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预约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

    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原结构成分分析中心)是中国科学院1979年开始筹建的大型公共服务测试中心,198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了27台大中型理化测试分析仪器(约350万美元),1982年3月第一台仪器安装,1985年底全部安装验收完毕。1990年以后又陆续添置了7台

应用方向:元素分析 结构分析 物相 微结构 微区分析 表面分析 界面分析 电子态 有机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位于科大西校区生命科学教学科研楼内,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实验中心,是中科大五个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之一,是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 中心始建于2000年初,是由国家“985”一期工程和国家“211&rdq

应用方向:蛋白质分析 核酸分析 细胞分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测试中心

    理化所测试中心成立于2002年。测试中心负责全所科研用公共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管理,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数据,为理化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测试中心的宗旨是服务科研,服务社会。     中心拥有各种先进的分析测试设备

应用方向:有机分析 元素分析 形貌 微结构 光谱分析 材料分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1年(原中心实验室),为适应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工程建设和海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原基础上于2008年5月进行了重建。分析测试中心主要承担海洋地质、生态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检测以及相关研究任务,是中国科学院海

应用方向:海洋 地质 生态 环境 生物技术 水质分析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主要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研创新及高技术研发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等。 分析测试中心是研究所的公共分析测试平台,是中科院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中

应用方向:成分分析 环境检测 天然气分析检测 油品分析检测 热分析检测 固体废弃物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59年,主要从事有机化合物定量、定性和结构分析,元素分析,材料测试与表征,化工产品及材料剖析等方面的分析工作.。 自中心成立以来,经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拥有比较先进和齐全的分析仪器设备和一支训练有素的分析测试专业队伍,并建立了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红外光谱

测试服务:有机物定量定性分析 无机物定量定性分析 材料表征 材料结构 有机化工材料

应用方向:有机物定量定性分析 无机物定量定性分析 元素分析 化工产品 材料剖析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室简介 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广东省中心实验站。1985年,经国家科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级的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简称中广测)(http://www.fenxi.com

应用方向:元素分析 材料分析 中药 环境 未知物剖析 食品安全 水质分析 农残 RoHS 化工 结构分析 微生物 室内环境 扫描电镜 化妆品 纺织品 邻苯二甲酸酯 MSDS 司法鉴定 PFOS/PFOA 多环芳烃 校准检定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一九九七年,行政上直接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领导,主要从事各种材料(特别是无机材料)的检测与表征,以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测试中心简介 无机材料检测与表征是先进无机材料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和工作基础。无机材料检测技术

应用方向:无机材料检测 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人员培训 成果鉴定 质量评价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始创于1962年,其前身为仪器分析室、理化分析中心、分析计算中心,2000年5月更为现名。中心现有正式员工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9人,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实验师9人,助理工程师、助理实验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

应用方向:理化分析 化学分析 结构分析 元素分析 热分析 物相分析 形态分析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成立于 1992 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建立。中心从 1993 年就开始以中国主要栽培品种籼稻广陆矮 4 号( Oryza sativa ssp indica cv Guangluai 4 )为水稻基因

应用方向:人类基因组 功能基因组 基因分析 基因图谱 基因工程 基因组学 基因表达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4年,现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农业部“六五”期间利用世行贷款投资兴建的全国农业科研测试中心之一。分析测试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还拥有一批配套齐全的先进仪器设备,如:液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

测试服务:食品农产品 农药和兽药残留 产地环境 肥料检测 饲料 蜂产品5个 盐及调味品 饮品 糖及加工糖类检测 食品添加剂 水产品

应用方向:食品安全 农残检测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分析测试中心是集研究、分析、检测于一体的专业机构,同时也是化学工业影像材料和照相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心下设业务办公室和8个检验室,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大型分析仪器和实验装备30余套,主要有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高

应用方向:未知物剖析 有机物分析 无机物定量定性分析 显微分析 纳米、生物及各种物质的微观分析 银盐感光材料的各种性能测试 印刷胶片与版材的各种性能测试 数码耗材性能测试

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于1992年12月通过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评审。1998年5月通过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复审。2003年9月又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复查评审。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是现任中心主任鲁统部教授;质

应用方向:元素分析 物质定性 结构分析 相分析 表面分析 微区分析 材料分析 热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10月8日启用现名。

测试服务:物理

应用方向:物理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从事微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微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07年,微生物所的大部分从中关村迁至朝阳区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生命科学园区。 微生物所是由戴芳澜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方心芳先生领导的

测试服务: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 微生物检测

应用方向:微生物 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酶工程 微生物代谢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由中央“千人计划”顶尖人才、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教授领衔,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支持下,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平台,与上海市共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国立研究机构。2012年4月28日,中组部、

测试服务:基因组学 蛋白质和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植物细胞生物学

应用方向:基因组学 蛋白质和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植物细胞生物学 生物工程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主要从事重离子物理基础和重离子束应用研究、相应发展先进粒子加速器及核技术的基地型研究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离子科学研究中心。目前,近代物理研究所还协同国内相关单位,承担着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

测试服务:物理研究

应用方向:物理研究 超导物理 重离子 核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次年迁至上海,2003年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现有职工近700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千人计划”4人,杰青19人,“百人计划”30

测试服务:药物研究

应用方向:药物研究 创新药物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前身为广东省地热研究室,于1978年10月正式成立,在建所20周年之际的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并被中国科学院定位为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目前全所共有职工345人,其中,科技人

应用方向:能源研究 太阳能 地热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热化学利用 固体废弃物能 燃料合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组建高能所。历任所长张文裕、叶

测试服务:高能物理

应用方向:高能物理 粒子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