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关键词: 利他行为来源: 互联网

某个个体不拘于对自己的生物学的不利,而给其他个体则带来有益的现象,称为利他现象(altru- ism),这种表现对其他个体有利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作为衡量生物学的有利和无利的尺度,一般是根据生存率和个体的适应度。但根据哪一种标准来解释利他(的)行为,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从生存率的角度来看,亲对子的保护虽也包括在利他行为中,但从个体适应度角度来看,则并不包括,应看成是一个中立的行为。在社会生物学中,一般多根据适应度,社会性昆虫膜翅类、白蚁中的职虫( worker,工蚁、工蜂等)和兵虫( soldier,兵蚁等)可认为是典型的利他行为。另外把一部分鸟类和哺乳类发出的警报声( alarm call);繁殖时,非繁殖个体对其类缘关系的个体进行帮助的行为等现象作为例子,从适应度角度来研究利他行为的也不少。然而对警报声、帮助等行为,用适应度的单位来测定有利或不利是困难的,因此实际上对利他行为判断的例子几乎是没有的。为了阐明利他行为的进化,曾有血缘选择说、 parental manipulation说、群体选择说等一些假说。一般认为血缘选择说是比较有力的。此外在社会生物学方面,与利他行为相比较的,则有使其他个体的适应度降低,使自己的适应度提高的行为——利己行为( selfish behavior)、使双方的适应度均得到提高的行为——互利行为( cooperative behavior, mutualism)。另外还有:初看是利他行为,但双方的行为都是利他的,结果双方的适应度都有提高,都有利益,这种型的行为特称为互惠互利的利他行为( reciprocal altruism),可看作是互利行为的另一种形式。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