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

关键词: 白鳍豚来源: 互联网

   亦称白暨鳍。哺乳纲。为我国特产的淡水鲸类。身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余千克。吻部狭长成喙状,上下颌等长。鼻孔纵长形开口在头顶偏左侧,孔缘有活瓣:出水时鼻孔开启,呼吸;潜水后紧闭。眼很小。前额成圆形隆起。背中部有一低矮的等腰三角形的背鳍。身体背部淡蓝灰色,腹部白色。胸部鳍肢一对。尾鳍宽阔水平位,上下摆动游泳前进。牙齿上下颌每侧各有31~36个,总共约130个,全呈锥状,为同型齿。以鱼类为食,用牙齿将鱼牢固咬住,然后囫囵吞下。它的活动方式是潜水游泳和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交替进行,一般潜水10~20秒后,露出水面呼吸一次。视力衰退,而听觉十分发达,具有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它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滴答”声,频率8~160千赫,起着探测目标的作用。另一类是啸叫声,频率稳定在6千赫,是白鳍豚之间的通讯联络信号。繁殖率很低,每胎1~2仔,怀孕10~12个月。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仅产于我国,目前数量日趋稀少,和大熊猫一样,同为世界上最珍贵的濒危动物。此外,它的器官构造、声纳系统和超凡的回声定位能力,对仿生学、生理学和动物学也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