整体而言,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但从个体而言,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其实从上述分析,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象限比较好,哪些象限比较差,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现按优劣程度将其排列如下:   
      1. 外企非大陆工   
      2. 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3. 垄断国企正式工   
      4. 民企股份工   
      5. 外企大陆工   
      6. 雇员   
      7. 竞争国企正式工   
      8. 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9. 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10. 民企非股份工  

    也许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但是要注意,上述情况是对一般情况的总结,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你们那里特别穷,公务员拿不到任何灰色收入等情况。
       好了,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你要记得的是,尽量往高处走。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看长远发展”的说法所弄糊涂。你一定要记住,你站的越高,那么你跳的就越远,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跳的远。不要相信专家们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那不是真的。


    四、具体问题解答   
    1. 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   
       对于公务员,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如果不进编制,即为雇员;对于国企,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他们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你要注意,这里多了一个字:正式“员”工,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要记住,中国的国企和央视是一家的,说的话一定要反着听,不然你一定上当) 你最好是找内部人了解下,这样最清楚。如果不认识人的话,你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多半都是非正式工了。最后,可以询问多久可以“转正”,如果他们闪烁其词,仍然在解释 “都是正式的”云云,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试用期”,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


    2. 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   
       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胡说八道。他们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要看长远发展。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专家。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很简单,在不同公司间,市场形式好的,有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岗位,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同样岗位收入高;在一个公司内部,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 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前途,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
         
    3.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   
       还有一种骗人的说法,是说去小公司更可以锻炼人。这种说法荒谬无比。小公司由于实力不济,往往没有高手级的人才,也无法开展一些需要强大资源才能进行的市场运作。这决定了你无法向真正的高手学习,也无法积累大型市场运作的经验。记住,锻炼打大仗的本领,比锻炼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有价值得多。

         
    4. 白领会失业吗?   
       答案是:“会,而且会大规模失业。”你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国家,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在等待着加入城市就业大军。现在的所谓白领,不过是在吃青春饭而已。等他们40岁左右的时候,大量的新的年轻毕业生能够用比他们低的工资来做同样的工作(估计那时中国的劳工保障法案仍然是不健全的,也没有什么工会来保护他们),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白领失业浪潮。
         
    5. 做专业性的工作,还是做销售?   
       要看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而言,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做销售的潜力;其次,要看是销售的领域是否有技术含量,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去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销售业务。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等,千万不要放弃,机会成本太高了。你要知道,在这个专业领域,没有多少人能够和你 竞争的(眼睛别只盯住每年毕业的那些医学毕业生),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你改行去卖保险,那么将有数千万职高生、失业青年和你竞争,而且很可能你竞争不过他们。但是,如果是在有技术含量的领域,从事市场工作往往是一条捷径。
         
    6. 找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   
      不同的渠道,主要用来发布不同的岗位。例如,招聘网站、是外企招聘大陆工,民企招聘非股份工比较多用的渠道;国企招聘非正式工多用报纸、人才市场;而公务员、国企正式工,则多半要通过内部关系来介绍了。   
         
    7. 找什么样的行业比较好?   
       这里一定要注意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否“对口”。对行业要有提前预测性。现在好的行业未来不见得好。在中国未来5 年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是:微电子、金融、建筑、法律、医药、生化。如果你学的专业正好是这几个,那很好;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你可以考研究生,也可以去做这些领域的市场工作。记住,要做Sales,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业的Sales,而不要去做超市的Sales.

  • 30岁前的男人,需要完成的事

    huoche 发布于 2008-03-31 17:06:56

      1,事业永远第一

      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这句话很俗,但绝对有道理,所以30岁之前,请把你大部分精力放在你的事业上.

      2,别把钱看得太重

      不要抱怨自己现在工资低,银行存款4位数以下,看不到前途,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即使你文凭再高,怎么把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需要一个很长的锻炼过程,社会永远是一所最博大的大学,它让你学到的知识远比你在学校学到的重要得多,所以同样,你也别太介意学历低.30岁之前靠自己能力买车买房的人还是极少.

      3,学会体谅父母

      别嫌他们唠叨,等你为人父了你就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他们眼里你还是个孩子,但他们真的老了,现在得你哄他们开心了,也许只要你的一个电话,一点小礼物,就可以让他们安心,很容易做到.

      4,交上好朋友

      朋友对你一生都影响重大,不要去结识太多酒肉朋友,至少得有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你的朋友,如果遇到这么一个人,就好好把握,日后必定有用,不管他现在是富还是穷.

      5,别太相信爱情

      心中要有爱,但请别说也别相信那些琼瑶阿姨小说里面的山盟海誓,世上本无永恒,重要的是责任,但女人心海底针,心变了,一切都成枉然,你要做的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别犹豫.30岁之前的爱情不是假的,但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真正把握好的能力,所以学会量力而行.

      6,别担心至今还保留初吻

      爱情不在多而在精,别以为自己20多岁还没碰过女孩子就害怕自己永远找不到老婆.以后你会有很多机会认识女孩子,要知道这个社会虽然男人多于女人,但现实是女人其实比男人更担心这个问题.男人30一枝花,你在升值而不是贬值,成熟的爱情往往更美丽更长久,所以不要像疯狗一样看到女孩就想追,学会品味寂寞.

      7,不要沉迷于任何东西

      所谓玩物而丧志,网络游戏是你在出校门之前玩的,你现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这上面,否则你透支的东西以后都得偿还.一个人要有兴趣,爱好,但请分清楚轻重.

      8,年轻没有失败

      不要遇到挫折就灰心,年轻人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失败了,重来过;失去了,再争取别的。错过了,要分析,下次来,要把握;幼稚了,下次,成熟点。不要紧,会好的,哪怕到了极点,也不要放弃,相信一定可以挺过去。不要消极,会好的。曾经的错,过去了,总不能回味在过去。现在的,很好,累完了,很舒服。不要伤,总会有人在支撑你。

      9,不要轻易崇拜或者鄙视一个人

      人都有偶像,但请拥有你自己的个性.不要刻意去模仿一个人,因为你就是你,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要有自信.也不要全盘否定一个人,每个人是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能理解他,也请学会接受.

      10,要有责任心.

      不管你曾经怎样,但请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正直的人.男人要有责任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能让别人有安全感,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我们不要懦弱,但请不要伤害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尤其是善良的女孩,因为这个世界善良的女孩不多了,即使不想拥有,但也请让她保持她美丽的心.

      11,男人的外貌并不重要.

      不要为自己的长相身高而过分担心,一个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男人远比那些空有英俊相貌,挺拔身材但内心龌龊的男人要帅得多.如果有人以貌取人,请不要太在意,因为你不用去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而难过.

      12,学会保护身体

      不要以为现在抽烟喝酒,熬夜通宵也没什么事.那是因为你的身体正处于你一生的黄金时段.30岁以后你就能明白力不从心这个词的意义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也做不了,所以要尽量让自己过有规律的健康生活.

      13,别觉得一事无成.

      你现在还没有资格谈成功,当然如果你有千万资产的除外.一开始太固定的职业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在不断的改行当中,你会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工作.

      14,请认真工作

      即使你现在的工作再怎么无聊再怎么低级,也请你认真去对待,要知道任何成功人士都是从最小的事做起,或许你现在学不到多么了不起的知识,但起码你要学会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这对以后很重要.

      15,请认真对待感情.

      不要羡慕那些换女人像换鞋一样的花花公子,逢场作戏的爱情只是让你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一个人最痛苦的不是找不到爱人,而是心中没有了爱,当你把我爱你3个字变成你最容易说的一句话时,那么你在爱情的世界里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幸福了.爱情没有公平,总有一个人比对方付出得多,即使没有结果,也别觉得不值,因为你的付出不光是为了她,也是为了你自己的爱,为爱付出是很可贵的,赞自己一下.

      16.请留一点童心

      在内心深处,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落里,请保持一份童心,不是幼稚,但有的时候单纯一点会让你很快乐.所以不要太计较得失,生活本无完美.

      最后说一点,学会尊重别人,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所以上论坛看帖子请回个贴,这是美德,花不了你多少时间,哈哈,谢谢各位!

     

    另:

    每天睡觉前坚持做三件事

      1. 今天都干了些什么,那些与课题实验有关,用科学而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记录下来,自认为失败的实验也要认真对待,并找出原因。

      2. 想好并安排好明天要做的实验,千万不要到了明天再准备。

      3. 前两件事做不好,不要睡觉。

      就这样,坚持做,一定会进步很快的。

  •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之后怎么办?

    huoche 发布于 2008-05-16 16:23:59

    地壳如何要摆动身躯

    顾名思义,地震就是地壳的震动,火山喷发、流星影响、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和矿山开发都可能引起,但是最多还是由于地壳运动。其实,我们的地球很不太平,据美国地质学调查,每年共有三百万次地震,如果平均下来,你每数11秒地球便会这里那里地抖动一下身躯,当然,这三百万下的绝大多数都只是轻微一哆嗦,不足挂齿。但像昨天那种晃动半个亚洲,其后果必然震惊整个地球。

    大家都听说过“地震带”,为什么地震专爱骚扰某些地区呢?这得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板块构造学说”说起。地球最上层的岩石圈并不是紧密连成一片,而是几个坚硬而独立的单元在软流圈上漂,彼此似断非断,还有相对滑动,是为“板块”。

    如同国家边境最易发生冲突,各个板块相接触的地方也是地质上最活跃的地点。可以想象,板块间相对运动有三种:彼此远离则拉扯、彼此靠近则挤压,或者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在交接处发生扭曲。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是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某些文献定义为四种):正断层 (normal fault),负断层(thrust fault)和平行断层(strike-slip fault)。尽管原理各异,三者却有共性,那便是巨大能量在断层的扭曲之下蓄势待发,当断层间摩擦力较大,断层想要动却被迫固定下来时(locked) 最为明显,这便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们继续想象,地壳的火气憋得越来越大,当里边的压力终于大于断层两边的摩擦力时,地壳便获得动能,猛烈地哆嗦开来。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在板块交界处这种扭曲最容易产生,而一个小断层扭曲了,旁边的也不得安宁,因而最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断层带”,一震起来,一传十世传百,于是短时间内震动便很可能连成一片。在我国青藏高原那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推挤,于是形成了地质活跃区;而在东南沿海,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更是从不肯相安无事,是另一个地震多发区。

    实际上地震不仅仅发生在板块之间,在十七世纪的美国曾以密苏里为中心发生过一场震撼数州的地震,一百多年后,科学家才发现它的始作俑者——竟是一个蓄谋了六亿年的断层!

    地壳回响——地震波

    如果地壳不能用地震波将愤怒的消息传播开去,那么地震的威力要大打折扣。当然这只是美梦罢了,正如我们看到水波而知道液体传递震动,固体同样如此。在介绍两种地震波之前,顺便区分两个概念,我们说汶川地震的震源在地下10千米,指的是地壳中矛盾冲突始发地距离位于地表的震中汶川县的垂直距离,于是你知道“震源”不同于“震中”。

    回来说地震波,它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前一种又可分为“纵波”及“横波”。“纵波”即“primary wave”,便是常见的P波,其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由于速度较快、最先达到震中而得名;同理,“横波”的震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只能在固体中前进,遇到液体便会停止下来,是随后袭击震中的“secondary wave”,我们简称为S波。

    两种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面波(Love Wave,L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在地表传播时会像水波一样让地面上下晃动,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由于S波速度最慢,因此我们一般感到地震总是以递进式发生,即最猛烈的时刻总是最后阶段。

    尽管P波和S波的传播速率随介质而改变,但是二者速率之比却总是1.7,这一比例被地震仪记录下来后,常常被用于计算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地壳,你是小怒还是大怒

    新闻说:“四川汶川地震7.8级”。当你看到这个数字,除了意识到这属于“大怒”,还看出什么?其实这个“7.8级”,完整称呼该叫“里氏7.8级”。这一标准是1935年加州理工大学Charles Richter和Beno Gutenberg给著名的加州地震量身定做的标准,他们为了让其值不为负,特意跑到距震中100千米处测量,并把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记录到水平位移1微米称为0级地震。

    当然,这个“0级”的命运同历史上定义的众多“最大”及“最小”一样,现在地震仪的精度远远超过当年,记录下负级地震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地壳哪怕微微一怒,也会被地震仪记在账上。里氏震级是一个对数值,这意味着8级地震的地震波幅度是7级的十倍,而能量释放则达到 31.7倍。当然,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强烈地震不胜枚举,不过在里氏震级的历史中,最大只有9.5级,多数都小于3级。

    里氏震级描述了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而另一个标准“烈度”则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然而不同地区的烈度却有所不同。

    这便是用罗马字母表示的麦加利地震烈度(Mercalli intensity scale)。这个标准相当依赖于主观标准,比如“室内少数人在完全静止中能感觉到”为III度;最大的XII度,则是“房屋建筑普遍破坏,山崩地裂,地形改观”。这也是为什么地震结束,科学家马上可以报告震级,然而不同地方的烈度,却要他们等有功夫了,跑到不同地方询问目击者才能总结出来。

    地球,我们偏不束手待毙

    如果生活在一百年前,那么我即使是地质学家也未必能写出这么一篇文,可见科学家对于地震的了解进步了多少。然而有些令人失望的是,人类对于预测地震仍可说是无能为力。

    自然,敏感的地震仪可以感知地震波先锋,这时候我们可以大喊地震要来了,但这基本没用,除非你能在几分钟之内把全县武装起来。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同样可以看板块活动和断层活动的大趋势,但可想而知,这种预测估计比海中间一个小岛的天气预报还要不准。现在可以称得上准确的预报只是针对余震,科学家凭着在历次地震中总结的余震不同形式,再加上对当地地形的分析,多少可以“事后诸葛”。

    (前边废话了两千多字,终于还是要履行诺言……)研究的事情科学家来做,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身边的人,说伟大点,这也是为减小自然灾难中的人类伤亡做了贡献呢。下文(选符合中国国情的)摘抄自加州消防局的防地震手册。

    地震中:

    1.如果你在室内,钻到桌子下边,没有桌子就靠近内部的墙壁,直到震动停止。远离窗户(玻璃有时会飞出好远)、书柜、冰箱、镜子和其它悬挂物件。如果你一定要移动位置,最好一直保持头上方有防护和遮挡。不要乘坐电梯。

    2.如果你在室外,到四处无物处,远离树木、标识、高大建筑和电线杆,小心可能从建筑物飞来的砖头和玻璃。

    3.如果你在开车,停下并呆在车里直到震动停止。不过要注意不要停在过街桥或电力线下。

    4.如果你在剧场,坐在原位别动,用双臂防护头部。直到震动停止才有秩序地出去。

    5.注意不要让孩子害怕和担心,尽量避免黑暗、孤独。

    6.如果着火,在火源和你之间关上尽量多的门,用棉被之类堵住门缝。让救火员知道你的位置,打电话或把明显物品悬挂在窗户上,但是小心破碎的玻璃。如果外边有浓烟,关上窗。

    地震后:

    1.检查自己和旁人,急救优先。

    2.保持镇静,并稳定他人。

    3.小心碎玻璃。

    4.灭火,检查煤气、水和电线,如果受损,关掉开关。如果煤气泄漏,不要用任何可以引起火星的物品(包括电钮)并打开窗户。

    5.如果有广播,打开广播并收听急救公告(我真的不知道我们有没有?)

    6.不要试图进入受损的建筑。

    7.如果没有水储备,最好能想办法用化学药剂或过滤器过滤自来水引用,如果连自来水也没有,用马桶储水箱的水,不要用坐便器里的水,可能已被污染。

    8.如果你的孩子出现地震后的恐惧症,试着和他谈心,交换你们的感觉,告诉孩子他们是安全的,经常抱着你的孩子并在晚上更多陪着他,允许你的孩子因为丢失的玩具等小东西而伤心抱怨。有时候,成年人的心理困难可能更大,多和亲人谈心,更注意身体健康。

    平时:

    1.记好紧急电话并告知家里所有人员。

    2.急救药常被:消炎药(包括外用和内服)、止痛片、腹泻药、眼药水、耳鼻滴水、双氧水、皮肤消毒喷剂、绷带、医用手套、口罩、冰袋或热敷袋(应该可以买到,揉一揉就改变温度的)、棉花、胶布、夹板。

    3.生活紧急物品:干粮、罐头食品、现金、饮用水(非常重要,因为城市供水会在地震中收损,一人至少保证19公升,你的宠物也算一个)、灭火器(这个虽然不符合我国国情,我还是觉得很重要)、指南针、应急灯、帐篷、防水布、绳子、火柴、广播、睡袋、娱乐设施(家庭相片、笔记本电脑、喜欢看的书、游戏)

    写到“娱乐设施”,就又想回到早上和猛犸、兔子讨论时,他们二人同时说到的一条自救须知,大致意思是是否有强烈的求生欲是最终存活下来的关键。让我上升一下吧,我想,自然灾害和每个人的命运相关,因为自然面前人人平等,你也许就只是今天的幸运者。我希望正在承受病痛和灾难的人知道,有千百万人在关注他们的命运,愿意成为他们心里的支柱。祝福他们心里的希望之火不熄,祝福他们平安。(文/美国芝加哥大学 刘旸)

  • 千名CEO聚会奥运 盖茨现身水立方看游泳比赛

    huoche 发布于 2008-08-11 09:58:51

     

    图为比尔·盖茨与妻子观看游泳比赛(图片来源:新浪体育)

     

        8月10日,比尔·盖茨为选手的出色表现鼓掌。当日,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继续进行。 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比尔-盖茨上午现身水立方看游泳比赛

        8月10日中午消息,前天(8日)晚上看开幕式、昨天看沙滩排球,今天上午,有记者又拍到比尔-盖茨和家人出现在了水立方观看首场游泳比赛,还为选手们鼓掌加油。

        刚刚退休后的比尔-盖茨果然清闲下来,早早买好了票来北京看奥运。除了现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外,盖茨一天也没闲着,昨天有媒体拍到他与家人出现在了沙滩排球的现场,并且同意观众与他合影,随从也不阻扰,显得非常平易近人。

        今日上午,新华社记者又在水立方举行的首场游泳比赛中拍到了盖茨与家人。看到精彩的地方,盖茨不忘鼓掌为选手加油,至于他是为美国选手加油还是为冠军韩国选手朴泰桓或亚军中国选手张琳加油就不得而知了。

        据了解,盖茨计划在13日短暂离开北京,飞往香港观看马术比赛,然后再回到北京看奥运。他看比赛的日程安排,由于是私人行程,外界无从得知,只能事后根据媒体抓拍来判断。(立雄/新浪科技)

        9日:比尔-盖茨拎包看沙排

        一入沙滩排球场,拉拉宝贝儿劲舞正欢,这是她们第一次亮相。场内观众,可以用热血飞腾来形容,呐喊声几乎淹没了场内扩音器的声音。田佳、王洁2:0干净利索地拿下瑞士队,毫无悬念。可赛场外,一个大悬念揭晓:比尔·盖茨来了。 (京华时报)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搭私人专机到京

        新婚不久的郭台铭把观看奥运作为他与新娘曾馨莹欢度蜜月的特别方式。8月6日,他与母亲及新婚妻子搭私人专机来到北京看奥运会。据台湾媒体报道,郭台铭搭乘的是顶级飞机“湾流G4”,一架要价10亿元新台币(约合2.22亿元人民币)。他去年就已经下了订单,上个月才拿到飞机。(广州日报)

      华人首富李嘉诚北京看奥运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为了亲赴现场观看前晚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香港多名富豪不惜耗巨资,租下国家体育场“鸟巢”最高级别的贵宾包厢,以跻身这一超级贵宾大派对。

        北京奥运开幕盛会门票难求,据香港《东周刊》报道,北京只派发了300张VIP门票给香港政商界名人。除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外,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及律政司司长黄仁龙以及行政会议十多名成员,也获得开幕礼门票。

        报道指,为了观看京奥开幕式,香港多名富豪家族包括长实主席李嘉诚、恒地主席李兆基、新地郭氏家族,以及已故爱国商人霍英东儿子、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等,特地租下了“鸟巢”最大最高级别的包厢观赏奥运会开幕式。

      包厢供不应求

        据了解,“鸟巢”只有89个包厢,每个包厢大约可以容纳40人,费用是250万(人民币,下同,50万新元)。虽然包厢供不应求,但香港这四名富豪可以租到包厢,据悉是因为他们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有相当大数额的捐献。

        其中,霍家及李家(李嘉诚)分别给水立方工程捐出2亿及1亿元人民币。此外,新地郭家也捐钱捐物给水立方,故也能租用包厢观看开幕。

        香港《经济日报》昨天报道,不知是否机位难求,李嘉诚前天早上八时只是乘坐港龙班机进京,而并非私人座驾。据同机者目睹,坐头等的李嘉诚带同两名保镖、媳妇王俪桥(前名王富信)及长孙女;长子李泽钜则稍后才北上。

        同机的名人还包括香港新世界集团第二代接班人郑家纯、行会成员李业广等等,全机爆满,皆是为了往京朝圣看奥运。

        至於由恒地主席、“亚洲股神”李兆基领军的“百人兵团”,前天下午已抵达京城;李股神连日来将很忙碌,首先他将在北京马会设宴款待逾百名宾客,此外还会以北京荣誉市民的尊贵身份,现身京奥运开幕庆典。

    “大腕”的派对:千名CEO出席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成为在华设有业务或是计划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2008年所不能错过的大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用汽车总裁瓦格纳、法国家乐福集团总裁迪朗、麦当劳总裁吉姆·斯金纳、沃尔玛连锁公司CEO斯科特、摩托罗拉总裁格里格·布朗等人悉数到达北京,观看奥运会。

        除出席开、闭幕式精彩演出外,CEO们还将根据兴趣爱好观看个别场次的比赛。届时,我们将在中美篮球的赛场上看到比尔·盖茨为自己喜爱的球星叫好。家乐福全国媒体经理陈波也向本报记者证实,参加完开幕式后,总裁迪朗将前往青岛观看帆船比赛。

        奥运会是运动员无法拒绝的舞台,也是跨国企业的CEO们洽谈商务的绝佳平台。娱乐休息之余,会见客户、洽谈业务、召开董事会也是这些商业巨头奥运之旅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北京奥运会无疑已经成为当今最大的商业契机。

        由于中国市场在全球地位日渐重要,跨国企业对于中国近年最大的盛事北京奥运会无不积极拥抱。有人预计,此次来华的企业CEO人数将超越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1000人规模。

        相信8日开幕式结束后,CEO们之间又将增加一个新话题——“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了吗?”

        千余名CEO聚会奥运

        7月27日,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公务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新公务机楼,就此拉开了“大腕”们抵京的序幕。

        与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来自全世界的数千名运动员和80多位国家元首相比,这些跨国公司的高管们同样吸引了人们的视线。首都机场在繁忙的飞行空域中,将划出专门的区域,为这些商业巨头们的私人飞机让道。

        8月7日,刚刚退休的比尔·盖茨与他的妻子梅琳达及子女也抵达北京。早在一年前,盖茨在谈到中美两国各自的体育优势时曾笑称:“如果是乒乓球比赛,当然是中国获胜。如果是篮球,我赌美国能赢。”相信8月10日中美男篮的首战,坐席上肯定少不了盖茨的身影。此外,他还计划现场观战乒乓球比赛。

        另外,英国石油首席执行官唐熙华、黑石集团执行长史瓦兹曼、英国特易购执行长莱西、AMD新任首席执行官梅耶都将出席北京奥运会。当然,北京奥运主要赞助厂商,包括阿迪达斯、麦当劳、可口可乐、大众汽车、通用电气等厂商的执行长都将亲自出席奥运。他们不仅要看比赛,还准备借机召开董事会,并且安排会见客户、雇员和合作伙伴。

        随着各大公司的高管们纷纷来京,出席北京奥运会的业界精英达到1000多人,堪称体育达沃斯。

        奥运搭台经济唱“戏”

        这些跨国企业的CEO来到北京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观赏奥运赛事。

        新闻集团董事长兼CEO默多克一家早早就抵达北京,为周末奥运开幕式做准备之余,他还参观了公司旗下社交网络MySpace.CN北京总部,并在与员工交流时表示,希望MySpace.CN用户数在两年内达到5000万人,在中国市场争占第一。

        8月4日下午,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利用不少政界名人与富豪都来北京看奥运会的机会,邀请前来北京看奥运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与MySpace.CN网友们会面。布莱尔、邓文迪等人与网友就绿色奥运、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网络社交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8月7日,提前抵达北京的沃尔玛总裁斯科特前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以该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召开了董事会议。而家乐福总裁迪朗的行程安排中,除出席开幕式和9日赴青岛观看帆船比赛外,他在京期间还将受北京市委顾问团的邀请,出席一系列商务活动。

        记者通过公关公司了解到,美国通用电气总裁杰弗里·伊梅尔特8月18日将抵达北京。作为奥运会赞助商,杰弗里·伊梅尔特邀请了公司全球的大宗客户一起观赏奥运比赛,并亲自出席奥运会闭幕式。美国通用无疑是想通过与北京奥运会的合作,利用奥运公关,在大客户面前树立自己良好的商业形象。

        一边欣赏着精彩的体育赛事,一边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公司新闻发布会、股东大会和客户见面会安排等等,这些跨国公司高管们此番奥运之行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北京奥运为他们搭建的舞台,利用奥运会契机树立商业形象和抢占商业制高点,才是他们此番中国行最大的目的。

        看准中国机会

        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参加此次奥运会的跨国企业CEO人数将远超瑞士达沃斯年度世界经济论坛的商界领袖人数。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长久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国家。如今对一大批公司的发展和盈利能力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尤其是眼下美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之际。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市场,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汽车、个人计算机市场。今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正在成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发展中大国。

        沃尔玛CEO斯科特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之一。中国的这种“崛起”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特别是长期低迷的世界经济要有新的发展,需要依赖中国的牵引作用。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不仅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会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据了解,中国是沃尔玛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从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拥有100多家连锁店,未来将发展更多的连锁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约翰·赖斯日前表示,仅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望为通用电气带来8亿到10亿美元的销售额,他表示非常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仍将以10%的惊人速度增长,因为中国经济的覆盖面十分广阔,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刚刚进行了一半。

        北京奥运会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体育赛事本身,成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大人物们的一次大聚会。正如英国广告传媒公司WPP集团总裁索莱尔所言,对于那些希望未来20年在世界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司来说,抓住了中国机会就等于是抓住了未来。(来源:华夏时报)

  • 麒麟牌午后红茶在澳大利亚检出三聚氰胺

    huoche 发布于 2008-10-08 10:47:05

    麒麟牌的午后红茶在澳大利亚检出三聚氰胺,昨日,广州部分超市及便利店对其下架。但厂家强调产品安全,表示并没有发布召回通知。此外,三元奶粉、乐芝饼干、旺仔牛奶等被指检出三聚氰胺,生产商也作出回应。

    麒麟联系人欧阳先生表示,公司并没有发出召回通知,下架都是超市自己的行动。他又称,公司并没有将产品直接销售到澳大利亚,事发后麒麟已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罐装和500毫升瓶装,未检出三聚氰胺。

    昨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三元一批奶粉日前也检出三聚氰胺,并被国家质检总局在普通奶粉三聚氰胺抽检中公布,标志为“迁安三元”。昨日,广州宏城、胜佳等多家超市表示并没有经销三元品牌的奶粉。三元公司联系人对本报表示,这批次问题奶粉为3.3吨,一直在工厂封存,并没有流出市面。

    本报昨日报道韩国卫生当局在乐芝饼干中检出三聚氰胺,卡夫公司主动联系记者表示,该问题产品不在中国销售,并且大部分乐芝饼干不含有牛奶成分,目前正在对公司使用源于中国的牛奶原料进行全面检测。

    关于“旺仔牛奶”被斯洛伐克卫生当局检出含有三聚氰胺,旺旺发表声明称,从未出口产品到斯洛伐克,质疑产品非法进口。

  • 治疗颈椎病秘笈 看后就见效 多看多健康!

    huoche 发布于 2008-12-09 19:29:27

  • 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

    huoche 发布于 2007-10-25 13:59:16

    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充满了蓄势待发的豪情、青春的朝气、前卫的思想,梦想着丰富的待遇和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社会毕竟是一所包罗万象、喧嚣复杂的大学校,这里没有寒暑假,拒绝虚假和肤浅,更拒绝空想和庸碌,难以预告何时开课何时放学。


    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以下是一些先行者积累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好好地遵循、把握这些忠告和建议吧,比起所学的课堂课程来,它毫不逊色!


    1. 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2.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3.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 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着,无法进去。于是它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终于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己吃得太饱,怎么也钻不出栅栏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做这样的狐狸。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 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6. 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7. 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 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10. 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生活富足了,环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夹里那张看似薄薄的单子。


     

  • 研究生导师的自白

    huoche 发布于 2007-10-26 18:07:15

     

    推荐这篇文章,看后感觉原来当研究生导师也是很不容易啊。可惜不知道这位导师是谁。
    俺是怎样做研究生导师的

    研究生导师现在被普遍称为“老板”。这实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照俺看来,所谓的导师,就好比一间个体企业的老板,只不过,老板的终极目标是发财,而导师的终极目标就多了,做学问、做官、发财……既取决于个人的定位,也和大环境有关。
      先说做学问。这是部分导师的终极目标:五六十岁的导师,每天坚持看两小时最新文献,每周和研究生讨论研究进展,乐在其中的,不是少数。也是其余老师的阶段目标:any way,做官和发财,还是要建立在做学问或者做过学问的基础上。“科学家是越老越值钱”,七十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再说做官,人文社科,特别是做经管、法律、政治、哲学等方向的教师,进可攻,退可守,从智囊团走向前台,从“处江湖之远”,到“居庙堂之高”,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建议参看中央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的名单。
      最后是发财,以工科、经管的教师为代表。俺每天骑车都要经过经管学院的停车场,满眼都是别克雅阁帕萨特,曾经安慰自己,这些应该是MBA学生的座驾,可事实上,那都是经管学院教师的;而真正发大财的,恐怕应该是那些自己开公司的工科名教授吧。
      有选择余地的是老教师和名教师。至于俺这样的青年教师,似乎还没有精力考虑做学问之外的其他事情。去年,北大出台了职称评定的新方案,俺们学校除了跟进还是跟进。
    辞职,学校不会挽留,人事处的抽屉里,有无数海龟博士的简历;下海,俺一介书生,既无魄力又无能力;到外企做research scientist,既乏学术自由,同样亦有裁员风险;于是只好在解聘大刀的挥舞之下,紧赶慢赶朝前奔。
      
        (二)
      既然可以类别成一间私人企业,面临的压力,首先就是活下去,然后就是发展壮大。 俺还不是博导,所以每年招两个硕士生,一共六个,另外有四个博士生,挂在其他博导名下,其实也归俺指导。所以,俺需要解决十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里头难度不小。
      首先是俺的问题。为了确保教职,俺必须每周上三、四个学时课程,这还是最少的,因为俺是所谓的研究型教师。为了上课,每周还必须备课六小时左右。为了达到理工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每年必须保证十五万科研经费,或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合计10.0以上。
      其次是学生的问题。因为是做基础研究的,学生体谅俺,只要求解决基本生活保障。 这在本城,大约是月入一千元左右;俺们学校尚未招自费生,每月还能给研究生发两三百的津贴,所以俺每月需要给每个学生发七八百科研补助,每年合计约十万。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就读期间,完成论文方面的指标。这并不难,硕士生是一篇核心期刊,
    博士生是一篇SCI加一篇权威。不过,如果他们希望申请出国读博或做博后,更多更好的论文是必要的。
      为了满足俺和学生的论文要求,必须提供最低限度的科研设备和耗材。俺的学科,对设备的要求不算太高,每年在设备更新和折旧上的投资大约在十万左右,但对实验耗材的要求就比较高,每年也在十万以上,而且,要看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有一个笑话,说是最受欢迎的研究生是聪明勤奋又能出成果的,其次是不勤奋但能出一些成果的,再次是懒惰的,最怕是勤奋而又不出成果的。
      然后,俺和学生们还需要参加一些比较知名的国际会议,需要出差,因为俺不在首都,可是多数课题都来自北京,还有七七八八其他费用,每年也在十万以上。
      综上所述,俺一年到头的主要任务,就是筹集四十~五十万的科研经费,解决俺这十多口人的温饱问题。
      
      (三)
      一年到头,俺的主要工作都以科研项目为核心。在所有的科研项目中,最为基础的是所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NSFC。负责过NSFC项目,是多数大学晋升教授的必要条件。每年,基金委收到近三万份项目申请,批准约六千项。基金委有六七个学部,每个学部有若干个学科,每个学科每年的资助数目在一百项上下,有多有少。
      申请NSFC的竞争压力是最大的。不幸的是,俺的学科很大路,是个综合性学校都有,还有科学院、军队和不计其数的地方性科研机构。另外,NSFC的面上项目,资助额度并不高,平均二十万左右,而一个项目的周期为三年,因此每年的资助金额还不到七万。
      虽说NSFC的性能价格比不高,但是它带来的学术声誉还是很诱人的,每年二、三月份正是NSFC的申请季节,俺现在就是一边写基金申请,一边给俺的帖子灌水。
      一个NSFC的项目离解决俺们的生存还差很远。幸运的是,俺的学科既算得上是前沿领域,又算得上是基础研究,因此和科技部的两大国家级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简称863,还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简称973的,多少还能搭一点边。这些项目的资助额度比NSFC大很多,每年每个小项目有数十万到上百万。但是,问题在于,这两个计划都是以五
    年为期的,开始时不能挤进去,中途想要插队,难度就太大了。因此,不能作为俺这个公司的正常收益,只能作为计划外的营收。
      好在除了所谓的国家级项目,还有省部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会低一些,而且,如果能够混个脸熟,后续的项目还会更方便。因为省部级项目取决于学科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经济实力和需求,俺就不多说了。
      上面的项目都是所谓的纵向课题,与之对应的是横向课题,就是来自企业的项目。不过,对俺们这样的小青年来说,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以纵向课题为主。毕竟,做纵向课题,是求名;做横向课题,是求利。名利双收,就算得上是名教授了;对青年教师,二者不可得兼,舍利而取名也。
      谢天谢地,俺升成硕导之后这几年还算顺利,到目前为止,还能支付俺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费。但是,经费的利刃,始终在俺的头上悬着,哪一天资金链断裂,哪一天就破产倒闭,俺就要被扫地出门,下岗再就业。
      
      (四)
      说说俺的工作时间。俺还算卖力,但也不是特别勤奋,每天的工作时间大致在十小时左右,双休日基本上休息一整天,春节休息半个月,黄金周陪陪孩子,暑假是做项目的最好时机,因此每年的工作日在两百七十天左右,合计每年工作两千七百小时。
      然则俺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呢?大头之一是科研项目申请、研究进展、结题等种种事务性工作。
      某国外教师在主页上自称proposal writer,俺深以为然。为了保证每年获得两三个课题,俺每年至少必须写五六份项目申请,简称proposal。
      各类项目之中,俺最重视的是NSFC。除了能带来学术声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NSFC的项目性质是“自由申请”,就是说,俺们只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就可以自由提出感兴趣的课题,去打动同行评议专家的芳心;而其他种类的项目大多采用招标的形式,不能自由
    选题。因此,这就是俺们所能享受的主要学术自由。
      项目申请书的格式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说明俺的选题是很有研究价值,俺非常熟悉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能够提出一个有创新又比较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能够确保一定量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和基础,等等。这里的科研成果,对NSFC或者973,以学
    术论文或者专著为主;对于863和省部级课题,还要求专利、新材料、芯片、软件等。
      写申请书需要作许多前期调研。俺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自己未来感兴趣而希望转移的方向,国家目前重点培植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果是招标的课题,俺还需要考虑课题和俺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没兴趣的坚决不申请,俺可是很有骨气的:)当然,差距太大的,俺也不可能拿下。太大的题目俺也不敢申请,首先是难度大,
    怕砸了小店的招牌;其次,俺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如果真的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俺现有的人力资源不够,势必大肆扩张,三年之内又不能裁员,风险实在难以预料。
      然后就是通读各类有关文献,上网检索最新进展和专利,提出研究方案。这里的关键是要提出合理的研究目标,太高了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太低了不容易拿到项目。
      俺认真写一份proposal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两份就是四百小时。顺利的话,俺就金盆洗手,明年再来;否则,俺还得做些小修小补,等到别的口子有类似课题招标,俺就再投一把。
      课题执行期间,俺必须按时提供各种年度报告,季度报告,现在还有月度报告。课题执行过程中和结题时要接待若干批领导专家考核和验收。领导专家来了还要接待。可怜俺本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嗜烟酒一书呆。。。所以,尽可能的情况下,俺不申请本地项目,平时打打电话发发mail,偶尔上京赶考,也就罢了。
      小结:课题申请五百小时,书写报告两百小时,其他两百小时。恰好占用俺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
      
      差点都忘了,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俺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俺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当年俺找工作,曾经向自己的老板请教,高校和研究所,哪一个更好。他老人家给俺指点迷津:在研究所,要是做不出成果,那就只好走人;在学校,实在做不了研究,还可以专门教书。不想若干年后,改革的春风吹来,俺们的后路就毫不客气给切断了,这是后话。
      说实话,俺对教书没多大兴趣,也不认为大学课堂上能学到多少东西,无非启蒙而已。俺们校长常说,大学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是甄别人才的地方。俺学校对教学的要求不太高,也没法高,因为教学的质量很难量化评价──曾经一度以学生评议的方式给教师打分,公认的名师得分居然不高,排在前列的都是心慈手软、打分宽松的。
      不过,俺比较虚荣,没事经常上学校的BBS,偷窥学生们在背后对老师的议论,要是有人夸俺英明神武,俺就心满意足;要是有人说俺猥琐,俺就吃不香睡不甜。所以俺上课还算认真,有那么一点点表现欲。
      俺每周四节课,分两次上。和研究生教学不同,理科的本科教学较少互动,所以俺必须从头到尾一个人唱独脚戏。这实在很辛苦,俺没少吃金嗓子喉宝和胖大海。
      俺特别崇拜教理论的某些老先生,平时从不准备,上课时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纸片,往黑板上抄两个公式,然后就刷刷刷写出大段大段的推导,那真是叹为观止。还有教外语的老先生,从来也不带教材,整篇课文是倒背如流。俺就不行,教过几年的课程,俺照样每次都要备课。另外,每年都要添写新的讲义,现在还需要抽空编写课件,所以俺每周至少
    要在教学上投入十小时的工作量,合计每年四百小时。
      对于教学,俺还有一点私心。上过一学期的课程,对班上的学生,大致能有一些了解。因为俺是小本经营,小店不养闲人,最怕就是招了既不能干也不肯学的研究生,所以俺必须亲自担纲HR之职,每年吸引若干本科生加入俺的lab,指望能从中挑出两三个可造之材──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俺不是名师,就特别期望能高徒出名师。可惜的是,俺在学校
    是小字辈,在国外高校和产业界缺乏人脉,无法为研究生的出国和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所以最好的学生都有其它选择,好在跟了俺的,也都还是不错的学生。
      
      (六)
      招徕了业务,招聘好员工,俺家小店开始进入营运阶段。
      首先,为俺的每个课题成立项目组──其实一般也只有两个,再根据研究兴趣把学生分到两个项目组里,每人做一个小方向。
      俺的两个项目组每周都要组织一个讨论班。内容无非两类,一方面讨论具体的项目进展,另一方面读一些和课题有关的新论文、新著作。大致上,在项目的起步、中期考核、结题阶段,俺们要比照项目合同书,一条一条检查研究目标的执行情况。其它时候还是以讨论文章为主。
      讨论班上主讲的自然是研究生。俺的表现,据总结,有时好比岳不群,从头到尾温文尔雅道貌岸然;有时好比莫大先生,耷拉着眼皮猥猥琐琐蜷在椅子里,突然眼睛一抬,精光四射,学生就知道,有破绽被俺捉住了。不过好像还是莫大比较受欢迎。
      讨论论文也是俺指导学生的主要手段。乍一看,俺和学生的目标不一样:俺需要按时完成课题任务,交出规定的研究成果;学生需要完成规定的论文。但因为俺基本上只承担纵向课题,交帐的成果也以论文为主,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冲突。
      俺们学科对实验要求很高,所以出论文不是那么频繁。学生有了idea,实验结果还可以,俺们就开始讨论论文的框架,如何突出创新,如何提供更翔实的数据,如何和现有方法对比。初稿出来后,俺要改两三次。比投稿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现在的博士论文都需要盲审,硕士论文也需要抽检,所以半点怠慢不得。
      论文的署名是很慎重的事情。有个网站叫新语丝的,特别喜欢抓学术腐败。有位顾老先生,在博士生的论文上随便署了个名字──或许是学生自己填的也未可知。后来揭发出来是抄袭,老先生很是狼狈不堪。其实,那种档次很低的会议和期刊文章,就是一百篇,也未必能被他老人家放在简历里。俺还年轻,名声最重要,只有在俺全程指导下的文章,
    俺才放心地挂个第二作者;有些学生自发写的文章,俺不了解的,连作者都不敢挂。
      俺们做课题好比工厂流水线,需要按时出产所谓的研究成果。对这样的订单式研究,俺们同事都颇有非议,idea实在不比零件,需要时就能冒出来,实现或者验证一个idea, 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事先又哪能估计出来。可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争取后续课题,又必须按期拿出产品,俺实在觉得头疼。
      到了课题结题的关键时刻,俺经常得把铺盖搬到办公室,担负起拿摩温职责。学生要是发牢骚,俺就建议找架台秤,比一比看谁更像芦柴棒。有时半夜巡视,女生趴在仪器旁 ,一边打盹一边等数据;男生在楼道里一边逡巡一边吸烟解乏。俺心里虽然感动,可话一
    出口就成了“结果出来了吗?”。
      小结:讨论班每周五小时,每年两百小时。至于论文,博士生写得多些,硕士生写得少些。一年下来约莫有二十篇,俺平均每篇花十小时,也需要两百小时。拿摩温就算一百小时。这样,俺每年指导研究生的时间是五百小时,平均每人五十小时,平摊下来一个星期也就是一小时罢了。
      
      终于绿脸了,多谢列位看官捧场:)
      
      (七)
       课题和学生占去了俺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剩下的三分之一,也不是都能让俺自由支配──因为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工作。
       俺每年总要参加三四次学术会议,国内国外都有。一方面是同行交流,另一方面是混个脸熟。会议结束后总能安排一两天旅游,这是俺的主要休闲活动。
       在论文评阅的季节里,俺得看一些其他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虽然是盲审,但因为同行之间都比较了解,所以看了内容多半就能猜出导师是谁。除了实在不忍卒读的论文,多少总能pass──俺至今还没有当过杀手。但太差劲的论文,导师面子上须不好看,所以俺们特别怵论文盲审。
       在座的研究生都知道,论文投稿要交审稿费。本学科的权威期刊,俺都还是审稿人。 隔三岔五,俺就能收到一张几十块钱的小汇款单,还有通过挂号信或者email或者寄来的论文。这点外快赚得不容易,文章好坏不难判别,难以确定的是原创性,俺看过的论文虽不少,还是经常要检索CiteSeer。
       俺并没有一官半职,却也要参加不少社会活动,从可研论证项目鉴定到论文答辩政治学习。比较搞笑的是所谓的外事活动,学校差不多每天都有外宾,外事处懒得很,来了瑞典教授就找去过北欧的教师接待,来了研究组合论的就推到数学系,来了女权运动分子就要找女教师!
       现在不少大学的考研分数已经出来了,月底就是复试。这里俺多说几句。
       从前的研究生是等额面试,不过走个过场。现在改成差额,自然就慎重多了。俺们的招生名额有限,研究生是招进来干活的,不是做摆设的。所以,如果谁在面试中被淘汰,那就说明,和其他人相比,他不能充分显示出做研究的潜力。
       面试中,俺们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和口头表达,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学生写论文的水平。另外,还要考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有条件的话,再考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对跨专业的考生,俺们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初试高分,复试出局,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仪表,自信大方总归不错。
       招生中难免有走后门递条子的现象。俺们练就了太极拳,既保证公平,也不得罪人: 要是招十个人,俺们就把有关系的排在第十一名,让他的后台去找扩招或者特招名额──这样至少不妨碍前十位学生。
       小结:会议二百小时,论文一百小时,乱七八糟非学术活动二百小时,合计五百小时。和其他教师,特别是成名成家的相比,俺的社会活动已经算少的。 

  • 音乐咖啡

    huoche 发布于 2007-10-30 20:12:54

    喝着咖啡,听着音乐。

    头有点晕晕的,

    是我醉了吗?

    我不懂。

    反正感觉怪怪的。

    爱死了canon这个音乐。

    夹着jakson的heal the world,

    竟然听得不觉得乱,

    不小心笑了出来。

    音乐杂了,确实有点乱,

    好难得的这种一边写文字,

    一边感受的心情。

  • “啃老考研”亟需“心理断奶”

    huoche 发布于 2007-11-08 14:15:56

    大连一名小伙明年即将大学毕业,他决定报名考研究生。但家里因供其读大学已没有积蓄,再也供不起研究生。于是他给残疾母亲找了一份刷厕所的工作,还说,腿上有残疾的妇女也就能干保洁了,逼其用工资供自己上学。(10月9日 新商报)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这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已经为儿子付出了很多,然而伴随着儿子的长大成人,这一切非但没有结束,甚至还将意味着更多。当儿子通过电话不无得意地告诉她,“你攒好学费等儿子的好消息吧”的时候,很难说清楚喜悦与苦闷究竟哪一种情绪会占据上风——身有残疾的她如何去“攒好学费”,早已不堪重负的开支是否算得上“好消息”?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加重了经济负担的话,儿子所下的“残疾妇女只能干保洁”的定义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打击。然而,任劳任怨的母亲显然无暇顾及这些,当儿子陶醉于自己一手炮制的“好消息”的同时,她的母亲只能默默打点着远足的行囊。面对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伟大与自私、温情与冷漠,一切都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不由得使人不胜唏嘘。


    儿子向母亲伸手的理由冠冕堂皇——报名考研究生。实际上,这也正是许多不愿就业的大学生向父母要钱的最佳借口,而这样的借口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没有哪个家长忍心置子女前程于不顾,即使这位贫寒且身有残疾的母亲同样也不例外。类似毕业不愿离开学校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由此还引出了一个不太好听的称谓“赖校族”。所谓“赖校族”,既包括为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派”;也包括不愿离开学校的“恋校派”;同时还有求职不满意或遇到困难、回校再谋出路的“不就业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选择“赖校”,“赖校族”都难以逃脱“啃老”的嫌疑——虽然已经成年,并且具备了谋生能力,但仍未“断奶”的他们依然要靠父母供养,不过是把“啃老”的地点搬到了大学校园而已。


    如果说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能姑且容忍孩子“赖校”的话,“赖校族”对于那些低收入的父母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不必过度指责父母的溺爱,为人父母总想为子女奉献更多,面对这样的一幕,最需要反省的正是那些动辄以“天之骄子”自诩的子女。相当一部分“赖校族”,是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权宜之计,如果这位儿子也是如此,当务之急是要调整就业姿态,努力寻找一份工作以实现自立,而不是一味给父母增加负担。还有部分“赖校族”一味好高骛远却又逃避现实,如果这位儿子有着同样的想法,尽快充实自己完善人格独立就显得愈发重要,否则只会越来越难以融入现实社会。即使真的是出于学业的需要,这位儿子也完全可以借助于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手段来完成,何必要将“啃老”当作完成学业的必然代价?无私的母爱伟大的令人窒息,但像这样连母亲都无法关爱和体贴的人,又能奢望他能关爱和体贴任何人呢?


    逼迫母亲刷厕所以供考研的虽然只是极端个例,但类似“啃老”的话题却一直屡见不鲜。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安理得“赖校啃老”的时候,这种心态足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这种逃避社会责任的做法,一方面暴露出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作为“人生中转站”,在与现实社会的衔接上还存在着障碍。由此学校除了增加心理辅导等教育内容之外,更应该注意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以弥补隔阂、缩短距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学校过渡到现实社会,而不至于手足无措地“赖”在校园内或是家长身边不愿离开。


    所谓“依人者危”,过度依赖于他人无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即使所依赖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对于那些边“啃”书本边“啃”父母的“赖校族”来说,也许率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成才”这样宏大的命题,而是怎样“成人”这样实际的问题。是时候给这些习惯于陶醉梦境的大学生们“断奶”了,惟其如此,才不至于使他们一再将含辛茹苦的父母当作无休止盘剥的对象。

  • 也说读研值不值

    huoche 发布于 2007-11-08 14:16:48

    黎叔的名言——"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已经成为国人的口头禅,但今日的中国恰好相反:现在最不贵的就是人才了。方三文谈到家乡状况时感言:“我每听到大学生回家乡去报答父老乡亲,到西部去报效祖国,我就觉得特别可笑。离开那个地方,退出那个地方的资源竞争,可能才是最多的人能够为自己的家乡作的最大的贡献”,因为:“我有一次回家的时候见到为数不多的回到县里工作的同学,从他们的境况,并看不出县里急需他们的任何迹象。”,“(那里)能给‘人才’提供的资源,可真算是相当有限:仅仅够勉强养活耕种它的农民的水田,山上的一点树木,可供建小水电的几条河流,政府机关里面屈指可数的几个体面职位。‘人才’在这里绝对不是稀缺而是过剩资源,如果太多的人才挤在那里,只会爆发对本已紧张的稀缺资源的争夺战。”

    引用了这一大堆,是为了给本文的主题起头,这个主题就是读研值不值。


    读研值不值?是这几天热议的一个话题,其实这样的议论早就开始了,只是10月8号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又把这个话题推上了高潮。对于研究生今日之种种不佳境遇,大家说得热闹,但诊断结果也就集中在几点上,这几点归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现在的研究生“没才”,如扩盲目招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导师不负责;研究生混学历、蒙学位、名不副实;研究生眼高手低、对自己预期太高;研究生应该回家乡或去西部……


    这些理由是否属实另论,但拿这作为研究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是站不住脚的。因为:


    为什么读研


    研究生,顾名思义,应该是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才去读,依我的经验,如果你是为了多积累知识将来更能胜任工作,那完全不必读研。有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多数情况下我们工作所需的知识都是上岗后学到的。退一步讲,即便学校里的专业知识有用,那在学校里学也不如边工作边学,学校里催促你学习的有考试的压力,但考试未必能检验出你学得是否到位;而在工作中,不学习就要丢饭碗,时刻都有压力逼着你学习,并且学到的东西马上就在实践,那效率远超过在学校里学习。如果把知识分为工作知识和学校知识,那后者应该算作你进入社会前的综合素质,这个素质的培养到大学毕业该截至了。两个综合素质差不多的人,一个去工作,一个去读研,那两年后他们从事同样工作的时候,前者已把后者落下好远。在我看来,大学本科毕业,已经完全具备找工作的基础了,这时候不工作而去读研,又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志向,那其实就是浪费时间。


    研究生是块敲门砖


    虽然大部分人读研是浪费时间,但人们读研还有另一个理由,这还得从用人单位说起:因为用人单位有一个招聘成本,现在人才供过于求,我要10个人,结果应聘的人有1000个,里面光研究生就来了100个,一样的价钱我干嘛不要个研究生?拿学历一卡使得招聘成本也降低了。这就让研究生学历成了找工作的敲门砖。但用人单位这种考虑也未必就一成不变,比如他们觉得本科生可塑性更强、薪资要求更低,那研究生学历反而是劣势了。


    读研值不值的答案出来了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想靠读研来储备工作知识,不值!事实上很多人也不是这个想法,大家读研还是为了求得一块敲门砖,也就是说有很多人想打开工作之门,但手里没有敲门砖,所以用读研的成本来换得,那你就比那些两手空空的(本科生)更容易进去了。读研值不值?不在于它对自己能力提升的价值,而是取决于用人单位怎样考量研究生学历,如果读研的成本<就业优势,就值;如果相反就不值,等式的左边是自己的情况,右边是用人单位招聘时对研究生学历的看法。没有定论,自己去算吧。当然这只是个模型,不值又怎样,现在很多人读研只是用来延缓窘境的。

  • 两头猪

    huoche 发布于 2007-11-17 20:59:31

    人=吃饭+睡觉+上班+玩,
    猪=吃饭+ 睡觉,
    代入:人=猪+上班+玩,
    即:人-玩=猪+上班.
    结论:不懂玩的人=会上班的猪

    男人=吃饭+ 睡觉+挣钱
    猪=吃饭+ 睡觉
    男人=猪+挣钱
    猪=男人-挣钱
    所以男人不挣钱等于猪。

    女人=吃饭+ 睡觉+花钱。
    猪=吃饭+ 睡觉。代入上式得:
    女人=猪+花钱。移项得:
    女人-花钱=猪。
    结论:女人不花钱的都是猪。

    综上:
    男人为了让女人不变成猪而挣钱!
    女人为了让男人不变成猪而花钱!

    男人+女人=吃饭+睡觉+挣钱+吃饭+睡觉+花钱(-挣钱)=2X(吃饭+睡觉)=两头猪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0
  • 建立时间: 2020-12-16
  • 更新时间: 2020-12-1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