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广州机床研究所)设备润滑磨损监测中心、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油品检验评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机构之一。 三十多年来,中心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准确公正,的运作机制为准绳,为沿海地区的电力、交通、铁路、港口、矿山等行业的数百家

测试服务:润滑油检测 燃料油检测 柴油检测 变压器油检测

应用方向:润滑油 燃料油 柴油 变压器油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0年代清华大学摩擦学研究发展迅速、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时经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教委批准建设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校内获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86年开始筹建,1988年11月通过验收,温诗铸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原机械工业部雷天觉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6年陈大融教授任实验室

应用方向:摩擦学 光电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实验室。1987年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建成并通过验收。1997年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被

应用方向:特殊工况润滑材料与技术 材料摩擦磨损与表面工程 高性能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化学 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实验室。1987年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建成并通过验收。1997年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

应用方向:特殊工况润滑材料与技术 高性能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化学 材料摩擦磨损与表面工程 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

广研检测实验室

“广研检测”是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设备润滑与检测研究所”的简称,该所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中心”、“设备润滑管理咨询顾问中心”三个专业

测试服务:运动黏度 光谱分析 水分分析 酸值 碱值 污染度 磨损颗粒分析 密度 倾点 冰点 硫含量 闪点

应用方向:润滑油 燃料油 润滑剂检测 设备状态监测 设备润滑故障诊断 润滑管理咨询 润滑会议培训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工程仿生研究基地。 重点实验室前身为原机械工业部1992年批准建立的“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3年开始对

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实验室已建设成了由中科院院士、精密机械与微纳机械专家、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集微机电系统、纳米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等于一体的研究机构,是东北三省微机电系统研发联合体的牵头单位和大连理工大学“211 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中心

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教育源于1913年的电气机械科,历经百年的变迁和发展,堪称为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发展的缩影。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1956年机械工程系(当时名为机械制造系)随校迁至西安;1985年成立了机械学系,1994年6月两系合并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设立机械学博士点,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先后在200

西安交大润滑理论及转子系统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隶属于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1994年,经批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润滑理论及转子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相关领域中对国内外学者提供开放研究环境。 由于研究所已经在摩擦学和动力学领域进行了40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