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8 1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浙江大学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建,2003年11月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实验室以水稻资源学研究和分子育种为重点,以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分子育种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水稻环境生物学方向由浙江大学为主建设。实验室现有

浙江大学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浙江大学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建,2003年11月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实验室以水稻资源学研究和分子育种为重点,以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分子育种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水稻环境生物学方向由浙江大学为主建设。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名,平均年龄41岁,全部具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消化病研究所、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和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室于2005年4月通过科技部建设计划论证进入立项建设期,2006年初实验室在建设期内通过当年的全国医学重点实验室评

应用方向: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网络调控 肿瘤分子预警系统和早期诊断技术的建立及推广 肿瘤生物治疗新策略新疗法的探索及其应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指导下,结合医学研究的特点建立的。它是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开发实验室,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内。由于地处北京市中心区,又与藏书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国际著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mdas

应用方向: 人类基因组 基因工程 基因表达 基因诊断 功能基因组 基因分析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批准正式筹建,2014年12月通过验收,为依托南开大学的独立科研实体。     药物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集中了南开大学在化学、生物学、药学、医学领域的优势力量,以化学生物学为基础开展药学研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过去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科技部建设和管理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它的依托单位是复旦大学,涵盖的学科有神经生物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生物物理学等,是复旦大学“211”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它与复旦大学脑科

应用方向:神经系统 脑功能 针刺治疗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11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准,目前正在建设期。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新组建的细胞生物学国家

测试服务:细胞生物学

应用方向:细胞生物学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网址http://www.sklbpi.labs.gov.cn),1988 年12月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1992年1月通

应用方向:植物 植物病虫害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2001年6月建立的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5年进入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序列,2006年通过建设验收。2011年10月科技部批复依托我校建设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11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验收,2017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应用方向: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 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 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理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史可追溯于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澜院士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此基础上,1956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并成为于1958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建所基础,原“应用真菌研究所”成为微生物所的“真菌研究室

测试服务:真菌

应用方向:真菌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专门从事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本实验室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喻子牛教授担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应用方向:微生物 病毒分子生物学 分子动物病原 生物分子 环境微生物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2010年9月在原“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癌症生物学” 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申请建设,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现任国重实验室主任为韩家淮教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15年由原名称&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北京西部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我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通过整合植物标本馆(含古

应用方向:系统与进化 现代农业 植物资源 生态环境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1989年通过立项论证,1992年获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在2003年、2008年、2013年三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两次优秀、一次良好。2004年,在“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队伍建设与研究方向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是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固定人员总数为64人,其中院士一人,研究员13名(4人为“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人员总数

应用方向:水质分析 水质转化 水处理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开放性研究基地,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室的基础上,于1986年开始筹建,1988年11月通过验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旻教授任首届实验室主任、孙宗棠教授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由詹启敏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程书钧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应用方向:肿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农业部动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基础上立项建设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强强联合共建。在农业部历届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被农业部推荐参加2001年度国家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优良成绩。 实验室在张子仪院士,冯仰廉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

应用方向:动物营养 营养调控 营养代谢 饲料安全 生物学效价评定 环境污染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免疫 分子营养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是由我国著名电子学家韦钰院士于1985年创立,1992年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授名为“吴健雄实验室”,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开放实验室,1999年升格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应用方向: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生物信息学 生物传感器 生物芯片 纳米器件 分子器件 单分子检测 单细胞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